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寧通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9)
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力逐漸提升,但農業經濟提升幅度不明顯。為了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是繼續延續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還是走生態化道路、集約化發展道路,是重點討論的問題之一[1]。
目前,很多研究者嘗試通過分析生態農業特點,探究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路徑,或者根據農業生產化經營模式,提出發展路徑[2-4]。然而這些路徑皆缺少數據支撐,其可靠性有待檢驗。文章嘗試構建協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以2011—2021 年數據作為支撐,對我國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提出協同發展路徑的建議。
本研究以可持續化發展作為前提,通過整理大量與論題相關研究成果,設定評價指標[5]。經過指標關系分析,確定指標對評價對象的影響正負性,構建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所示。

表1 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于《中國農村統計年鑒》,選取2011—2021 年數據作為研究支撐。考慮到不同評價指標的正負性、指標數量級、量綱存在差異,為了保證評價分析結果可靠性,本研究對這些數據采取標準化處理。
按照指標正負性,設計兩種處理方法。假設未處理前協同評價指標為Xij,用于描述第i年第j項的單項評價指標數值;農業生態環境評價指標為Xi,用于描述第i年單項評價指標數值;農業經濟評價指標為Xj,描述第j項的單項評價指標數值;經過預處理后的協同評價指標為X'ij,用于描述第i年第j項的單項評價指標經過標準化處理后的值。
負性指標數據處理如下。

正性指標數據處理如下。

為了避免專家評價法應用下生成的指標權重產生偏差,本研究選取熵權法作為權重確定工具,計算評價指標的權重數值。參照孫曉霽(2019)的研究,計算評價指標權重,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評價指標權重
本研究在構建協同發展模型時,首先探討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的發展得分計算方法,然后在此基礎上構建模型。
關于農業生態環境的發展評價得分計算,采用加權函數進行計算,公式如下。

關于農業經濟的發展評價得分計算,同樣采用加權函數進行計算,公式如下。

接下來構建協同發展耦合測度模型,利用物理學理論,創造兩個評價對象相互作用下的耦合測度模型如下。

式中:U1代表農業生態環境綜合序參量;U2代表農業經濟綜合序參量;P代表耦合度。
利用公式(5)計算兩個評價對象的協同發展耦合測度,用來評價協同發展耦合程度。
協同度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S代表協同度;T代表協同發展綜合指數。
協同發展綜合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參數a和參數b皆為待定系數,用于描述兩個評價指標對于協同發展的貢獻度。a為農業生態環境對于協同發展的貢獻度,b為農業經濟對于協同發展的貢獻度。本研究認為兩個評價對象的貢獻度相同,所以a=b=0.5。
本研究根據賈巨才等(2019)的測度劃分標準,將協同發展耦合測度劃分為4 個協同程度等級,分別是低度協同、中度協同、高度協同、極度協同。各等級耦合協同類型、協同度的劃分情況,如表3 所示。

表3 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耦合測度標準
表3 的劃分標準,根據U1與U2的關系設定。
當U1>U2時,判定為經濟滯后型。在此條件下,如果,則判定為經濟極度滯后型;如果,則判定為經濟嚴重滯后型;如果0.8,則判定為經濟比較滯后型。
當U1<U2時,判定為生態環境滯后型。在此條件下,如果,則判定為生態環境極度受損型;如果,則判定為生態環境嚴重受損型;如果,則判定為生態環境比較滯后型。
當U1=U2時,判定為經濟與生態環境同步型。
運用公式(1)至公式(7)計算各項參數數值,包括綜合序參量、協同程度、協同度耦合度等。根據計算結果,判斷對比關系類型、耦合協同度類型。表4 為2011—2021 年我國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耦合測度結果。

表4 2011—2021 年我國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耦合測度結果
從統計結果來看,2011—2021 年我國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的協同耦合度逐漸提升,協同程度也有所增加,但經濟滯后問題仍然很嚴重,近年仍然屬于經濟比較滯后型。從發展歷程來看,農業生態環境評價更高一些,并且呈現出上升發展趨勢,而農業經濟發展速度較慢。可以嘗試在穩定農業生態環境發展的同時,挖掘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路徑。
建議農業產業除生產以外,還應將加工、自銷兩個環節加入其中,形成完整的農業產業鏈結構。可以根據農業產品特點和本地文化特色,創新農業產品,在本地政府的幫助下,樹立產品品牌,開辟更多銷售路徑,以自產自銷方式,提高農業經濟水平。目前比較受歡迎的銷售渠道有抖音、淘寶、快手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發展平臺。
近年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可以抓住這個機會,申請農業科技研發基金,嘗試開創新的農業產業體系,配備現代化農業生產工具。農業科研項目應設定一條管理條例,不得打破生態環境友好關系。對于科研項目成果較為顯著的團隊,應給予精神、物質層面的獎勵,從而吸引更多人才投入農業科研,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應秉承農耕文明、生態文明、產業文明的發展理念,創新綠色發展路徑。考慮到部分農業經濟產業結構優化方案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建議對農業產業的負面影響進行分析,根據影響的大小列出產業準入清單,從而在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同時,不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建議加強農業污染治理,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從統計結果來看,雖然我國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經濟協同發展協同耦合度、協同程度均有所增加,但經濟滯后問題仍然嚴重,當前仍屬于經濟比較滯后型。因此,建議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經濟發展。據此提出了一些協同發展路徑,希望對農業經濟發展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