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續峰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太原 030001)
飼料產業對我國種植行業、畜牧水產養殖行業以及畜牧水產加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作用。隨著生產管理精益化的普及,飼料產業對智能化技術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日漸增長(張喬娜和賴熹姬,2021)。與此同時,飼料企業在生產制造、市場營銷、財稅管理和供應鏈等方面的管理幅度和管理深度不斷延伸,對人才的信息化能力需求也在逐漸增強。本文旨在探索智能化時代對中小飼料企業人才信息化能力建設的必要性,基于中小飼料企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人才信息化能力建設策略,供相關企業借鑒。
1.1 生產人員加強飼料生產智能化管理的需要飼料企業生產制造管理能直接對產品制造工藝和成品品質產生影響,與客戶滿意度和品牌口碑具有緊密聯系。智能化時代背景下,飼料行業的生產方式也產生了巨大的變革。龍頭企業紛紛引進智能化生產制造設備來提升效率,增加企業收益。如飼料生產流水線、飼料質量檢測設備等。為進一步提升生產效能,中小飼料企業更需要生產制造全過程開展信息化管理,實現降低生產成本、完善飼料產品生產結構的目標,以此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通過加強飼料生產智能化管理能形成“信息技術+飼料生產”的生產制造模式,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生產制造需求、客戶實際需求、產業發展變化進行智能化分析,提前制定生產計劃,進而降低中小企業的生產制造風險(張麗英和俞寅天,2020)。
1.2 營銷人員開展飼料產品精準營銷的需要智能化時代,飼料企業可積極引入“大智移云”技術實現定向營銷和精準營銷的戰略目標。中小飼料企業可以開拓電商市場,將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融合發展,為市場營銷開拓新的渠道。借助信息化技術,營銷人員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分析飼料客戶的產品需求,向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的飼料產品。企業內部可以通過智能化共享平臺加強客戶關系管理,推動中小飼料企業營銷模式信息化發展,打通企業內部信息壁壘(詹曉婭,2020)。依據智能化共享平臺,營銷人員能針對產品銷售渠道,市場推廣等情況調整營銷策略和營銷方案,滿足飼料產品精準營銷的主要需求。
1.3 財會人員開展飼料企業智能財稅管理需要信息技術的發展滿足了飼料企業財會人員開展智能財稅管理的特殊需求,積極推動財會人員角色轉型,從企業財務數據的管理者轉變為企業經營活動的決策者。借助智能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中小飼料企業的財會人員可以及時分析與研判企業相關的產品成本、采購成本、經營成本等重點信息,并對未來的市場需求變化和銷售情況變化提供智能化報告,及時調整財務會計方案,提升財務內控水平(邱丹平,2021)。通過開展飼料企業智能財稅管理可以改變當前中小飼料企業陳舊的財會管理方式,提升財會部門的工作效率。同時,針對中小飼料企業普遍存在的財務管理風險問題,通過提升財務人員的信息化能力能有效增加財務決策的科學性,實現對企業財務活動的智能化監管。
1.4 供應鏈人員構建智能物流體系需要 隨著畜牧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畜牧企業對飼料產品的需求日漸增加。中小飼料企業的目標客戶大多是個體經營者和基層農戶,數量相對分散且無法形成規模聚集效應,極大增加了運輸成本和物流成本。同時,客戶頻繁的采購需求也增加了中小飼料企業的采購成本。構建智能物流體系能提升供應鏈反應速度,對原料采購、物流運輸等方面實現智能化管理,保證飼料生產加工原料的新鮮度,防止因供應鏈反應遲緩降低企業客戶的滿意度。中小飼料企業供應鏈人員信息化能力的提高可以深化供應鏈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優勢(李蕾和劉玫,2021)。
2.1 生產人員對飼料生產智能設備應用能力不足 盡管當前中小飼料企業生產制造設備的智能化水平較高,但其利用率卻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導致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產人員對飼料生產智能設備應用能力不足。以生產數據采集為例,當前僅有74.9%的中小飼料企業通過自動化設備采集數據,剩余25.1%的企業還在采用之前的人工記錄方式。大部分中小飼料企業生產人員表示對于人工記錄的方式已經“習慣了”,或者對新的智能生產設備“不會使用”或“不喜歡”等原因(孫維峰和蔣新躍,2018)。生產制造人員的信息化水平無法滿足日常物料跟蹤、生產制造計劃、原料品控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需求,需要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培訓。
2.2 營銷人員應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精準營銷能力不足 所謂的精準營銷是在對目標客戶精準定位的前提下,通過信息化技術開展客戶服務和客戶溝通。精準營銷是網絡營銷的核心概念,能降低企業營銷成本,從多角度提升客戶服務質量。在智能化時代背景下,中小飼料企業人員需配合企業戰略目標,積極開展網絡營銷,進行電商渠道的推廣等工作,重點提升企業品牌的信息化營銷能力。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營銷人員應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精準營銷能力不足。由于中小飼料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才剛剛起步,營銷人員無法精準掌握大數據分析技術與信息挖掘技術,這就導致中小飼料企業的營銷人員無法深入挖掘客戶潛在需求,也無法實現精準營銷的戰略目標(瞿文一,2020)。這就要求營銷人員要及時提升大數據分析與信息挖掘水平,增強精準營銷能力。
2.3 財會人員對智能財稅認知及應用能力不足對中小飼料企業的財會管理而言,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企業管理者和財會人員缺乏對智能財稅的正確認知,認為智能財稅對中小飼料企業未來的戰略發展并沒有直接影響。而財會人員只需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技能和財務素質即可,無須關注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二是在于當前中小飼料企業財會人員對智能財稅平臺或智能財稅管理軟件等先進工具掌握能力不足,無法通過此類信息系統提升企業在財稅管理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宗志娟,2021)。對智能財稅平臺或智能財稅管理軟件的使用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無法將高級的財務分析功能和信息處理功能融入日常工作中,導致信息化技術無法發揮其自身價值。
2.4 供應鏈管理人員建設智慧物流的能力不足受中小飼料企業的資金和規模限制,部分管理者更傾向于將多余資金投入生產制造和市場營銷中去,缺乏對智慧物流的理解,無法實施供應鏈全環節的信息化管理。另外,為順應行業發展趨勢,部分中小飼料企業雖已開始增加資金投入,積極開展智慧物流。但由于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的技術和員工培訓,導致建設智慧物流的動力不足。一方面,無法在配送管理、倉儲管理和采購管理等方面提升供應鏈運營效率;另一方面,也無法發揮智慧物流應用的技術方案和對目標客戶的個性化服務體驗(衛根超,2021)。
3.1 加強對生產人員智能化生產設備應用的培訓 智能化時代背景下,中小飼料企業應針對生產人員對飼料生產智能設備應用能力不足的現狀積極開展智能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學習,以及智能化生產制造設備操作培訓。有效保證中小飼料企業在日常物料跟蹤、生產制造計劃、原料品控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需求。如中小飼料企業可以開展PLC控制系統的操作培訓,提升飼料生產的信息化水平和飼料成品的品質控制。進一步加強對智能化設備的操作使用,從手工記錄生產制造信息轉變為自動化設備數據采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安排專人對智能化生產制造設備操作進行指導,如自動配料系統、自動稱重包裝設備、碼垛機器人、智能化生產感應系統等(程宏遠等,2020)。通過提高生產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增強產品生產全過程的可追溯性,實現對生產計劃、物料應用和生產周期等全方位的可視化分析。
3.2 強化對營銷人員大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能力的培訓 針對中小飼料企業信息化營銷業務,應對相關人員開展大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能力的培訓,建立飼料企業信息化營銷平臺,開展對目標客戶的飼料購買行為和飼料需求變化趨勢的分析學習(李鵬菲,2021)。通過開展培訓,中小飼料企業營銷人員能實施精準的大數據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一方面,能有效提高信息化營銷過程中目標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另一方面,能幫助中小飼料企業打開新的渠道市場,細化產品生產線,尋找自身競爭優勢。依據客戶對不同飼料產品的需求,飼料企業可以通過產品細分策略有效改善產品同質化問題,為打造飼料產品品牌、提升客戶忠誠度打下堅實基礎。通過提升營銷人員大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能力來構建“線上+線下”多元化智能精準營銷模式,增強信息化技術對飼料企業的支持作用(蔣良駿,2021)。
3.3 幫助財會人員提升對智能財稅的認知及應用 中小飼料企業應提升企業管理者對智能財稅管理的戰略認知,積極開展財會人員對智能財稅平臺或智能財稅管理軟件的培訓,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化水平。企業管理者應重視智能化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對中小飼料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從戰略上推動智能財稅的應用(康婷婷等,2019)。在實踐過程中,企業管理者可以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內部培訓或業務指導,開展智能財稅平臺或智能財稅管理軟件在公司業務全過程的管理,實現對產品成本、采購成本、經營成本等方面的核算。財會人員能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市場需求變化和銷售情況變化的研判中,從而實現從普通財務管理向智能財務管理的轉變,提升中小飼料企業財務內控水平,加速信息化技術在企業內部的融合(田建華等,2021)。
3.4 提升供應鏈人員智慧物流建設能力 供應鏈管理是中小飼料企業保持高速運營的重要環節之一。智慧物流的運營能夠確保中小飼料企業與上游種植產業和下游畜牧產業保持統一步調。中小飼料企業應重點關注供應鏈人員智慧物流建設能力,引導企業員工提升個人信息化能力,從而加速企業供應鏈信息化系統的運轉,有效構建智能化物流體系(戴遠泉,2021)。如中小飼料企業的供應鏈人員應提升個人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依據智能化物流平臺的數據報告構建不同的物流數據分析庫。通過對不同客戶、不同產品物流運轉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供應鏈人員能為提升企業供應鏈運轉效率提供信息保障(李明慧,2021)。
智能化時代背景下,中小飼料企業實施企業內部人才信息化能力建設具有其特殊的戰略意義。提升企業人員信息化水平能推動中小飼料企業在生產制造、市場營銷、財會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進步,如節約生產成本,開拓營銷渠道,增強財務內控和提升供應鏈運轉效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