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平 太原和平醫院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國家對醫療行業也提出了新布局、新規劃,為響應國家號召、落實國家政策、切實提升醫院的軟實力與競爭力,各大醫院也逐步在改善醫療支付系統,對支付模式展開了進一步優化,在此期間醫院將人工支付窗口與自助結算方式相結合,使結算變得更為便捷,通過這種方式將醫療服務水平提升到了新的臺階[1]。為切實提升管理效果,做好新支付方式的引入,便要對財務風險展開深入研究,使新支付方式的引入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并通過提前預警、提前發現、提前規避等措施將新系統引入中的財務風險盡可能規避。
科技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為醫院支付模式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對支付模式不斷地研究與改革,醫院支付系統也必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在當下隨著醫院支付改革不斷深入,很多醫院已推行多種支付方式,例如,現階段一些醫院已能實現線上支付,患者可運用移動支付平臺,如微信、支付寶、銀聯等多種方式完成支付。當下通過線上支付平臺的支付模式能夠為就醫患者帶來極大的便利,并且通過線上支付方式可減少人工審核,為醫院的結算帶來便利。對此,醫院還應進一步完善自身的醫療支付體系,將便于患者的支付方式引入醫療支付系統之中,切實的解決就醫患者支付難、支付等待時間長等問題,以此響應國家的便民醫療號召,使患者在就醫過程中能擁有良好的支付體驗。
醫院的長期發展戰略與財務活動息息相關,任何經營性活動都離不開財務管理與資金的支持,為提升財務利用效率,滿足醫院長期發展戰略,則必須不斷更新與改進財務管理模式,使財務管理能跟上醫院的發展[2]。當下,多種支付方式的引入雖方便了患者,但對財務審核與管理模式則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面對新的模式、新的支付方式,則必然存在新的問題,對此醫院應提升自身財務水平,在當前的支付環境中找尋控制新風險發生的有效措施,并積極擁抱財務改革,緊跟時代節奏,使新的支付方式能在醫院支付體系中正常運轉。
醫院內部的控制運行情況也會受到財務風險的影響,在引入多種支付方式的過程中,醫院內部的風險控制系統可能會無法及時的發現并應對所出現的新風險,從而產生財務上的漏洞[3]。傳統的風險控制體系難以對新支付方式的介入及時預警,通過介入新的互聯網管理模式可有效對新風險進行把控和規避,使內部管控機制更為完善。
財務管理作為各個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醫院來說也不例外。在多種支付模式引入醫院支付體系的大環境下,加強管理能力則是重要的、必要的。通過新支付方式的引入,勢必會產生新的管理模式,通過新舊管理模式的對比與互補,能補全管理體系內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升醫院內部的綜合管理能力,使醫院能通過新支付方式的引進為患者提供便利的同時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當下,患者在就醫后支付費用時,不僅可通過原先的人工窗口進行繳費,還可使用移動支付平臺自主繳費。例如,在支付過程中,患者可選用多種移動支付形式與多種結算形式,如,現金窗口支付、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銀聯支付等。隨著時代的發展,醫院內的支付方式也在不斷地革新,在醫院不斷提升患者的就醫便利性的同時,也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與新挑戰,在多種支付體系的模式下醫院財務對賬風險也逐步增高[4]。財務風險的增高多是源于多種支付體系下各個接口不能互通,在對賬時會產生差異性,容易產生錯賬風險。目前,傳統的銀行卡現金支付在進行對賬的過程中較為簡單,此種情況下的對賬模式為將日報表與銀行的實際到賬相審核,便可完成現金與銀行卡的對賬。但若是要將支付寶、微信等網絡支付方式引入對賬,則需經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此類支付模式中的對賬較為煩瑣,先是要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與患者實際所支付資金進行核對,還要將醫院所收到資金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展開核對[5]。這種核對方式相較傳統核對方式多了一道核對流程,便容易產生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問題,例如,在核對資金過程中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數據相較于系統內數據存在出入,或是第三方支付平臺因各種原因未及時將款項打入醫院賬戶等。這些可能出現的狀況都會大幅增加醫院財務管理的風險。例如,若患者在自助繳費過程中,平臺入賬錢數與實際醫院數據存在差異,當醫院發現這一問題時,患者早已出院,醫院無法再找尋到患者使其補繳費用,對此便會給醫院財務上帶來損失。
當下,很多患者的繳費存在著退費環節,例如,醫保報銷、預付費用等模式,這些模式在辦理出院時便會產生退費環節[6]。在傳統的支付模式之中,患者的繳費模式多是在窗口下完成,通過銀行卡或是現金的方式在人工窗口中完成繳費,在此種情況下若是患者存在退費,便可通過人工窗口及時辦理,在人工辦理中若出現問題可跟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此種退費環節存在的問題較少,出現錯誤的概率較低,大多數問題的產生多源自于工作人員的業務不熟練,此種問題一旦產生也會被及時修正并查出原因。但當多種線上支付模式引入醫療支付之中,便會產生更為多樣的退費風險,使風險源變得不可控,有時因沒有人工提醒還會導致產生的錯誤患者并不知道,此種錯誤在線上支付環節中很難得到及時的糾正[7]。例如,醫院在上傳患者信息中,平臺與醫院并無法及時對上傳信息開展對接,對接時存在一定的時間差,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會導致平臺信息與醫院信息不對等,此種情況目前只有等待一定時間后才能確保醫院與平臺信息完全一致。若是在信息傳輸和同步過程中,患者要展開退費操作,便會產生因平臺信息不全面而導致的各種退費問題或產生重復退費的情況。以上種種風險皆來自平臺信息與醫院信息的不對等,信息傳輸與審核的滯后性。
在當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期,互聯網安全與信息傳輸至關重要。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通過互聯網傳遞患者信息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數據泄露。在醫院運用多種方式開展支付的過程中,隨著不同平臺與接口的引入,勢必會增加數據泄漏風險。因在支付過程中引入第三方支付平臺,例如: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在進行信息流轉與資金流轉時,需各平臺的配合與接入才能確保患者所支付資金及時轉入醫院賬戶[8]。在此過程中,第三方支付平臺勢必會對患者信息展開收集,例如,患者所進行的醫療服務、所就醫時間、就醫費用等信息,除此外醫院信息也會暴露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如,醫院的賬戶信息、醫院各項醫療服務的收費標準、醫院所使用的藥物等等。這些信息在未引入支付平臺前都屬于患者或醫院的保密信息,但在引入第三方支付平臺后這類信息則會對平臺公開,此種信息的泄露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安全隱患。當第三方支付平臺可完整的掌握這些信息后,若被有心之人獲得則勢必會增加醫患矛盾,致使醫院的財產或聲譽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損失。保密信息的泄露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將增加醫院的潛在風險。
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對賬流程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準確與及時地對賬可使財務工作順利展開,也可有效控制財務風險,在防范醫院財務風險中也可起到關鍵性作用。為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控制,便要規范對賬流程,明確對賬細節,做好賬目審核工作。為切實解決財務風險完善對賬流程,首先需要完善財務人員培養機制。財務人員不僅要對各個賬目進行核對,還需對所核對賬目負責,此類工作在當下還無法被機械所替代,故應對財務審核人員加大培養力度,定期組織財務審核人員的進修與學習[9]。除應使財務人員能核對傳統賬目外,還應培養財務人員熟知各種支付模式,在醫院引入多種支付模式的當下,財務人員應熟練掌握各種支付模式的核對方式,對每種支付模式都能掌握具體要點。與此同時財務核對人員還應對各種支付模式下所能產生的常見問題予以了解,并能解決突發性情況,及時發現風險與規避風險。除此外,醫院還應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展開合作,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負責人展開探討,對在醫療支付系統中存在的問題與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討論并提出可行性意見,將風險規避在搖籃里。在此過程中,醫院應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對多方面內容做好規劃并將各種可能發生的問題敲定在合同里,使解決問題時可做到有據可依,例如,與第三方支付平臺敲定安全保管責任、信息保密條例、資金匯入時間等。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合同的形式為醫院提供保障,還能讓第三方支付平臺更為重視資金的監管與流轉,為各項操作提供規范化管理環境。除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管理外,醫院還應對自身的管理系統予以優化,在醫院內部應落實好每日的資金審核工作,并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避免因時間過長而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
多種支付方式的引入,讓醫院的財務管理變得更為復雜。為切實做好財務管理,增強資金管控,避免出現資金失控風險,則要財務部門牽頭,實時審查好收費情況,落實好退費管理措施,使退費管理能更為規范化、完善化。對此,應做到以下兩點:一、退費管理應先經醫生審核。二、在醫生批準退費操作后再由財務人員審核。只有經過這兩道審核后才能執行退費操作。對此,無論患者使用何種支付方式,在產生退費問題時則必須到人工窗口對自身資料進行審核,只有通過人工審核完成后,才能進行退費。除此外,在進行退費操作的過程中還應遵守原進原出原則,即賬戶的錢由何種渠道打入便退回打入渠道,以此來減輕賬目審核壓力,控制退費可能產生的錯退、漏退風險。例如,患者若是采用現金繳費的方式,則在退費過程中只退給患者現金[10]。若是患者采用線上平臺的支付方式,如支付寶,退款則以支付寶退款形式將患者資金原路退回其支付寶賬戶。通過這種原進原出的方式,可有效緩解醫院內的現金流壓力,使醫院內的各個現金流轉趨于平緩。與此同時還可使醫院內的賬目更為清楚,減少賬目審核方面的壓力。此外,在對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退費的過程中,醫院還應加強審核,只有審核一致后才能進行退費操作,在退費過程中應確保退費的嚴謹性。當所涉及退費金額較大時,應加強審核力度,在大額退費前還應找領導批準,只有經領導批準后才可實施大額退費操作,以此來確保財務安全,盡可能地規避從財務上所帶來的損失。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移動支付已逐步普及,醫院的支付方式也應與社會發展所接軌,積極引入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引入勢必要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展開合作,對此為避免因引入第三方支付平臺所產生的財務風險,則應積極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展開協商,增強對合作內容的管理,規范各項操作細則。首先,在展開合作前應對各種權限加以確認,明確責任劃分。例如,平臺通過醫院接口所獲得的所有數據都應用作對醫院支付系統的優化與提升,所有數據不得用作它處或泄露,不可將數據轉賣給其他個人或機構。在發生數據泄露問題時,平臺將承擔所有責任,并向醫院支付因數據泄露所產生的損失[11]。其次,還應確保交易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移動支付模式是互聯網高速發展下的新興產物,這種支付方式因引入互聯網信息使支付更為高效,但同樣因引入互聯網信息也會使支付的安全性無法得到良好的保障,用戶信息與就醫信息也存在著通過網絡渠道泄露的風險。例如,在數據傳輸過程中,若傳輸模塊存在一定漏洞則會導致數據信息的泄露,更嚴重的還有可能導致所支付費用被盜取,這些情況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使醫院的財產與名譽受到侵害。故,在對第三方支付系統引入的過程中應加以優化,并將系統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對此,醫院可將自主結算機器放在顯眼的位置,確保自助結算機器各個角度都可在監控范圍之內,除此外還應派遣專人管理機器每日定時對機器開展檢修工作,確保機器的正常運轉并時刻警惕不法分子的破壞,避免因機器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信息的泄露,確保數據的安全。
綜上所述,醫院引進多種線上支付方式雖能便于患者支付醫療費用,讓醫院的財務工作進一步發展,提升財務處理效率,滿足新時代對醫院便民的新要求。但也不可忽視新支付方式的引入所帶來的財務風險,面對線上支付方式的引進,醫院應加強對財務的管理與審核工作,大力培養專業的財務人員,并提出新的措施、展開新的改革,使管理系統能跟上時代的變化,防范未知的風險,切實保障財務安全,提升醫院運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