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供銷合作經濟學會
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是當時全國最早的工人消費合作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股份制合作經濟組織。它的創辦和發展,對改善工人的經濟生活、團結工人堅持斗爭、互濟工友和革命活動提供資金、訓練工人管理經濟的能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供銷合作經濟事業探索出最初的寶貴經驗。
今年是江西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勝利100周年。在斗爭中,為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共產黨在安源建立了最早的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和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在中國工人運動和中國合作社發展歷程中都是一個重大事件。近年來,江西省供銷合作社系統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要求,銳意進取,改革創新,在加快補齊城鄉流通短板、弱項,打通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堵點,更好地服務城鄉居民生產生活,保障糧食安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上,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推廣復制的經驗。
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中國共產黨領導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和中央消費合作社總社的紅色基因,促進供銷合作事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江西省供銷合作社聚焦城鄉居民生產生活需求,在安源區探索開展了消費合作試點,為建立現代企業經營服務體系、破解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難題、推進農業產業發展、服務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江西省供銷合作社和萍鄉市供銷合作社精心指導安源區供銷合作社針對安源區處于城郊,農業用地少且分散的實際,搭建農村“生產托管”平臺,由安源區供銷合作社牽頭,成立2家惠農服務中心,負責整合轄區內不愿耕種或無力耕種的土地,統一托管給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業生產;另一方面,依托70余家農業綜合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安源城區組建了安源消費合作社、慧農選消費合作社。目前,加入消費合作社的會員有13000余人。
在營運中,這兩個消費合作社搭建了“寶貝蛋優選”和“慧農選商城”兩個電商平臺,構建起了“生產基地+冷鏈倉儲+電商平臺+直營網絡”的消費合作社基本架構。在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農產品種養、加工,組織農民加入合作社,并以高于市場價收購社員種養的農特產品。在城市消費服務端,加入消費合作社的會員可享受三個方面的優惠:一是購買農產品時享受VIP價格優惠,二是享受消費積分返利,三是可參加消費合作社組織的集體活動。今年前4個月,消費合作社已實現網上銷售收入800余萬元,極大地增強了城市居民成為消費合作社會員的積極性。
為方便會員消費,安源消費合作社、慧農選消費合作社在城區人流量密集的小區、農貿市場試點打造了10家農產品直營示范店,采取“統購分銷”的模式,統一收集龍頭企業、合作社生產加工的農副產品,經直營店直接推送給市民,做到“從產地到餐桌”無二次批發,保障了農民增收、市民減支,實現了價格實惠和來源可追溯。會員可在消費合作社電商平臺輕松選購新鮮蔬菜、瓜果、生鮮干貨及各類生活用品,在線下單即可到網點提取。對于取貨時間不確定的會員,服務網點還免費提供生鮮冷藏儲存服務。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安源消費合作社、慧農選消費合作社還采取“合作社+脫貧戶”的模式,積極帶動脫貧戶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會員發展養殖業。在養殖過程中,合作社集中提供土雞苗,由脫貧戶分散領養,合作社向脫貧戶免費傳授養殖技術,養成后再由消費合作社統一按合同回購。消費合作社還向脫貧戶傳授特色食品加工技術,組織脫貧戶加工富有萍鄉味道的蝴蝶結、酸棗糕、咸鴨蛋、艾米果等特色食品,通過電商平臺和服務網點銷售給城市會員。同時,組織開展線上線下市民“菜籃子”需求調查40余次,根據反饋意見積極引導消費合作社合理種養和投放農副產品。既避免盲目生產,又精準滿足市民需求。
在傳承安源工人階級勇于開拓、不斷創新、深化改革中,安源區供銷合作社努力探索社企分開制。在經營方面,在7個涉農鎮街委開展社有企業“兩權”分離改革試點,將其所有權歸屬供銷合作社、經營權歸屬投資經營機構,現已改制20余家社有企業。如炎農農業有限公司改制后公司運行成本降低30%以上,有效激發了企業市場活力。在生產方面,積極引入當地優秀民營企業。在資產方面,成立安源區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由郊區供銷合作社為全區5個供銷合作社社有資產進行統一管理。制定《安源區社有資產處置管理辦法》,明確資產購置、抵押、處置等方面的決策程序,有效盤活了資產,使資產使用效益增加了15%。
針對農副產品倉儲物流交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安源區供銷合作社采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商貿企業、社會物流企業資源,推動構建了“生產基地+冷鏈倉儲+電商平臺、直營示范店+基層網店”的農副產品配送體系。建有8200余平方米的“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中心,集中打造分揀流水線,購置配送車輛,整合線下20余家門店及轄區內100余家商貿流通骨干企業、快遞企業、大中型超市等,基本實現快遞件在倉儲平臺統一攬收、分揀、配送和發貨,推動農副產品上行和工業品、生活必需品下行更加順暢。同時,用好80多個農副產品、日用產品的區域代理,降低基層社業務成本,暢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助力城鄉融合發展。
安源消費合作社的創新精神是供銷合作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中發〔2015〕11號文件、贛發〔2015〕23號文件下發以來,江西省供銷合作社著力發展“三大”新興產業和“一粒”種子、“一袋”化肥、“一臺”農機,在助力江西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鄉村全面振興中展示了新擔當、新作為。
江西是農業大省,但不是農業強省。缺少冷鏈物流產業鏈條,嚴重制約了江西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為補短板、強弱項,2019年7月以來,江西省供銷合作社在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率先打造城鄉冷鏈物流骨干網,提出了全鏈條無脫冷、綠色節能環保、5G物聯智配“三結合”的建設新標準和冷鏈倉儲、農批市場、商住配套融合發展的“三位一體”建設新模式,計劃5年內投資115億元,建設120萬噸冷凍冷藏庫容、配置2000輛冷藏車、搭建全省冷鏈大數據智慧平臺,打造百億級冷鏈物流企業和千億級冷鏈物流產業,徹底改變江西省冷鏈物流的落后局面。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江西省供銷合作社先后與11個設區市、95個縣(市、區)商談對接,通過線上線下簽約,在全省著力推進冷鏈物流骨干網建設。目前,已累計推進29個冷鏈物流項目簽約、19個項目建設,其中建成的10個項目冷凍冷藏庫容達28.5萬噸,建成冷鏈物流大數據管理中心,并購置冷鏈冷藏車100余輛,與數十家知名品牌企業合作,為城鄉居民開展中央廚房、冷鏈倉儲等生鮮配送服務。江西供銷(信豐)冷鏈物流園已入駐14戶蔬菜商、40余家農戶、2家配送企業,不僅助力江西融入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還豐富了跨季果蔬品種,保證了消費者對鮮活農業產品品質的追求。
為保障南昌市民的“菜籃子”,江西省供銷合作社還組織“供銷江南”在南昌市129個省直、企事業單位、居民社區建設生鮮網絡銷售冷柜150多組,開展生鮮配送和抗疫保供服務。同時,建設“供銷壹號”沁園農貿市場,試點推進田間地頭移動式冷柜智慧農貿市場建設,打通農產品銷售堵點、滿足市民生活需求。
據調查,全省冷鏈物流骨干網項目建成后,全省果蔬、肉類、水產的冷鏈綜合水平可追平全國平均水平,帶動冷鏈物流產值約1000億元,每年可降低農產品腐損約39億元,通過跨季銷售、延長銷售期提升全省農產品增量附加值200億元以上,新增就業崗位3.5萬個,帶動整個農業產業鏈、食品及快消品流通、城鄉末端高效配送業、中藥材冷鏈初加工、供應鏈金融服務、冷鏈大數據挖掘與應用等增值服務,形成核心驅動型產業競爭力,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直面農村流通渠道不暢通、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全面推進由供銷合作社牽頭建立供方、需方和第三方物流企業之外的“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中心建設,整合倉、貨、車、路線、網點資源,共享倉配體系,打造“一點多能、一網多用、深度融合”的城鄉共同配送服務網絡,實現城鄉高效配送,是江西省供銷合作社黨組弘揚“安源精神”的生動實踐。目前,江西已基本實現全省縣域供銷集配體系全覆蓋,建成縣級集配中心93個、鄉(鎮)村集配網點8624個,僅去年就完成上下行物流配送6.35億件,實現城鄉流通商品貨值370億元以上,縣鄉村配送效率提升70%、流通成本降低20%,780多萬元鄉村群眾享受到快捷服務。蘆溪縣“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中心整合了8家快遞公司資源,在116個行政村建立了1000個“第四方物流”加盟配送點,各網點導入商品自提、快遞取貨、農產品代收代購、水電費繳納、普惠金融等綜合服務功能,暢通了城鄉雙向物流配送“瓶頸”。
目前,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正在全力推進供銷集配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
團結合作是“安源精神”的精髓。為策應江西省委、省政府中醫藥強省戰略,江西省供銷合作社黨組指導基層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導村民利用荒山荒地入股成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著力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創新性地踐行著“安源精神”。目前,全省系統累計領辦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609個,種植黃梔子、枳殼、芡實、車前子等中藥材56.52萬畝。同時,省社還成立了中藥材產業聯合體,抱團打造集中藥材種植、加工、品牌創建、銷售、流通于一體的中醫藥產業鏈條,建設藥材加工企業,江西省供銷中藥材產業公司完成藥材通(江西)云服務平臺建設。在宜春市上高縣建設115畝全國最大的石菖蒲單品中藥材種苗基地,在省內部分松材線蟲病較為嚴重的縣(市、區)創新茯苓種植栽培技術,使荒山變成“金山”。在豐城市洛市鎮彭坊村等地建成2500余畝何首烏種植基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在傳承“安源精神”中,江西供銷合作社專門組建供銷農業科技公司,并與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公司合作,以江西現代種業公司為抓手,培育出獨占全國市場開發經營權的雜交稻優質不育系泰豐A,該品種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時,在有利農藝性狀基因挖掘工作中,發現了一個粳稻突變體-MagicRiceGrass(神奇草稻),該種質與普通任何栽培稻雜交,可以有非常遺傳重組機會,并產生大量不同變異后代,有效分離掉很多品種中某些基因座連鎖不利性狀的累贅基因。同時,省社創辦現代種業科學研究院,在全國建設100多個生態測試點,對60多個品種開展區試指導。現有7個經國家級審定為高新特優水稻品種,其中6個被認定為農業農村部超級稻品種。
為拓展良種銷售渠道,江西現代種業公司已建成全省營銷綜合服務網絡,并在全國設立3000多個銷售網點,每年銷售各類水稻種子750萬公斤以上,年播種面積超過600萬畝,有效推動了現代種業發展。
農資保供穩價是供銷合作社的主責主業。江西省供銷合作社以江西沃爾得農資公司為抓手,以全系統96家重點農資保供企業為平臺,根據春耕、夏管、秋種等重要農資需求節點,適時組織貨源,去年,僅江西沃爾得農資公司就落實化肥儲備14萬噸,東鄉全年生產復合肥10萬噸,為保障全省農資供應、穩定農資市場、平抑化肥價格、保障糧食安全貢獻了力量。
同時,牽頭組織省內13家化肥生產企業成立江西省化肥生產企業產品質量控制自律聯盟。在行業自律的基礎上,緊盯生產、流通環節,對外實行打假舉報,設立舉報獎勵制度,加強與市場監管等執法監督部門的聯系,建立橫向執法協作機制,共同形成監管合力,有力促進了農資行業健康發展,保護了農民權益,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江西省供銷合作社還聚焦全省鉀肥短缺問題,成立工作專班與青海鹽湖工業公司商談對接,建立了青海鹽湖鉀肥穩定直供江西關系,有效緩解了全省鉀肥短缺壓力,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認可。
提高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全省系統全力推進“一臺”農機產業發展,以提升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科技化、數字化水平,助力全省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聚焦高標準農田建設,指導省供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設區市、縣(市、區)供銷合作社合力推進基層組織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提高機耕、機播、機防、機收、稻草還田等農業機械化水平。江西供銷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湘東區供銷合作社、分宜縣城關供銷惠農服務中心、遂川惠百姓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已全面開展高標準農田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二是著力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服務中心建設,截至目前,江西省系統共領辦農機專業合作社88個、擁有農機7006臺(套),其中耕整機械2299臺、植保機械1664臺、種植施肥機械1057臺、收割烘干機械1210臺、糧油機械162臺、植保無人機614臺。三是圍繞生產托管,著力推進農業農機械化生產。豐城市佳和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3480畝、托管土地5.1萬畝,投入1000多萬元,購置插秧機、收割機、旋耕機、噴藥機、催芽器、烘干機、播種流水線等現代化機械設備268臺,建成58個育秧大棚、3個大糧倉,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秀市、洛市、橋東、杜市等9個鄉鎮,帶動農戶228戶種植水稻,實現畝產增效330元,徹底改變了農業生產落后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