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飛
新時代是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河南省平頂山市委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市委九屆十二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了“建設全國轉型發展示范市,打造中原更加出彩樣板區”的戰略定位,在全市興起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熱潮。《平頂山日報》作為平頂山市委機關報,主動把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在努力做好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器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1]怎樣全面落實中央部署要求,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包括新聞宣傳戰線在內的各行各業深入研究探討。平頂山日報社始終牢記黨媒的根本職責,把高質量發展作為謀劃媒體工作的基本前提,把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責任真正落實在行動上。
中共平頂山市委九屆十二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平頂山發展的戰略定位和戰略支撐。平頂山日報社迅速行動,緊緊圍繞市委確定的戰略定位和戰略支撐,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傳播優勢、技術優勢,認真策劃、科學選題,在紙媒和新媒體上推出了“輝煌百年路 奮進新鷹城”“奮力在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項目為王潮涌動”“改革潮頭看鷹城”“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十多個專題、專欄,準確宣傳市委決策部署,總結發展一線實踐經驗,剖析發展進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引領導向、服務發展上進行了有益探索。
互聯網、移動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給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要想更好地助推高質量發展,地市主流媒體就必須筑牢黨的新聞輿論陣地,把新聞輿論工作融入經濟發展全過程,為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營造氛圍、深度賦能。
在筑牢輿論陣地上有新作為。“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發揮作用必須有發聲的平臺和陣地。要想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主流媒體就要不斷增強陣地意識,全方位加強傳播力建設,鞏固壯大自身的影響力。近年來,平頂山日報社堅持內容為王、融合為要、創新為上,一方面立足黨報的傳統陣地優勢,緊扣主題主線打造品牌專欄,精心策劃推出了“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我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萬人助萬企 發展添活力”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專欄;另一方面,制訂“云端計劃”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打造全方位、系統化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形成《平頂山日報》《平頂山晚報》、戶外閱報欄、平頂山新聞網、平觀新聞手機客戶端和“平頂山微報”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聯動傳播的新局面,實現了傳播的全方位覆蓋、全天候延伸、多領域拓展。
在凝聚發展共識上有新作為。高質量發展需要統一全社會的思想、凝聚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主流媒體要牢牢把握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這一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和核心任務,把人民群眾的智慧力量凝聚到黨委、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和部署要求上,畫出齊心協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同心圓。平頂山日報社緊盯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圍繞產業升級、城市建設、生態治理、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創新重大主題報道,為高質量發展搖旗吶喊、擂鼓助威、營造氛圍。圍繞項目建設,《平頂山日報》先后開設“重點項目進行時”“項目為王 實干為要”專欄,特別是2021年新一屆市委提出“項目為王”工作思路后,報社迅速行動,精心策劃,連續推出5篇題為《項目為王 實干為要》《項目為王 產業為先》《項目為王 轉型為綱》《項目為王 落地為大》《項目為王 環境為金》的評論員文章,同時,報社經濟部、駐縣記者站與新媒體中心下設的短視頻制作團隊——“小琳工作室”聯動,采取文字報道與短視頻相結合的方式,聚焦省市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瓶頸制約和破解路徑等內容,推出一系列深度報道,極大激發了廣大黨員干部千方百計抓項目、一心一意謀發展的熱情。
在推動產業發展上有新作為。“媒介融合過程的深化,也必然伴隨著產業融合的深化,產業融合與媒介融合,始終如影隨形。”[2]主流媒體除了做好宣傳主業,還應主動發揮全媒體強大的綜合服務功能,推動媒體與產業融合,在增加自身收入、實現事業發展的同時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賦能。平頂山日報社積極開展“新聞+商務”運營模式探索,打造了“平報購時惠”網購平臺,開設惠農助農頻道,創新“全媒體+農業”模式,組織本地農業合作社、種植養殖大戶通過報社平臺上網,開辟了媒體助農新途徑,在2021年4月26日舉行消費惠農活動暨平報購時惠商城上線儀式當天就實現銷售收入近100萬元。平頂山日報社還立足本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創新“全媒體+文旅”模式,合力打造“網紅景點”,利用全媒體平臺加強對旅游景區、特色民宿、汝瓷、特色美食等文化旅游資源的推介,對促進文旅產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2019年五一假期前,魯山縣花園溝民宿建成開業,平頂山日報社通過抖音、火山等多平臺同步進行直播,迅速帶火了這一新建特色民宿,產生了五一期間“一房難求”的良好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助推高質量發展需要主流媒體主動更新理念,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上積極探索,不斷推出新舉措、解決新問題,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素質。
明晰助推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服務高質量首先要弄懂什么是高質量發展、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就需要強化主流媒體從業人員真正學深悟透新發展理念,準確把握黨委政府的頂層謀劃、基層發展的實際需求,做到“胸中有丘壑,下筆不跑偏”。平頂山日報社時刻緊跟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步伐,加強采編人員理論知識、業務知識培訓,并堅持“開門辦報”,主動征求基層意見,在年底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計劃時邀請各縣(市、區)宣傳工作負責人座談交流,面對面聽取各縣(市、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對媒體助政的需求,讓新聞圍繞中心要求、貼近基層需求,使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更加嘹亮。
完善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機制。“體制機制是管全局、管長遠的根本所在,構建適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是推進深度融合的關鍵。”[3]為適應媒體融合時代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平頂山日報社深化管理模式改革,嘗試“項目負責制”“揭榜掛帥”等新模式,打破傳統條線的空間限制,在重大主題報道中跨部門、跨崗位整合資源,更好地激發了創新思維和隊伍活力。2021年6月報社又改革績效考評辦法,按照“移動優先、先網后報”的原則,根據稿件傳播力、實效性、閱讀量進行量化考評,對有重大影響、有良好效果的稿件從高計分,有力調動了媒體隊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
打造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隊伍。助推高質量發展必須有一支掌握全媒體傳播技術的高素質新聞宣傳隊伍。平頂山日報社通過“培育+引進”的方式,打造了一支“全媒化”“復合型”媒體人才隊伍。報社與平頂山學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在聯合培養人才、技術合作、學術研討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建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利用高校的師資、科研等優勢提升報社隊伍業務能力。在2020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上,平頂山日報社通過“鷹城英才計劃”引進5名畢業于北京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碩士研究生,為事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這支高素質的媒體人才隊伍把筆尖和鏡頭對準平頂山城鄉建設的火熱實踐,采寫了一大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作品,在發展一線引導方向、總結經驗、宣傳典型、鼓舞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