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需要產業發展的帶動,只有產業興旺,農業才能全面升級,農村才能全面發展。農村最終選擇發展什么樣的產業,需要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多環節調研和因地制宜的甄選、培育,依托本地特色和優勢逐步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近年來,河南省大力發展根植于農業農村的特色產業,一些亮點為當地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提供了“河南樣板”。
堅持以農為本打造特色產業,牢固鄉村振興基礎。以農業為主導產業,依托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這也為推動鄉村各項事業提質增效奠定了物質基礎。2020 年12 月29 號公布的河南省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持續推動河南省農業高質量發展,構建糧食生產核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大力推進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確保重要農產品供給,做到質量第一、效率優先,從而增強鄉村發展內生動力。以河南焦作市溫縣為例,溫縣是全面著名的糧食高產縣,2020 年以來溫縣大力探索農業信息化、數字化,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加快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實現了農業生產數據的數字化采集、實時化監測和智能化決策。與此同時,溫縣積極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四大懷藥、鐵棍山藥等特色農產品種植,促進了農業增效,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動能。
堅持協調帶動推進特色產業,提升鄉村振興優勢。鄉村應在保持生態環境、傳播農耕文明的基礎上發展特色產業。現今,盤活農村資源,真正發揮出綠水青山的潛在優勢,打造與田園風光、鄉村文化渾然一體的綠色工程,發展兼顧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特色旅游產業,成為河南部分地區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舉措。以河南省桐柏縣磨溝村為例,磨溝村堅持“生態優先、抓點帶面”的原則,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實現了由默默無聞的小山村到美麗傳統村落的華麗轉身。在磨溝村游客能感受山水如畫的自然美景,能品嘗原汁原味的地道美食,還能參觀紅軍長征轉戰南陽的紅色展覽館,磨溝村通過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為游客展現了一副鄉韻十足的美麗畫卷。當地依照“政府+鄉村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思路,凝聚全體村民創新和建立新型經營組織,努力實現產業、土地、生態環境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共同推進,真正做到了特色產業協調發展帶動農民增收、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及鄉村繁榮。
堅持融合發展升級特色產業,孕育鄉村振興動能。近年來,河南省致力于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從制度、政策及機制等方面推動構建農業全產業鏈和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盡可能把整個農業產業鏈留在鄉村,實現了由“一產獨秀”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轉變。同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培養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扎實推進農產品加工、流通產業,探索出了自己獨有的鄉村振興路徑。以河南省獲嘉縣照鏡鎮為例,照鏡鎮以生態林、經濟林、有機蔬菜三大農業產業為主導,依托生態林打造森林小鎮,帶動了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圍繞精細化工產業發起“村企共建”,帶動了當地物流、運輸、包裝、餐飲等行業的發展,為村民提供了近百個崗位。一產二產的蓬勃興旺催生了三產的快速發展,已有3家大型零售業入駐照鏡鎮,既帶動了農民消費,又吸納了當地居民就近就業。可以說,照鏡鎮走出了一條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為當地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創造了更大空間。
河南省依托現有產業,因地制宜推動特色經濟,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農業向優質化發展,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模式,開發特色旅游產品,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藍圖已繪就,鄉村迎來了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河南省將繼續把握鄉村產業的豐富內涵和外延,大力培育特色產業,增強鄉村活力,扎扎實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