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娟 姚曉棟 田超 楊婷 楊佳寧
長期以來,降低藥品的價格是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醫保藥品實施帶量采購政策,其目的是在保證質量、保障供應的前提下,實現帶量采購,以量換價,形成藥品集中采購價格,讓藥品價格回歸合理區間。通過研究我國現在實行的帶量采購政策及效果,分析出當前形勢下公立醫院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給出一些對策分析,為當前公立醫院如何將政策執行到位,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確保更快更穩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從而使政策更好地服務群眾提供部分理論依據。
藥事政策事關百姓福祉,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是當下深化醫改的重大改革攻堅措施。2015年2月,國務院為了更大程度地完善集中采購藥品的機制,以及制定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了以下幾個問題:①以省為單位進行網上采購,②分門別類進行采購,③實施雙信封投標、量價掛鉤、全程監控;通過以上措施使采購制度得以完善。根據研究,帶量采購在醫院落實情況良好,降低了醫院的藥占比,使醫院的收入結構得到改善。而帶量采購政策在實施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令人擔憂。國內文獻分析認為“量價掛鉤”是中國模式的關鍵。在當前實行醫改的大背景影響下,關于藥品集中采購的研究也越來越多。風雨即來,我們也做出了一些對策來應對大浪。在最近幾年,醫保藥品帶量采購作為藥品集中采購的一類新模式被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諸多的可用成果。帶量采購,作為一項國家主導的、惠國惠民的“大動作”,正有條不紊地落地,時間將會證實這一新政對我國公立醫院產生的深遠影響。
2.1 藥品降價效果顯著,百姓滿意度提升。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老百姓困擾于“有病無藥”的現狀,真的“無”藥嗎?其實不然,之所以說“無”主要是因為藥價太高,對于我國以務農為主且崇尚多子多福的老百姓們來說,收入相對少而支出卻極多,因此藥價就變得成為極其昂貴的物品,索性不治了,任由疾病發展,對于我國醫療事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問題。而帶量采購從某一方面解決了這一問題。我們認為藥價高,絕大多數原因是銷售成本高。實行藥品帶量采購政策,國家直接與藥企招標,一方面,保障了中標藥企的銷售量,為企業節省出一筆用于促銷、流通等中間環節的費用;另一方面,省掉中間差價降低銷售費用,使得藥品降價效果顯著,這相當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接受治療的成本,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經濟方面的壓力,使得百姓滿意度得到相應提升。
2.2 醫療成本大幅降低,醫生用藥習慣改變。中標藥品的采購價格降低,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醫療機構。帶量采購在醫院落實情況良好,降低了醫院的藥占比,使醫院的收入結構得到改善,同時降低了基層醫療機構的運營成本,改善了基層醫療機構的運營環境。與此同時,中標藥品的價格相對較低,品種較少,為更好地落實政策,醫生會選用藥效相近的中標藥品,因此部分醫生的用藥習慣得以改變。對于醫生來說,考慮療效的同時一定會讓患者花更少的冤枉錢,這一政策的實施讓這一愿望得以更好地實現,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部分因錢財而起爭端的醫患矛盾,對于醫療事業的發展有利而無害。
2.3 藥品采購量估算不準確,醫院藥品短缺或囤積。藥品的采購量多以往年用藥情況和各地病情發展趨勢作為依據,但仍舊存在預估不準的情況。一方面,用藥數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根據當年發病情況及流行因素、藥物制劑品質等產生波動,導致在采購定價前無法預測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可能因為隨著灰色空間暴露,部分醫務人員用藥方法發生改變,使得用藥數量改變更加難以估算。
2.4 藥品單一化,無法滿足疾病的多樣化需求。單一貨源承諾是藥品帶量采購的一大特點,這就會導致醫療機構只能從中標企業采購藥品,這無疑增加了藥品的單一化。與此同時,隨著人們被當今社會影響,改變了原有的飲食結構與生活方式,使得愈發多的不常見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長,而帶量采購面對的是大眾化的常見疾病,無法滿足疾病的多樣化需求。
2.5 藥物回款影響現金流動,醫院運營壓力增大。從醫院方面分析,流動資金減少造成一定的運營壓力,從而對藥事管理與信息管理的精細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對信息管理的完善尤為重要。如果醫院方面相關的配套措施未能及時變動,一定程度上會造成醫院現金流在短期內減少,這可能對醫院的正常運行具有極其嚴重的影響,甚至停擺也有可能發生。總的來說,我國帶量采購政策的實施對于醫院,對于患者均是利弊參半,是機遇也是挑戰,只有做出正確對策,才能在時代大潮流中煥發活力。以下為應對新政做出一些建議。
3.1 科學估算,保障醫院藥品科學有效供給。醫院應設立專門的藥品采購部門,培養一批專業評估人才,結合歷年藥品使用品種與數量,分析總結不同藥品最佳采購方式,時刻監測藥品使用情況,保障藥品供應。同時要積極提高相應技術水平支持,提高藥品采購量預估能力,把信息化數據平臺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保障醫院藥品科學有效供給。
3.2 擴圍中標藥品,滿足患者多樣化需求。2021年10月9日,廣東響應國家號召,執行了第五批集中帶量采購。集采藥品品種覆蓋全面,糖尿病、高血壓、抗過敏感染、冠心病、消化道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以及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等重大疾病用藥全部被包含在內。相較之下,在本次國家集采中,規模極其巨大、品種覆蓋全面、注射劑品種占比也是最高的。盡管如此,中標藥品還是無法滿足多態的疾病的廣泛需求。因此,我們應繼續擴圍中標藥品。
3.3 完善藥事制度,降低運營壓力。流動資金是經濟組織的血液,無論對于企業還是醫院來說,流動資金的減少,必然使得運營壓力上升,這無疑對藥事管理與信息管理的精細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對信息管理的完善尤為重要。因此,醫院應節約運營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利用融資租賃、售后回購等方法創新融資模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帶量采購將倒逼醫院的現代化步伐,使醫院重回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本質。
3.4 大力宣傳新政,讓醫務人員協助推動新政的實施。當前,部分閱歷豐富的醫生對新政的理解和接受度比較低,仍按自己歷年的習慣來為患者開處方,因此公立醫院必須強化對新政的宣傳和教育工作,讓廣大醫務人員理解并適應新政,自覺執行藥品、耗材等政策要求,杜絕違規行為,確保帶量采購的藥品在醫院及時、科學、有效地使用。
對比國內外的研究發現,藥品降價的關鍵因素在于“量價掛鉤”。在采購中實行帶量采購,使得其在中標時即可保證部分銷量,讓采購和銷售藥品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黑暗空間”被壓縮和截去,極大程度地避免了“二次議價”現象在醫療機構中的發生。對藥品采購的過往政策及其改革歷程進行全面審視,發現這是一個與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密切銜接的問題。在采購改革中提出了要破除“以藥養醫”的現象,而要破除“以藥養醫”這一現象也需要在采購層面進行支持和推動。然而,集中采購藥品作為藥品萬萬千千采購方式中的一種,它能起到的作用也并不全面,只有借助于公立醫院實施補償機制、對藥品生產質量進行監管、醫藥行業實行自治、發行嚴格的藥品價格控制制度、推出相應的醫療保障支付系統等措施,才能在實現保障藥品質量的前提下真正做到成功抑制藥價虛高,相對緩解患者用藥方面的經濟負擔。這一全新的采購機制能否更好地持續發展,還將取決于對藥事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精細化是否能達到更高水平,仿制藥是否可以滿足治療需求等方面。這對于“伴隨醫改各領域實施醫改的不斷深化與聯動,在確保醫療機構運轉和保證醫生積極性的基礎上,全面解決‘看病難、貴’”這一問題有著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在醫改實踐中我們要:①科學估算,保障醫院藥品科學有效供給,同時減少對醫院的經濟負擔,更好的惠民;②擴圍中標藥品,滿足患者,滿足多態的疾病的廣泛需求,使患者滿意度提升,形成良性循環;③完善藥事制度,降低運營壓力,規范用藥減少損耗;④大力宣傳新政,讓醫務人員協助推動新政的實施,通過著力推廣政策,讓患者充分了解以增加對低價仿制藥的信賴。此外,由于本次研究是就現有的文獻以及文件等針對“帶量采購形勢下公立醫院的機遇挑戰及對策分析”進行的文獻研究,對于我國的帶量采購藥物現狀做了討論分析,因此可能由于缺乏數據,對現實情況可能有指導意義。但是在未來,隨著這些對策的實施,達到供求平衡,相信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政策的順利推行,解決看病貴的問題。在未來帶量采購形勢下公立醫院也會發展得更好。
引用出處
[1]安媛媛,阮藝宏,周輝,陳丹鏑.我國藥品采購制度的演變及當前帶量采購制度的實施與完善[J].中國藥事,2021,35(08):847-855.
[2]董茜,劉秀坤,尹楠楠,談在祥“.4+7”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擴圍對城市公立醫院的影響及其應對[J].中國醫院管理,2021,41(08):66-68.
[3]付艷玲,熊肇明,李亞男,關愛武,王莉,李濟宇,李小艷.基于公立醫院視角的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政策效果分析——以上海市某三甲醫院為例[J].現代醫院,2021,21(07):988-991+995.
[4]吳紅,李歆,陳敬,蘇貽洲,龐婕.帶量采購政策對蘇北地區5家公立醫院原研藥和仿制藥臨床使用的影響[J].藥學與臨床研究,2021,29(03):23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