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諾亞 蒲偉華 鄧云峰 郭歌
陜北紅棗作為陜北經濟發展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支柱,紅棗產業發展速度迅猛,陜北紅棗也越來越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喜愛。作為我們陜西省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經濟作物,陜北紅棗是當地農民增加收入的命脈所在,是發家致富的“黃金果”。特別是近年來,陜北紅棗是陜北地區農副產品的翹楚,紅棗產業在佳縣、吳堡、清澗、延川等縣區得到飛速發展,已經成為當地農副產品產業的頂梁柱。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0年底,陜北紅棗種植面積達288萬畝,年產量達73.04萬噸,預計年產值達24.42億元。但是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營銷中存在的問題。本文針對陜北紅棗產業目前發展的狀況,和陜北紅棗的營銷模式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了一系列的深入分析,并結合當前的對陜北紅棗在營銷策略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從而對陜北紅棗的進一步更好發展提出了非常重要和中肯的意見,促使陜北紅棗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為革命老區的陜北人民增加收入、脫貧攻堅做出一份貢獻。
眾所周知,紅棗在陜北算得上是一種傳統產業,也是絕大部分農民促進收益的主要產品。近幾年來,隨著“統一規劃地域,集中連片種植,依靠科技發展,形成綜合示范,以點帶面拓展,輻射帶動經濟”的發展思路指引當地人民走出了一條轉型升級為現代農業的路。隨著我國農業結構的不斷整改和完善,陜北各地紅棗產業發展勢頭也形勢大好,特別是在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規模化生產,展現出一片光明的前景。但是陜北紅棗的營銷現狀卻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卻讓人堪憂,筆者通過調查與研究發現,陜北紅棗在營銷方面的困難也是許多農副產品在生長成熟后對其進行銷售的時候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要從源頭來解決,從產品本質、市場流通等多方面進行改善。現就一些具體問題提出,拋轉引玉。
1.1 種植農戶對當前市場信息不了解,對市場的變幻沒有及時調整應對思路。許多種植農戶對紅棗等農副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信息不是很了解,基本上都是盲目跟風,看其他鄰居和農戶在種什么,就跟著種,完全沒有自己的個人主見和主導思想。如果看見其他農戶今年所種植的哪一種農作物的銷售情況能夠好一些,明年也就像人家學習、看齊,就趕緊種這個農作物,基本上都是扎堆。這些農戶們都缺乏基本的、快捷的、準確的摸索市場經濟變幻的意識和能力,更談不上利用科學對市場進行準確的分析和預測,其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大面積種植的農副產品太多了就會積壓屯倉、銷售困難,可是少了又奇貨可居、被一搶而空。因此,如果能夠為種植農戶提前告知或者提供及時和準確的市場銷售信息和動態變化情況,就可以讓種植農戶及時調整種植方案,轉變生產結構,并給予指導性的意見,為農戶增產增收提供可靠的保證。
1.2 紅棗銷售渠道所經歷的環節太多,導致成本高、效率低。陜北紅棗銷的銷售要經過種植農戶——產地收購者——農副產品中轉站的批發商——農副產品終端零售環節——最終消費者手中等很多的環節。這種農副產品交易方式因為其多層次、多環節的不利因素,一方面造成農副產品流通渠道沒有辦法去控制,使得信息反饋經常延遲,農產品就很難用價格優勢去和其他商品去競爭。另一個方面就是因為農產品的價格沒有辦法去競爭了,價格就只能壓的很低,而剩余的利潤讓中間商轉手所獲到,這樣就嚴重打擊了陜北老鄉種植紅棗來賣錢的積極性,從而該做其他行業。
1.3 交易陜北紅棗的手段比較落后,交易市場管理也不規范。陜北紅棗因為其特殊性,導致售賣流通市場七零八散,交易場所的規模基本都偏小,交易場所的設施也比較簡陋,交易的方式落后,服務技能和手段已經跟不上當前信息化時代發展的潮流。特別是市場影響的范圍逐年縮小,已滿足不了現代農業產業大發展、農副產品流通市場大流通和大吞吐量的要求。所以說,建立一個現代化、信息化規范化的新型網絡交易平臺與線下的實體交易市場相結合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1.4 陜北紅棗銷售模式和服務體系不健全,結構不完整。由于陜北紅棗在售賣的過程中服務模式和體系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農副產品的銷售流通渠道也不暢通,所以導致了陜北紅棗生產規模沒法擴大經營,更是沒有辦法進行大規模的產值驅動,利潤要靠大規模的生產才能實現,這樣的小作坊,始終無法量產,因此利潤也無從談起。當前的主要解決途徑就是,陜北紅棗產業要以網絡信息技術為紐帶,通過產學研結合的路線,以打造高端企業發展為引領,通過各種方式和方法,努力把陜北紅棗流通市場的規模做大做強,從而走出一條以質量要效益、以速度和產業結構協同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2.1 微信朋友圈打廣告。微信朋友圈打廣告是通過微信朋友圈將要發布的消息傳遞出去,通過相關的人傳人的這種模式,基本上都是通過相互之間了解和認識的,或者比較熟悉的人來傳播。所有參與這個互動模式的用戶可以通過點贊、評論等方式進行交流,這樣的營銷策略基本上都是依靠人與人之間的諸多交叉關系來做,并依托個人的社交能力以及影響力來進行關系鏈傳播,為品牌推廣的高效率來增加成功率和成功效應,一般成交率較高,但是覆蓋面有一定的限制。
2.2 定制特色化信息流廣告,展示特色文化優勢。通過模仿或者單獨定制一些特色信息流廣告,將陜北的特色文化融入社交媒體用戶的好友動態中,以達到好友的好友來傳播的方式廣泛宣傳。這種一般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依據用戶的喜好和關注度進行精準的營銷,目前這種營銷策略的實施度較高,成交率也較高。
2.3 搞好配送及售后服務,實施服務營銷策略。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服務的質量,而不僅僅關注產品本身,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產品的銷量。陜北紅棗的銷售企業必須著眼于當前顧客的需求,把顧客的需求作為開發企業產品的動力和源頭,在生產、銷售及售后各個環節把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顧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通過顧客的口碑來挖掘潛在的顧客群,使顧客群體不斷擴大,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2.4 通過網絡熱搜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借助當前網紅模式效應,可以在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中尋找陜北籍的學生,讓他們利用網絡自媒體“抖音、快手”等新媒體的宣傳方式,將家鄉的特色產品進行廣泛推銷,這種網紅效應和模式將會極大的提高陜北紅棗的知名度和營銷力,然后再增加一些陜北紅色文化的宣傳理念,比如說“一顆紅棗,兩種銷售。”“線上宣傳,線下售賣”。充分調動這些年輕人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無窮的想象力,號召他們為家鄉的繁榮和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相信這種模式肯定能很好的解決陜北紅棗銷售中的難題,當然了,最終的發展還是要靠質量來提升生存空間,網紅只是一時的,最終長久不衰的銷售產量才是終極目的。
3.1 創建網上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網上農副產品交易市場能更好地做到進一家網站選百家商品,還可以查看相關的產品進行同類比較,比價格、比質量、比配送模式和服務,而且因為有傳統農副產品市場的門店展示、銷售渠道、物流配送方式等做后盾,網上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不失為一種成功的模式。尤其重要的是,它的門店可起到兼任實物展示中心的作用,這樣一來,線下體驗,線上售賣,線上線下相結合,就可以使他們的產品擁有一批忠實的顧客,這種銷售模式在目前營銷界是一種非常好的,其他的模式都是無法比擬的。
3.2 開設網上連鎖銷售店。通過開設網絡連鎖經營銷售的店鋪,將陜北紅棗這一特色的經濟作物放在網絡上進行售賣,并產生專有的品牌效應,通過這種手段可以更好地將陜北第七其他農作物產品進行聯動銷售,并以此為范例,進行品牌效應的推廣,如此一來,將會給陜北地區的其他農副經濟作物銷售帶來較好的推廣經驗。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陜北紅棗產業有了一定的規模,但還是存在很多問題。通過網絡宣傳加市場策略營銷是陜北紅棗產業從個體的分散經營走向專業化和產業化,再到規模化發展的必由之路,發揚當年陜北革命老區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精神,陜北紅棗產業如果要想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徹底的改頭換面,繼續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思維,以求得生存和可持續的發展,并且必須立足于現實,正確地為陜北紅棗未來的發展定位。本文對陜北紅棗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做了詳細的描述,對紅棗的傳統營銷策略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針對紅棗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創新型的營銷策略提出了一些有利于紅棗發展的建議。通過運用這些正確的市場營銷理念和方法策略來評價優勢和不足之處,不斷創造市場,突出特色產品、特色文化、特色服務、特色理念,采用靈活多變的營銷策略充分發揮地域的優勢,整合一切有利于發展陜北紅棗經濟的資源,創造出更多陜北紅棗的特色品牌,使陜北紅棗沖出中國、走向全世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