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川
物流行業伴隨著電商平臺的迅速普及而實現了高速發展,目前已由高速發展階段過渡至高質量發展階段,為了進一步提高物流的便捷性與利民性,讓物流行業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物流行業必須積極進行轉型創新,在智慧物流理念的指導下,結合AI技術,推動傳統物流智能化發展,構建現代化物流運作模式,讓物流具備自動感知、自我判斷、智慧決策、自動執行、深度協同與智能學習的功能,同時也讓企業與政府對物流行業進行更有效的經營與監管。基于此,本文章對供應鏈視角下智慧物流模式研究及展望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智慧物流”概念由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華夏物聯網、《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于2009年首次提出。是指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各種問題的能力。大數據技術作為智慧物流發展的基本構成,其有效應用將顯著改善物流運營效率和水平,提升用戶的體驗感,減輕物流企業的運營資金支出。因此,探索構建基于大數據的智慧物流發展模式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展智慧物流的核心是通過信息技術、智能化設備等相關技術手段,對物流的倉儲、裝卸、搬運、運輸,一直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各個環節實現全面掌控,并逐步實現物流各環節的智能化、信息化、精細化和動態化,提升物流系統智能化分析決策和自動化操作執行能力,從而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從現實的方向出發,智能物流收集大量在線生產業務信息,使數據采集研究水平不斷提升。智能物流與物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相結合,實現了智能倉庫管理,對貨物進行全面管理,對物流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明確,為物流行業提供更加完善的實踐主導流程,使生產效率不斷提高。智慧物流可以有效緩解我國在對外貿易時信息化程度低、通關成本高及過程繁瑣等一系列難題,以智慧物流的應用基礎理論來說,它可以消除上面所提到的大部分問題。在將來,人工智能是應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就物流這一行,人工智能可以讓操作更加方便,有效地提高了效率。比如,傳統的智能化、數字化的倉庫管理效率過于低下。人工操作基本上是整個倉庫發貨最重要的形式,而單位時間內人工處理的貨物數量非常有限,這使得貨物分配的效率大大降低。物聯網技術使互聯網與計算機管理系統相連接,使國內外貿流程更加智能,可以減少人工成本,并提高配貨效率,進而使配送成本及等待時間大大減少。近幾年,我國跨境電商高速發展,大部分呈現出數量多、規模小、商品雜等特點,對自身業務管制也沒有對應的管理方案,消費者對商品的要求也在逐漸發生改變,更加的追求個性化和專業化,對于傳統的物流運輸業務來說智慧物流無疑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智慧物流的本質是貨物從供應者向需求者智能移動的過程,是基于現代智能技術和設備所完成的物流過程,通過物流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物流信息交流;是一種高層次、高端化的新型物流形態。我國智慧物流發展的經濟環境良好,市場對智慧物流的服務有著迫切的需求,特別是電商行業的飛速發展給物流業提出的一個個難題,倒逼著物流行業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智慧物流的發展具有堅實的社會環境,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及固定資產投入持續增長,相應的智慧物流基礎設施也發展迅速。智慧物流的發展具有優秀的技術環境,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為智慧物流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些技術在物流的倉儲、配送、運輸等各個環節都得到廣泛應用。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智慧物流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近年來智慧物流、智能設備等新興概念奪人眼球,京東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等相繼問世,然而智慧物流的發展的確面臨著需要大量投入的問題。
(一)建立標準化體系。利用AI技術實現物流標準化體系的建設,以AI科技將傳統物流操作流程進行解構重組,讓物流流程轉變為并行結構,既縮減了物流流程的耗時,又實現物流設備與生產環節的互通。對物流流程的各環節而言,利用AI科技實現智能運輸與倉儲設備對傳統物流設備的替換,在物流運輸全程中,利用大數據展開信息的篩選、數據的計算及相關決策,提高物流信息的反應及傳達速度,提高庫存信息的準確性及倉儲維修與損壞工作的及時性。而通過AI技術實現物流設備的更新也能夠有效優化物流行業的精準率,實現運行速度的提升,現代化設備能夠對物流運行流程展開智能計算,通過自動排序提高物流運輸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商品產生損耗。未來通過AI技術構建的標準化體系,還能夠使城市配送實現無人化配送,降低配送對于人力的依賴,提高物流配送的時效與精準性。(二)政府應加大對智慧物流的扶持力度。一方面,政府要適應智慧物流發展趨勢,加強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和信息共享,推進物流信息動態化發展,加大協調力度,擬定各項政策推進智慧物流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智慧物流企業的資金補助,通過財政資金政策來扶持一批技術領先、實力雄厚的智慧物流企業,讓其成為行業標桿。如:可以通過稅收減免,也可以利用財稅補貼政策,減輕物流企業運營負擔;引導并支持物流企業發展共享合作模式,從而提高社會物流資源利用率;最為關鍵的是基于大數據技術,對企業閑置廠房、倉庫、集裝箱、裝載車等設備資源進行全方位整合,持續擴大智慧物流覆蓋范圍并提升其服務質量,減少智慧物流運營資金投入。(三)強化物流素質培訓提供人才保障。在互聯網背景下,需要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加快城市綠色智慧物流體系的構建。首先,在物流工作人員的聘用環節中,要做到公平、公正與透明。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工作人員的聘用,如配送人員、包裝人員、倉儲人員等,都要對其資質、能力等進行考核,只有符合規定要求的人員,才能勝任該工作。其次,物流企業要為全體工作人員,提供多元的培訓深造機會。如外出培訓、組內研討、繼續教育等,要求各工作人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隨時隨地展開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物流企業還要基于互聯網大背景下,加大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宣傳引導、節能環保理念的應用,逐步轉變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為城市綠色智慧物流體系的建設,貢獻自身的微薄力量,加快行業的轉型變革。最后,物流企業還要通過考核、激勵、獎懲制度的建立,將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培訓教育等,與其薪資報酬直接掛鉤,調動其積極性,組建一支高素質的物流工作人員隊伍,將綠色、節能、環保理念融入實際工作中。還要鼓勵物流工作人員,相互學習、相互幫扶、相互協調,共同致力于智慧、綠色、現代化的物流模式研發。
總而言之,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物流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智慧物流的發展理念逐漸成為物流產業發展的主導思想,推動物流產業的升級進化。
引用出處
[1]徐春,王昭,王東.智慧物流顛覆性創新發展的要素組合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0(01):105-115.
[2]陳增發.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物流供應鏈優化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0(12):156-157.
[3]韓俊.大數據技術在智慧物流中的應用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0(36):36-37.
[4]方坤.智慧物流與傳統物流的比較分析[J].中國市場,2020(35):160+163.
[5]周紀念.智慧物流賦能智慧城市[J].軟件和集成電路,2020(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