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以來,集團公司黨組迅速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部署,強調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會精神上來,凝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團結奮斗、篤行不怠,奮力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再創佳績。全系統各企業在集團公司黨組統一部署下,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本期欄目,邀請基層一線員工,結合本企業本崗位工作,暢談創新創造等方面的思考。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動綠色發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綠色低碳發展,對傳統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轉型提出了新要求,給我所從事的合成氣轉化制烯烴芳烴領域帶來新挑戰。作為中國石化十大杰出青年崗位能手,我更是感到了壓力。
烯烴、芳烴是重要的基礎化學品,作為高分子合成材料單體,構成化工產業基石,支撐著現代社會衣食住行,市場需求巨大。但是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提升,導致傳統石油基生產路線越發難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烯烴、芳烴需求。同時,該路線存在高能耗和碳排放等問題,怎樣拓寬原料來源、拓展生產新路線是熱點和難點。
發展基于“綠氫”路線的二氧化碳直接轉化制烯烴芳烴技術,有望形成可持續的烯烴芳烴生產新路線。但二氧化碳是一種線性非極性分子,加氫轉化需要大量能量輸入和高溫高壓等苛刻條件。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團隊將在合成氣轉化體系的研究基礎上,繼續探索耦合催化策略,精確匹配催化組分的活性、設計構筑串聯反應路徑、探索烯烴芳烴產物分布的高效調控,提高二氧化碳直接轉化反應的氫、碳原子利用效率和產品經濟性,爭取開發高活性、高選擇性且產物分布可控的新型催化材料,助力驅動二氧化碳轉化技術變革,為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及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添一分力。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劉暢)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企業要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利器。創新要抓住理念、行動和人員等三個關鍵因素。
第一,技術創新常常是新理念落地的成果。如果面對新環境、新問題卻走老路,創新的機會就會從身邊溜走,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創新,強化創新思維教育,領導帶頭抓創新并加大考核力度。
第二,行動是創新的關鍵。要在日常生產中尋找技術創新的富礦,可以在提煉總結日常經驗的基礎上,為日常工作方法、流程操作尋求“最優解”。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上,簡化流程路線,節省人力物力。
第三,人員是創新的基礎。創新需要群策群力,一個人的業務再精湛也是有局限的,可以組建技術攻關優化團隊,將一群業務精湛的技術人員集中起來,從多個角度、多個領域、多種方式來拓寬解題思路,得到技改技措的“最新解”“最優解”。
(九江石化 鄧穎)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推進化石能源潔凈化、潔凈能源規模化、生產過程低碳化,是石化企業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石化企業的各級技術人員,要努力讓新工藝過程更本質安全環保、更高效、更低碳。
身為集團公司高級專家、廣州(洛陽)工程公司首席專家,我負責集團公司總部氫能重大專題課題。下一步,我和我的團隊,將致力于通過二氧化碳高溫捕集與原位轉化技術及工業側線試驗課題研究,跨行業、跨領域合作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力求收到“1+1>2”的效果,力爭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業側線試驗裝置的工程設計、工程建設和工業側線試驗等所有研究任務。
企業基層工程技術人員要做好項目前期方案設計、綠色技術選型,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努力實現“零污染”。一是堅持以技術創新賦能綠色低碳發展,統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二是在新建或改擴建項目中,加大清潔低碳、綠色環保技術推廣應用力度,最大限度降低裝置運行能耗和成本,助力企業實現凈零排放;三是通過新疆庫車綠氫、中原油田兆瓦級電解水制氫等示范工程項目,建設好綠氫產業示范平臺,優化能源結構,積極探索可再生能源在氫能交通、綠氫煉化的多場景工業應用。
(廣州(洛陽)工程公司 胡敏)
重視基層科技創新,尤其是設備技術改造升級,對企業長穩發展很重要。
基層科技創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些傳統工藝設備,運行了幾年、甚至幾十年,在員工腦海中已形成定式。一線科研人員、生產技術人員要主動思考、認真鉆研,才能大量研發高精尖機械設備和先進工具。無數事例證明,一些基層技改創新設想,或許當下不可能實現,但若干年后就有望變為現實。

10月24日,中原油田采油氣工程服務中心文北作業區黨總支組織基層黨支部書記代表、新入職大學畢業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趙奕松 攝
企業還要鼓勵一線員工搞小革新、小發明。一線員工是設備的直接操作者,工作實踐中能直接發現問題、找到癥結。部分一線員工的創新發明,設計師想不到,市場上買不到,但十分實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安全生產。
(中原設計公司 趙祚軍)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石化企業要多措并舉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基層員工隊伍,提振基層一線員工的信心和決心。
一要注重人才數據網布局。基層一線專業人才缺乏是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原因。部分企業以市場為導向、開展校企合作,人才匱乏情況逐步改善。下一步,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推動形成包括人才數據采集、數據挖掘與分析、數據應用服務、技術數據存儲服務等的人才布局網,制定人才共享、人才管理等體制機制。
二要提供多元化發展平臺。在抓人才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每名員工的創造性和主動性,疏通人才發展路徑,讓更多員工通過實在的勞動獲得成功的果實。
三要熱忱地為員工服務。企業基層一線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靠人來干”,要著力營造舒心的工作環境,為基層一線各類人才提供良好條件,把人才的心“捂熱”。
(茂名石化 陳榮輝)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石化企業生產耗電量較大,以光伏發電取代化石能源發電是減排的一條好路。不妨積極利用自有土地、光照等優勢發展光伏產業,促進降碳降本調峰。比如與第三方合作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既盤活土地資源,又能實現與合作方雙贏。
在夏季用電高峰期間,石化企業時常面臨電力不足的情況。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可以獲得“綠電”以滿足高峰時段用電量需求,保障企業生產平穩運行。在出現旱情、河流水位下降導致水力發電能力下降,國家發電企業供電量不足的情況下,光伏發電更是彌補電力不足的重要籌碼。今年3月起,江漢油田分三期建設50多處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且實現了就地消納。預計2022年度光伏裝機總量超過46兆瓦,并網后發電能力超過5000萬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2.94萬噸/年。
(江漢油田 黃慧)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
國有企業要不斷創新民主管理,持續提升員工的獲得感、幸福感,激發全員活力,進而推動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一是推進廠務公開。要堅持職代會制度,審議行政、財務預決算報告,對領導干部、機關作風開展民主評議,討論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要堅持開展職工代表民主巡視,聽取廣大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并形成報告;要暢通信息溝通渠道,開展民主對話,并跟蹤解決基層急難愁盼的各類問題。
二是創新民主管理。積極探索職工代表管理的新形式、新途徑,探索職工代表積分制管理制,增強職工代表的大局觀念、責任意識、服務思維,促進其“代表”作用發揮。同時,鼓勵職工代表、基層員工多渠道參與提案提交、安全監督檢查、形勢任務宣講等企業民主管理活動,鼓勵他們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讓企業管理更符合實際、貼近基層、服務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