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蒯大衛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及科技力量均得到顯著提升,在此過程中,互聯網技術與各行各業之間的融合程度與日俱增,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中小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小企業的物流管理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創建信息化管理平臺,改革創新管理模式,促進并保障企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本文就圍繞互聯網+背景下的中小企業物流創新管理模式展開討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多,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頂著巨大的壓力。中小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及科技進步的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須關注物流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應用最適合自身發展的物流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社會中,互聯網+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互聯網+是指網絡信息技術和傳統行業之間的結合,在互聯網+模式下,行業發展空間得到一定的拓展,行業發展機遇大大增加,傳統行業向新行業的轉型速度得到提升[1]。在互聯網平臺的支持下,行業發展模式發生轉變,傳統行業在發展過程中,與互聯網的結合程度日益加深,企業將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市場經濟實現常態運行。
(一)傳統物流管理模式。1.自營物流模式。自營物流模式是指企業內部設置具有獨立性的物流管理機構及組織架構,且企業的物流管理體系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特點,具有一定的物流相關技術,擁有必要的物流設備,從采購原料到產品最終銷售所涉及的各個物流環節,都可以獨立完成。2.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企業對自身較為擅長的業務給予高度重視,將更多的精力用于核心業務、主營業務的研發與生產之中,對于企業不擅長的業務則交付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同時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和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進行更緊密的交流與聯系,最終全程管理控制企業內部所涉及的所有物流業務[2]。3.聯合物流模式。聯合物流模式是指兩家或者兩家以上的企業,通過創建契約的方式來實現物流領域的戰略性合作。聯合物流模式的應用,可以實現不同企業之間在物流業務上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更好地規避企業風險,保障企業的持續發展。(二)“互聯網+”物流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社會中,互聯網對民眾的生活、企業的發展等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互聯網+是指網絡信息技術和傳統行業之間的結合,在互聯網+模式下,企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模式。對于我國的物流行業來說,互聯網技術對這一行業的影響是相當深刻的,“互聯網+”加速了傳統物流企業轉型的速度,“互聯網+”物流管理模式符合現代物流行業發展的要求。與傳統物流相比,“互聯網+”模式下的現代物流在運營方式、信息管理、運輸方式等多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互聯網+”模式下的現代物流比傳統物流的效率更高,企業員工也將獲得更強的幸福感。
(一)對物流企業的流量和流向機制起到調節作用。企業進行物流管理時,會產生并收集大量的數據,工作人員需要分析核對物流信息,這就對數據的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業在收集、分析這些信息的過程中,由于工作量巨大,工作過程中很可能會有差錯出現,這就對企業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工作的水平產生了不利影響。在互聯網平臺及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上述問題就會得到有效的解決。企業可以借助網絡信息來實現物流數據的集成,然后借助大數據等先進的技術來更新、優化物流信息,物流管理工作的工作量明顯降低,物流管理的總時間大大縮減,物流管理的效率及水平顯著提升。在物流運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物流管理的效率及水平問題,在企業銷售及交易過程中,物流運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在物流運輸工作能夠有效開展的基礎上,企業才能獲得更好的口碑,進而促進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互聯網+”可以實現監督和控制的智能化,有效降低了企業物流管理的風險。“互聯網+”模式下的企業物流管理,可以更加清晰地分配人力資源,幫助企業掌握更準確的信息流量,為企業及時調整內部營銷策略提供支持。(二)實現傳統物流包裝設計的更新。傳統物流管理模式下,包裝的色彩、包裝質量、品牌標識等都是外包裝、內包裝所重視與強調的,這樣的包裝方式并沒有合理鑒定產品的種類、質量等,這就導致物流產品還是需要通過人為方式來進行辨析[3]。但是,在“互聯網+”模式下,通過掃描條形碼的方式來完成產品的檢測與校對,物流運輸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更快地對產品信息進行了解與掌握,這就為物流的合理有效運輸提供了保障。(三)物流管理信息實現無縫對接。企業在進行物流管理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環節與流程,有些流程具有繁雜性特點。為了保證物流企業的健康發展,物流企業開展的物流管理活動必須具有科學性、有效性,確保各個環節之間實現有效銜接。比如說,GPS定位技術的應用可以對汽車的位置進行實時定位和追蹤,物流管理職員可以實時掌握產品運輸的具體情況。物流管理職員在對物流信息進行掌握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開展下一道工序,提高整個物流工作的合理性與有效性。物流管理活動在“互聯網+”模式下開展,可以形成具有規范化系統化特點的信息模式。
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在物流管理過程中有一些共性問題存在,首先是中小企業缺乏物流管理意識,企業領導層沒有充分深刻認識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物流管理意識非常薄弱;其次,中小企業所使用的物流管理相對單一,大部分中小企業沒有創建相對完善的內部物流管理系統。第三,從物流管理效率來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物流運營的成本因此而增加,資源浪費問題嚴重;第四,中小企業的物流基礎設備并不完善,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最后,中小企業內部缺少高素質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這一問題直接制約了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與創新。導致中小企業出現上述物流管理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物流行業的起步相對較晚,物流體系仍處于建設過程中,很多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在中小企業中的認知程度比較低,很多企業的管理者甚至是“半路出家”。其次,從國內的教育體系來看,物流管理專業的受重視程度低,高校開設的物流管理專業,普遍存在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設備不完善、生源數量少等各種問題,國內各高校每年輸出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數量相對較少,且人才質量不高,而當前社會對于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中小企業在物流管理中存在人才缺乏的問題。最后,物流企業希望盡可能地節約成本,而消費者又希望獲得更優質的服務,兩者之間的矛盾十分明顯。物流企業需要投入巨額資本來創建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而中小企業的資金實力非常有限。雖然創建物流信息系統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中小企業在資金、人才等方面受到限制,只能走上“粗暴發展”的道路[4]。我國物流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認識到物流管理技術在企業發展中的價值,企業管理者要按照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積極尋找適合企業發展的先進物流管理模式。
(一)創建一體化管理平臺。各行各業在信息化社會中的發展,都具有集約化發展的特點。對于物流管理行業來說,為了實現物流管理的集約化發展,實現物流一體化,這就需要各個部門之間進行更高效的交流與寫作,為物流配送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企業管理人員要對實際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礎上科學有序地組織物流活動,進一步完善、優化物流管理體系。對于物流工作的分散性,企業必須創建獨立的管理部門,明確管理職責,這樣才能切實提高管理效率。企業物流管理部門要充分有效地指導物流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對管理成本進行有效節約的同時,還要實現物資配置優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對利益所得進行更科學的分配。(二)對物流資源進行合理整合。電子商務在近幾年獲得了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在電子商務的支持下,業務量顯著提升。中小企業要借助第三方物流的優勢,對物流資源進行科學整合與優化配置,這樣有助于企業將更多的精力用來直接處理核心業務,而企業的物流業務則可以進行間接處理。中小企業通過合同簽訂的方式,將企業管理范疇外的物流工作移交給專業的物流公司來負責,企業物流管理的效率及水平都將因此而得到提升,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也將得到更充分的滿足。中小企業要對物流公司進行嚴格有效的監督與管理,確保物流企業能夠按照合同內容來嚴格履行其職責。一旦物流企業出現違約行為,中小企業就可以按照合同內容來對物流企業進行相應地處理。(三)重視信息化管理。中小企業開展的物流管理工作具有顯著的網絡化特征。在信息化社會中,中小企業為了迎合時代發展的要去,必須不斷優化物流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物流規劃,確保物流管理工作和企業的發展情況保持緊密的聯系,企業要重視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不斷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中小企業要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對物流信息進行更及時快速地獲取,同時保證信息具有更高的準確性與科學性。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物流資源也將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企業可以更及時地查詢物流信息,在此基礎上,與合作方進行更有效的交流,降低雙方沖突的發生率,同時為物流管理的高質量開展奠定基礎。物流包裝工作的開展要對自動化設備進行合理的應用,實現包裝、分揀環節的自動化操作。(四)培養更多的物流專業人才。中小企業開展的物流管理工作需要在專業物流管理人員的支持下完成,如果物流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就會直接影響此項工作的開展情況。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國內中小企業內部普遍缺乏專業物流管理人才,且物流管理模式及物流管理水平均存在滯后性,這就大大制約了該工作開展的質量[5]。因此,中小企業必須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只有高素質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才能提高企業物流管理的效率及水平,最終助力企業核心競爭實力的增加。中小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定期為物流人員安排培訓活動,幫助物流人員更新物流管理理念,積累物流管理經驗,使其能夠應用更科學、更先進的物流管理模式來促進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五)開展電子商務活動。中小企業在信息化社會中發展,必須積極改革創新物流管理工作,逐步由線下物流管理工作向線上商貿活動進行轉移。通過開展線上商貿活動來實現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此外,企業的運行成本也將得到顯著的降低,企業資金的運轉率大大提升。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中小企業將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這就為中小企業快速推廣線上產品提供了可能,同時也解決了傳統模式下,企業資源浪費的問題,企業交易活動的開展更高效,企業間的交流更便捷。我國的市場經濟在近幾年內的發展令人感到欣喜,而中小企業又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小企業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為了獲得穩定、持續的發展,中小企業要積極分析物流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弊端,不斷探索全新的物流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物流管理的水平與效率,促進企業綜合實力的提升,保障企業的持續發展。
在信息網絡技術與各行各業不斷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必將對人類的生產、工作、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產生深刻影響。在“互聯網+”模式下,國內的中小企業領導者要知悉市場環境的變化,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改進物流管理模式,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管理的成本,同時提升企業物流管理的效率,讓客戶體驗更優質的服務,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從創建一體化管理平臺、對物流資源進行合理整合、重視信息化管理、培養更多的物流專業人才、開展電子商務活動這五個方面來提出了建議,希望能對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一點幫助。
引用出處
[1]羅雅情.基于“互聯網+”的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儲運,2020(11):121-122.
[2]曾惠敏.基于互聯網+環境下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創新分析[J].質量與市場,2020(08):40-42.
[3]王振.“互聯網+”背景下的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創新探究[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4):42-44.
[4]郭原愷,趙晨羽,況玥.“互聯網+”背景下中小企業物流管理國際化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42(10):54-56.
[5]陸名錄.基于“互聯網+”的中小企業物流管理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0(0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