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玲
DEPA協定中產生的新思路和方法對浙江數字貿易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建設數字貿易標準規范、平衡數據安全和自由流動、探索浙江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路徑選擇
當前,數字貿易日益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但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尚未在全球數字貿易規則方面達成一致。《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DEPA”)作為全球首個數字經濟領域專項協議,采用靈活、可擴展的“模塊化”議題組合安排,為各國數字經濟合作提供了包容性的制度框架,成為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定的新生力量,對浙江發展數字貿易、探索數字貿易規則具有啟示和借鑒意義。
為加強數字經濟領域發展合作,建立國家間數字貿易規范,新加坡與新西蘭、智利共同發起并簽署了DEPA協議,并于2021年1月7日正式生效。多國政府正在評估加入DEPA協定的可能性。2021年6月,英國成為第一個參與數字經濟協議談判的歐洲國家。隨后,韓國正式啟動加入DEPA程序,加拿大等國也表示有意加入DEPA。從美國態度看,DEPA或將成為美國打造“數字版TPP”的起點。拜登政府正在起草環太平洋國家數字貿易協議的提案,重新確認美國在環太平洋貿易中的作用。該協議可能涵蓋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新加坡,既包含了DEPA簽署國,同時也包括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最初的發起國。從多方面消息考慮,DEPA或將成為美國推動“數字版TPP”的起點。
DEPA協定包含商業和貿易便利化等16個主題模塊,合作領域主要集中于數字包容、中小企業發展、跨境數據流動和網絡安全問題,具體條款涵蓋數字經濟和貿易的各個方面。其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采取“模塊化”的議題組合安排。DEPA提供了靈活、可擴展的平臺模式,為各方參與部分或全部議題提供選擇空間,相較傳統貿易協定更加靈活、高效。
聚焦全球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DEPA既包含關稅、無紙化貿易等傳統議題,也涵蓋數字身份、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和電子支付等新興領域條款。如數字身份條款致力于促進各方數字身份制度之間的互操作性,為數字身份的跨境合作加強區域和全球連接。人工智能條款鼓勵各方建立安全可信、國際一致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重塑公正透明、可持續的全球數字治理體系。
鼓勵跨境數據流動和建立信任機制。一方面,DEPA鼓勵以符合法規為前提的跨境信息傳輸,重視數據驅動下的企業創新發展,設置“數據創新”條款,鼓勵采用監管數據沙盒方式,在安全可信任的數據共享環境中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DEPA強調建立數字系統的信任機制,通過設置網絡安全合作、在線安全與保障條款,呼吁推動在線安全問題的全球合作解決方案,實現數字貿易安全、自由發展。
維護中小企業參與數字經濟發展權利。DEPA設置了“數字包含”模塊,強調勞工權利、包容性貿易、可持續發展和傳統知識的重要性。鼓勵各方通過共享數據統計方法和專家經驗、制定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聯合計劃來消除數字鴻溝,促進數字經濟的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同時,DEPA設置了中小企業合作模塊,通過信息共享、召開數字對話、加強貿易和投資機會,促進中小企業的數字經濟合作與就業增長。
在DEPA協定之前,許多自由貿易協定(FTA)已經包含數字領域相關議題,但DEPA協定是當前最為全面和完整的區域數字經濟協定之一。
RCE P側重打造寬領域、全面化的貿易投資環境,DEPA致力于數字經濟領域規則。RCEP與DEPA協定均由亞太地區國家發起,DEPA成員國經濟實力較為發達,而RCEP成員國既涵蓋中高收入國家,又包含欠發達國家,兼顧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利益。雖然RCEP協定中包含電子商務章節,但DEPA協定針對性更強,是數字經濟領域的專屬協定。從內容對比上看,RCEP電子商務章節更多關注關稅、透明度、國內監管框架、電子認證和數字證書、無紙貿易等數字貿易傳統議題。而DEPA規定更細致、內容更前沿,包含金融科技、網絡安全和跨境數據自由流通等主要領域。
DEPA深度借鑒CPTPP協定,細化了CPTPP協定原有大部分條款并重新進行整合。CPTPP協定是較早設置電子商務章節的區域貿易協定之一,由于新加坡、新西蘭和智利同為CPTPP的成員,DEPA協定深度借鑒了CPTPP協定,細化并重整原有大部分條款,如“數字產品處理及相關問題”模塊中的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數據問題”模塊中的個人信息保護、計算機設施位置等條款內容。同時,DEPA納入了人工智能、數字身份認證、金融技術合作等前沿技術領域的合作事項,進一步加強各方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廣泛合作,將范圍從數字貿易擴大到數字經濟的各個方面。
USMCA、UJDTA協定體現了較強的美式數字貿易理念,DEPA協定融合多方價值訴求、注重中小企業的合作發展。從USMCA(美墨加協議)到UJDTA(美日數字貿易協定),美國不斷推出符合其自身利益訴求的數字貿易規則,逐漸形成了數字貿易領域的“美式模板”。如在數字知識產權領域,納入“源代碼非強制本地化”“交互式計算機服務”條款,反對公開源代碼、強化互聯網服務提供商責任;在跨境信息傳輸領域,倡導數據自由流動、反對數據本地化的“效率優先”模式。然而,美式數字貿易理念難以平衡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家與數字經濟新興國家的發展訴求。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出口國,市場主體以大型ICT企業為主,因此USMCA、UJDTA協定均以鞏固大型ICT企業的市場地位為目標。而新西蘭、新加坡和智利的數字貿易產業基礎、發展水平與歐美國家的差異較大,以中小型和創新性企業居多,因此DEPA協定更重視中小企業和初創型科技企業的發展合作,將亞太地區的發展訴求和價值觀念融入全球數字經濟治理安排中。
DEPA協定為政府間建立規范的數字貿易標準框架提供了重要參考,進一步推動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定,為我國在全球數字規則參與上提供了更多靈活性。DEPA協定中產生的新思路和方法對浙江數字貿易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建設數字貿易標準規范、平衡數據安全和自由流動、探索浙江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路徑選擇。
跟蹤研究DEPA等國際數字貿易相關規則進展。深入分析DEPA協定中與數字貿易發展密切相關的模塊內容,重點關注數字貿易便利化、數字包容與創新、跨境數據流動與網絡安全合作、中小企業合作等規則議題。加強DEPA與CPTPP電子商務章節的比較研究,分析浙江數字貿易發展重點領域的規則差異,推演兩者相互影響的可能路徑。同時,加強對美國《環太平洋數字貿易協議》起草情況的跟蹤研究。
深入推進數字化改革形成數字貿易標準規范。搶抓數字化改革機遇,把數字化改革放到全球競爭的大背景下考慮。充分發揮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平臺作用,加快數字貿易服務在線等重大場景應用建設,推進跨部門多場景系統集成應用,推動各部門流程再造、數字賦能、高效協同、整體智治。積極探索數字貿易理論和制度,加強數字貿易標準技術委員會建設,制定實施一批數字政府應用管理、數據共享開放、網絡安全保護等地方性制度標準。
加強數據安全和自由流動的動態平衡。打造數字自貿區,加快建設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構建數字貿易全產業鏈,開展數據質量、價值評估,打造全方位的數據資產評估體系。通過建立健全數據交易與流通市場,實現數據資產的合法合規交易與流通。加快建立分領域的數據分類管理制度、跨境數據流動監管制度和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對數字貿易服務商、平臺等數字安全風險管理,保護個人數據信息和網絡安全。
積極尋求數字貿易國際合作。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對DEPA協議中數字貿易便利化、數據跨境流動與創新、海關合作等領域的規則程序開展率先探索。充分發揮浙江在數字經濟和電子商務領域的引領優勢,加快招引國際一流數字貿易企業,充分利用世界互聯網大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等平臺,圍繞人工智能、數據治理、網絡內容創新等議題,加強數字技術合作,推動項目精準對接和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