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莎莎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成為現在的一個重要工作。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過程中,農村物流體系的完善對農村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振興鄉村的背景下,對農村的物流體系進行探究,為全面服務鄉村做基礎。目前很多的學者都在為農村物流體系做出設計,為鄉村振興進行助力。農村的物流發展不僅對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有極大的好處,更對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和優化產業結構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明確地提出,要加快構建農村物流的基礎設施,通過鼓勵商貿、郵政、快遞、供銷、運輸等方面在農村加大建設,實現設施網絡布局,對農村的物流體系做出改變,構建高效的物流體系,讓農村全面振興,為振興鄉村指明方向和途徑。農村是我國發展的基礎,但在近年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村的發展一直落后于城市發展,尤其是在數字化農村產業和物流等方面的發展尤為落后。在2015年以后,國家正式對農村電商、農村物流和農村的數字化進行多方位的發展。農村物流指的是為農村居民的農業及其他經濟生產和生活資料提供運輸、搬運、裝卸等其他相關的服務,是農村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農村物流市場的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支撐,推進農村物流的發展,不僅需要國家在政策方面更多的扶持,還要積極地建設農村物流體系。在這個全民網購的時代,因為不完善的物流體系,會導致農村經濟發展受到制約。現在的農村物流基本實現了區域全覆蓋,但由于現在的農村物流發展深度不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是非常落后,城鄉之間的流動效率不高,所以現在需要急切構建高效的農村物流體系,為鄉村全面振興戰略打好基礎。
1.農產品物流存在嚴重的浪費。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的農副產品在運輸和采摘等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損失。這些都是由于物流體系不完整導致的,沒有完善的物流體系,使得資源得到浪費。2.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民生活資料運輸不暢通。在某些農村地區,一些信用不強的個體商戶加入農村物流運輸,使得沒有誠信、索賠無門等現象層出不窮,這就導致農村發展經濟與城市相差過大。
1.缺少統一的規劃。由于農村物流沒有統一的機構來管理,所以現在的農村物流體系存在感不足,分布也不夠平均。此外,一些農副產品的消費主要在城市,市場建設非常不平均。所以,農村物流體系就處于落后的發展狀態,統一部門管理物流作為農村物流的短板,得不到及時解決,問題將會更加嚴重。2.物流人才短缺。物流人才作為我國人才的短板,現在對于物流人才的需要十分急迫,特別是專業的農村物流人才十分匱乏,導致我國農村物流的發展更加緩慢。3.重硬件建設,輕軟件建設。在農村物流體系的建設中,總是注重硬件的建設,從而忽略了軟件的重要性。目前農村物流經營方式比較落后,尤其對儲藏保鮮設施和農產品質量檢測設施不夠重視,總是停留在簡單的物流管理方式上,導致物流運輸的安全性不夠高。農村物流企業的建筑設施也不夠完整,大多數采用露天倉儲和大棚,基礎設施不完善。4.信用情況差,抗風險能力低。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比較落后,現在的農村物流企業經營主體也普遍缺乏信用,守信意識和信用道德觀念都比較低,就導致企業的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全,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目前缺乏有效的監管體系,相關法律對失信行為也缺乏嚴厲的處罰力度,起不到威懾作用,信用情況就成了物流企業的一個不足之處。5.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的建設對于物流體系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但一些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還有很多的農村并沒有真正的進行信息化建設。雖然現在的農村無線電視網和廣播電話系統都還比較完善,但是提供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范圍也比較窄,有效信息不夠充足,對農村物流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6.物流分散。農村物流由于分布地域比較廣,導致物流服務對象的數量群體多,但是物流規模小,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物流就很分散。由于農村物流的分散性,就使農村物流服務的地域要更廣闊,需要提出支持物流更大的信息系統,構建范圍更廣的農村物流體系。
1.以“規模效應”壯大農村物流經營主體。規模效應主要是指通過規模的增大而帶來經濟效益的提高。農業生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如果農村物流經營的主體實力弱,規模不大,覆蓋面窄,流通成本就相對增加,從而整體將會“規模不經濟”,沒有辦法提升物流經營的經濟效率。大規模的物流企業不僅僅在產銷對接和組織貨源等方面有優勢,更能夠拓展農業生產產業鏈,提供高效率流通。因為壯大農村物流經營主體能夠培育出有區域性的農村物流企業,使用與普通農戶共同營銷的方法[1],讓更多的農戶也能收到收益。還可以鼓勵工商資本投資農村物流項目,設計出區域性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更要建立好農村物流經營主體體系和信用體系,充分地對農村物流體系進行改進,讓鄉村的振興更加快速。2.用“乘數效應”推動農村智慧物流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乘數效應作為一種宏觀的經濟效應,是指通過某一變量的增減引起經濟總量變化連鎖反應。在大數據發展非常快的互聯網時代,農村物流的發展更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加持。通過互聯網,農村物流可以依靠大數據和互聯網信息技術來進行支撐,實現精準的營銷策略。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農村物流的形式,充分采取帶動作用,促進城市和鄉村的相互流通,從而實現連鎖反應。并且還能利用人工智能,實現線上和線下渠道的共同發展。3.以補短板為重點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為鄉村振興提供渠道。現在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農村物流發展也受到制約。尤其在村里以及基礎設施落后的情況下,就會導致農產品和農村居民消費品的運輸等有關物流派送效率過低。為了補齊這個短板,就需要著重對農村交通運輸、鄉村物流、網絡寬帶等方面進行優化,通過路網建設方面,努力完善鄉村之間的網絡中心、分撥中心和快遞中心的節點改革,讓各個地區的城鄉能夠相互連接,從而形成完整的農村物流體系。鼓勵一些有條件的地區向農村地區進行派送,形成標準化的物流體系,從而做到節約資源,還可以提高流通效率。更要充分的重視設施標準化建設,相關部門要對其開展相關的監督工作和宣傳工作。4.強化物流人才支撐,為鄉村振興增加活力。雖然我國的物流行業發展目前比較迅速,但是農村專業物流人才卻一直是阻礙農村物流行業發展的一個瓶頸。農村物流相對于城市物流的需求更大,流動強度也更強,但由于收益過低,就留不住高素質的物流人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要做好三個重要工作,對其精準發力,才能夠改善物流人才素質過低或過少的問題。第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可以參考推動校企合作的方法,利用定向招生來培養出適合農村物流問題的物流人才。第二個重要工作就是在政策上出臺相關的文件,例如提高工資待遇和改善工作環境等方法。加大政策的導向,從而能夠吸引大學生返鄉工作。還要采取相關的優惠政策,讓物流人才愿意為農村物流做貢獻。第三個重要工作是要重點提升培訓工作,針對一些重要的物流工作,采取培訓、相互交流和觀摩的方式,加強農村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從而提高物流經營主體,助力鄉村振興。5.科學規劃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提高物流效率。農村物流發展的基礎就是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只有把基礎設施做好,農村物流才能穩定發展。在振興鄉村的戰略實現過程中,應當科學的規劃農村物流基礎設施,保持科學化水準,用科學的眼光來進行物流規劃。可以通過尋找專業人士來為物流的配送中心和范圍等方面進行規劃,實現科學規劃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對于物流基礎設施,可以先對農村的信息網絡建設做出改變,實現家家有網絡。除此之外,對農村商貿流通市場的建設也要重視,物流環節設備的自動化和專業化要進行完善,從而做到降低物流的成本。6.加快農村物流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農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設在農村物流建設中也是關鍵的一環。可以將先進的技術注入農村物流企業中,充分地利用好信息產品來實現物流運輸的安全。例如,將GPS安裝在裝卸和運輸車上,實現過程的全覆蓋,以保障商品能夠安全到達。還可以通過物流信息技術來提升農產品的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再將農村的特色農產品進行整合,搭建供銷一體平臺,對農村物流和農產品的供需進行掌握,從而真正實現信息共享,對農村的物流信息化進行一定的提升。農村物流的相關信息要進行相互流通[2],讓物流與信息進行充分融合,促進物流的健康發展。7.積極培育作為市場主體的物流企業。對融資、稅收、用地和用人的方面要能夠大膽嘗試,不要畏首畏尾,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合作社與農產品運輸企業展開合作,實現共同進步。還要積極地對物流發展環境和基礎設施進行優化,實現協作物流、共同配送等新形式,對農戶分散和物流分散的問題進行解決,減少惡性競爭,培育出有實力的物流企業,對農村物流體系的建設提供支持,讓農村物流體系更加的完善。在這個新時代,農村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農村物流作為連接城市和農村、生產和消費的一個重要橋梁,已經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所以為了助力鄉村振興計劃,物流體系建設要提上臺面,對物流行業進行研究和探索,設計出高效的物流體系,使城鄉一體化向前推進。在大數據背景下,物流行業的運作體系作為現在的難題,更要與大數據網絡進行結合,對鄉村物流體系進行改革最大化。通過不斷強化物流體系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引用出處
[1]郭飛鴻,林雄.強化物流體系建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J].中國郵政,2019(4):54-55.
[2]郭志清.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商物流服務質量提升的路徑選擇[J].商業經濟,2019(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