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忠誠
(玉溪市民族中學,云南 玉溪 653200)
物理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具有一定的邏輯性特點,學生在學習知識內容或者運用知識內容時,就可以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具有緊密的關聯。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培養。所以,物理教師應該及時的創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在保障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同時,還能促進高中生全方面發展。
首先,物理觀念。在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中,通過物理觀念的培養就可以讓學生從物理學角度進行著手,除了能夠了解事物本質規律,還能進一步了解物質的運動方法以及能量變化等,以此來加深對物理概念的了解,掌握物理相關規律。物理觀念主要由物質運動觀念、相互作用以及能量觀念組織而成,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利用物理觀念去解決遇到的問題,同時這也成為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次,實驗探究。物理學科當中實驗探究占據著較大比例,運用實驗就可以完成相關問題的探究,進而生成相對應的猜想與假設,進而通過實驗來得到相關信息與結論,做好科學的論證,這也是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當中實驗探究素養的關鍵。實驗探究主要由問題、證據、信息提取等多種能力組織而成[1]。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對學生實驗探究意識的培養,保障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及時的發現問題,在通過自主設計實驗去驗證相關問題,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整理與收集相關信息,提升學生分析論證能力,落實好實驗過程表述。最后,科學態度。科學態度與責任素養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秉承正確的態度去看待物理學科,讓學生對科學有著負責與嚴謹的態度,這也成為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不可缺少的。
即使高中物理已經進行了全方面的改革,但是,依然有部分教師傳統思想根深蒂固,一直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學生面對味同嚼蠟的教學內容就會喪失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雖然這部分教師自身具有豐富教學經驗[2],能夠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識內容,通過動手就可以實現線路圖的繪畫,但是不喜歡運用現代化先進技術手段來開展教學,久而久之,學生每天面對枯燥的內容就會降低學習興趣,不能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互動,無法有效的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師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教師作為學生的教育者與引導者,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還是有部分教師沒有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物理課堂上還是呈現出一言堂的現象,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沒有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互動,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序上限制學生互動思維。此外,即使有部分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活動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模式來輔助教學[3],但是還有教師偶爾為之,由于向學生傳授知識內容偏少,在一定程序上不能及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十分有限,學生僅僅進行分組聽講,促使小組合作模式流于形式化。
物理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具有一定邏輯性與抽象性,雖然學習難度系數較高,但是在高考的分數中占比較大,促使物理教師高度重視物理教學,甚至在學生休息期間為學生布置偏多的課后習題。久而久之,高中生自身就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壓力,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踐,僅僅是記住了,但無法更加深入了解知識內容,促使學生產生學習消極心理,也導致了學生核心素養無法進行有效的提升。
結合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實際情況得知,教師站在講臺上興致勃勃進行授課,有的學生都集中注意力進行聽講,還有部分學生在想與課堂內容不相關的知識內容。即使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內容時,會運用到食品與圖片來輔助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4],但是還是無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造成學生不能物理課堂上充分呈現自己的價值,長此以往,學會就會對物理喪失學習的興趣,在阻礙教學活動開展的同時,更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將教材中的物理概念當成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關鍵,這時,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及時的了解物理教材中的概念,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說,在實踐期間,教師需要及時找到物理觀念的中心,并將其融入到物理課堂中,其目的就是運用這個觀念去敘述發生的物理現象。,以此來幫助學生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將培養核心素養的價值實現最大化,從根本上保障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學平拋運動知識內容時,其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充分了解拋體運動概念,在向學生傳授知識內容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有利于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創造思維。首先,教師需要如果直接向學生傳授平拋運動的概念,學生是無法深入了解的,但借助多媒體儀器設備來輔助教學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為學生播放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接著,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多個角度把紙片與粉筆頭跑出去,并對學生提出問題:粉筆頭與紙片是否都屬于拋體運動嗎?什么才是拋體運動呢?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5]。教師也要為學生提供對應的教具,如乒乓球、彩色粉筆頭等。要求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實現對知識的了解,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學生參與意識。最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概述自己的觀點:平拋運動就是把一個物體沿著水平方向進行拋出,在此期間不用考慮空氣帶來的阻力,物體僅僅承受重力。利用這種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充分了解平拋運動的概念,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著新課標理念不斷的進行深入,越來越重視核心素養的教育,同時也落實了方法的指引,通過建設完善的合作型與探究型課堂,以此來有效的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幫助物理素養的快速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通過這個現狀就可以看出,采用合作教學模式在極大程序上可以保障學生物理素養的提升。此外,站在教學實踐角度而言,通過運用合作學習開展物理實驗活動,不僅可以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還能調動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并在集體力量的促進下發散思維以及提升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合作實驗的開展,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物理素養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做功與速度變化關系知識內容時,就要及時導入合作實驗環節。首先,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堅持以異組同質的原則為中心,將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大約是4-6人,其中小組成員優差生比例平等。然后,根據教材上面的實驗分小組進行實驗操作,以此來充分了解物理知識的內涵。一方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根據教材上的實驗開展進行實踐,其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各個小組不以教材為中心,通過大家共同思考、共同探究重新設計全新的實驗計劃,放心大膽的進行嘗試。應該注意一點就是教師作為學生的教育者與引導者,需要發揮自身的價值,積極參與到學生實驗操作中[6],其作用就是維護課堂秩序、給予每一個小組正確的指引,如A 小組沒有思路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去思考,教師就可以引導這個小組的學生思考自由落體運動知識內容,并引導學生運用打點計時器分析重力以及做工和速度變化之間的聯系。通過設計開放性實驗,不僅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還能在集體力量下完成知識遷徙以及創新思維的發展,讓素質教育更加的落實到物理課堂中。
科學態度與責任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根本,引導學生通過對物理知識內容的學習,形成良好的知識應用態度以及責任感,為之后高中生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來說,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結合物理學科自身具有特征,帶領學生及時的了解物理知識擁有的科學性,有利于高中生提升自身科學素養。
例如,教師在教學牛頓第一定律知識內容時,除了引導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了解,還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科學家在進行相關研究工作過程中勇于探究的精神,另外,為了進一步讓學生進行深度了解,教師就需要多媒體儀器設備為學生播放航天員在空間站的生活,為學生講解牛頓在獲得第一定律之后,利用此個定律所做的實驗以及相關的過程等,只有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充分體會科學家身上擁有的科學精神[7]。結合實際情況,科學有效的運行此種方法向學生傳授只,不單單能夠讓高中生更加深入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還能幫助高中神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以及責任感,為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從根本上促進高中生全方面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不斷的進行深入,高中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相關要求,從多個方面進行著手,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作為學生的教育者與引導者和,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時的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項工作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可以快速完成教學目標,為高中生之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