李 棟
(四川省建設工程造價總站, 四川成都 610081)
我國自2003年開始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現行計價規范為GB 50500-201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以下簡稱“13計價規范”)[1]。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的糾紛與沖突頻頻發生。因此,分析導致工程造價糾紛的主要原因,提出對應的糾紛解決路徑,提前規劃好化解方案,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造價糾紛造成項目進展滯后,同時對于高效管理促使工程項目有序的發展尤為必要。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指在建設工程招投標中,招標人自行或者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造價咨詢人編制招標工程量清單,并作為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提供給投標人,投標人依據工程量清單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自主確定投標報價的計價模式。
與傳統定額計價模式不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具有特點:
(1)通過市場競爭確定價格。投標人依據招標工程量清單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自主報價,經過評標選出中標單位。企業想在市場競爭下穩定發展,必須提高自身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
(2)體現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招標人將工程量清單連同招標文件的其他內容一并公開發(或發售)給投標人,投標人依據相同的工程量清單進行報價,保證了競爭的公平性。
(3)量價分離,風險合理分擔。招標人提供工程量清單,并對工程量清單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投標人依據工程量清單報價,投標人只承擔價的風險,對工程量清單不負有核實義務。
工程量清單是招標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基礎,是編制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調整合同價款以及辦理竣工結算的重要依據。工程量清單是否準確和完整直接影響投標人投標報價的準確性,導致施工過程中產生計價糾紛,從而給發承包雙發造成損失。
2.1.1 在實際建設工程中,工程量清單編制的不規范不準確主要有幾種常見情形
(1)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清單各構成要件如項目編碼、項目特征、計量單位等未按國家計量規范的規定要求進行編制。
(2)同一個分部分項工程或單價措施項目清單中某2項清單項目的項目特征描述存在重復內容。
(3)某個清單項目的項目特征描述與招標圖紙不一致。
(4)對某個清單項目的項目特征描述不清楚,存在歧義,可能會產生2種完全不同的理解。
(5)某個清單項目的工程量計算錯誤,與實際工程量差別較大。
(6)工程量清單缺項、漏項。
(7)某清單項目的控制價綜合單價明顯偏離市場價格。
2.1.2 工程量清單編制的不準確不規范主要原因
(1)工程要求急,業主在設計圖紙還未完善的情況下就開始招標,招標清單及招標控制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要編制完成,從而導致清單漏項、工程量錯誤等情況出現。
(2)編制人員本身的技術水平不足、對清單規范等的理解不準確、缺少現場施工經驗等原因,造成編制的工程量清單不準確不規范甚至脫離實際。
施工合同是發承包雙方支付進度款、調整合同價款以及辦理結算的重要依據,施工合同的不規范和不完整也會引起計價糾紛的產生,從而導致工程無法正常進行或價款無法正常計算。合同的不規范不準確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主要有幾種常見情形:
(1)合同約定的計價方式與招標文件中的相關合同條款不一致。
(2)合同無約定或約定不明。例如合同條款中關于變更估價原則的約定為:“已標價工程量清單中沒有適用但有類似于變更工程項目的,可在合理范圍內參照類似項目的單價”,但未約定判斷類似項目的標準。發承包在處理類似項目的綜合單價時針對什么屬于類似項目產生爭議,無法解決。
(3)合同條款前后不一致,例如在施工合同的專用條款中針對同一事項存在2個條款約定不同的情況。
例如,合同專用條款某條款“市場價格波動是否調整合同價格的約定:不調整。”另一條款材料調差:基準價按XX省工程造價信息2020年第6期執行,材料調差按施工當期工程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信息價進行調整,沒有信息價的由甲乙雙方市場認價。
(4)合同條款描述不清楚,實際施工過程中無法應用。
(5)合同中存在無限風險條款。
當然在實際工程中還存在不屬于以上2類情況而引起工程造價糾紛的原因,例如造價人員對于國家規范某些規定的理解不正確;投標價格中有某項清單項目的綜合單價嚴重偏離市場;實際施工條件與招標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施工過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等。這些都需要發承包雙方引起重視,并在今后的招投標及合同簽訂過程中盡量避免,從而減少計價糾紛。
案例背景:X大型綜合體建設項目為國有資金投資的建設項目,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進行招投標并確定了中標單位XX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招標文件及合同約定本工程執行“13計價規范”及配套計量規范。工程量清單的措施項目清單中有“011705001120 大型機械進出場及安拆”清單項目,項目特征為:“1.機械設備名稱:綜合考慮;2.機械設備規格型號:綜合考慮”。投標人依據項目特征并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進行了報價。結算時發承包雙方針對塔吊基礎費用是否可以按發承包及監理等各方單位簽字確認的方案納入結算產生爭議。
發包人認為塔吊基礎的相關費用已經包含在“011705001120 大型機械進出場及安拆”清單項目中,不應重復計取。
承包人認為塔吊基礎并未包含在“011705001120 大型機械進出場及安拆”清單項目中,應按照幾方簽字確認的方案計取,理由是項目特征中并未描述塔吊基礎的內容。
分析:本工程為國有投資項目且計價依據是“13計價規范”以及“13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計算規范”(以下簡稱“13房建計量規范”),招投標工程量清單應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編制。從“13房建計量規范”的列項方式來分析,“大型機械進出場及安拆”清單項目中并不包括塔吊基礎的費用;而規范中的另一個清單項目 “垂直運輸”的工作內容為:①垂直運輸機械的固定裝置、基礎制作、安裝;②行走式垂直運輸機械軌道的鋪設、拆除、攤銷。從工作內容可以看出塔吊基礎的費用是包含在“垂直運輸”清單子目中的。所以本案例中發承包雙方的主張都是不成立的,而造成爭議的原因是發承包雙方對于規范的列項及每個清單項目包含的內容不了解。造價人員在使用“13房建計量規范”時不能只看項目名稱和項目特征,也要看項目的工作內容以及規范中的一些注釋,只有對規范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正確地使用規范,減少爭議的產生。
案例背景:X市大型會議中心項目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進行招投標并確定了中標單位,招標文件及合同約定本工程執行“13計價規范”及配套計量規范。原招標圖紙中本項目結構形式為全現澆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發包人將原來的鋼筋混凝土屋面板變更為鋼結構屋架。此變更導致原施工方案中配置的垂直運輸機械無法滿足變更后的施工要求,承包人提出調整原施工方案,增加了200 t的汽車式起重機。此施工方案經過了業主、監理等相關單位的簽字認可,施工過程中各方也針對增加的機械辦理了簽證。結算時針對設計變更導致的措施費的變化能否調整,發包人與承包人雙方存在爭議。
發包人認為招標文件有明確約定,垂直運輸費按m2包干,投標人應自行考慮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垂直運輸機械并進行報價,結算時不作調整。
承包方認為是因設計變更導致原施工機械不能滿足施工要求,必須增加機械才導致的措施費用的增加,且有經批準的施工方案以及現場簽證,應當增加費用。
分析:根據“13計價規范”第9.5.2 條“新增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項目后,引起措施項目發生變化的,應按照本規范第9.3.2條的規定,在承包人提交的施工方案被發包人批準后調整合同價款”的規定,筆者認為本案例中垂直運輸機械費用的增加是由于屋面的變更導致的,而此設計變更是在投標時作為有經驗的承包人無法預見的,無法在投標報價中考慮,不屬于招標文件所指的包干范圍。當然在實際工程中設計變更也會導致某些措施費用的減少,比如本案例中的模板費用以及腳手架的費用等,所以在發生變更后確定合同價款調整時應全面對比方案的變化,而不能只調整對某一方有利的部分。
(1)造價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新規范新定額以及配套文件的宣貫工作。
(2)企業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編制人員業務水平,制定準確的工程量清單標準模板,提高工程量清單的編制質量;建立數據庫,注重收集以往工程資料,編制工程量清單尤其是措施項目部分才有歷史數據可參考,編制出的清單以及控制價才能更合理。
(3)編制人員自身要充分理解現行規范及相關計價文件的規定以及清單規范和計價定額的區別和聯系;在編制清單前要準確理解擬招標工程的情況、詳細看懂招標圖紙,在編制清單時要認真仔細,項目特征的描述要完整、準確、工程量的計算要準確。
(1)發承包雙方應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合同中對工程計量方式、進度款支付節點、工程和價款調整的原因及調整方法、索賠與簽證的辦理、雙方應承擔的風險范圍及幅度、變更估價原則等與工程價款有關的事項進行約定。盡量減少合同條款的疏漏,這樣才能源頭上避免工程量清單計價糾紛的產生。
(2)加強發承包雙方的法律觀念和合同意識,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合同,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權益,同時認真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減少合同糾紛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