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呼喚內生式發展。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推進全方位改革創新,不斷激發區域發展內生動力,推動形成內生發展型的共同富裕普遍格局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必然需要披荊斬棘。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靠共同奮斗,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進共同富裕必須以發展作為基本的推動力量,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積極探索推進共同富裕的發展新模式。
內生式發展是相對于外源式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倡導發展地區內部推動或參與、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這與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內在邏輯不謀而合。必須在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推進全方位改革創新,不斷激發區域發展優勢,推動形成內生發展型的共同富裕普遍格局。
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共同富裕是全社會成員福祉與福利總量不斷提高的過程,“做大蛋糕”是推動共同富裕的前提。而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共同富裕有著內在的一致性,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強大動力和現實途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持續培育壯大富民產業,培育更加活躍更有創造力的市場主體,健全平臺經濟治理體系,形成支撐共同富裕的現代產業體系,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同時,高質量發展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和全面發展的思想,共建共享的高品質生活是其題中之義。要持續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能夠讓廣大民眾最大程度地共享改革和發展成果,進而實現共同富裕美好社會的發展目標。
把握全方位改革創新這一源動力。改革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源動力。必須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依靠全方位創新推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促進質量變革和效率變革,形成更加強勁的共同富裕內生動力。一方面,要緊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深入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全面提高關鍵領域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和創新策源地,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和全球數字貿易中心。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化體制改革,以市場化改革為導向,深化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等系列改革,持續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發揮“擴中”“提低”改革對共同富裕各領域改革的牽引帶動作用,推動社會結構系統性優化。
把握重塑發展優勢這一內生變量。從全省層面來說,浙江實現共同富裕有基礎、有優勢、有條件。“共富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全省層面的“共富”離不開各地創新發展的有效支撐。對浙江各地來說,更是有著亮點紛呈的特色優勢,要通過重塑自身內在優勢,在探索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例如,杭州發揮數字經濟先行優勢、溫州發揮民營經濟先發優勢探路共富,金華依托省內第四大都市區奔共富,舟山探索海島特色共富路徑,衢州重點打造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麗水致力于建設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山區樣板……以內化發展優勢推動共同富裕落地落實。
美好的愿景就在眼前。只有“共同”發力,不斷激發內生發展動力,才能將“可望”的富裕圖景變成“可即”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