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柳青
與其他媒體終端相比,報紙的版面面積大,而手機屏幕和電腦屏幕有局限性。報紙可以將版面元素綜合運用在一個平面上,文字、圖片、線條、色彩、留白等共同構成了新聞的全部編碼。這些編碼能不能完美地展現給讀者,由編輯的版面設計水平決定,版面元素融合得越好,越能增強視覺傳播力,體現出新聞價值。當編輯把圖形、色彩、文字等轉化為點、線、面時,報紙版面設計就格外有韻味。
報紙版面設計如何提升視覺傳播力?可以通過以下技巧來實現。
點是版面設計中重要的構成元素之一。點是視覺中心,也是力的中心,當版面上有點時,人們的視線就會集中在這些點上。在版面設計中,點的空間排列得當,就能使版面對讀者產生不一樣的心理效應,從而增強視覺傳播力。
一般來講,圓點是最理想的點,但是在報紙版面設計中,點應該包括圖形、圖片、文字,還有一切用點來表現的元素。恰當地運用點元素,可以豐富版面設計的藝術內涵,形成獨特的語言和文化底蘊。
點具有形狀、大小、色彩、肌理,在整體空間中具有凝聚性。[1]這就要求點在整個版面的空間排列中,有凝聚性的效果。單一的點具有集中凝固視線的作用,容易形成視覺中心,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比如,2021年7月25日的《青島日報》封面版,報道了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在這個封面版的設計中,編輯運用一個圓的形狀放置于版面中心,將青島城市圖片嵌入圓形內部,突出了峰會舉辦地,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青島這座城市的影響力。
多個分散的點同樣具有凝聚性的效果。多個點可以設計出特別復雜的表現形式,利用點的大小來表現,會形成強烈的方向感和生動感,可以使人產生聯想,其價值在于把載體的功能特點,通過一定方式轉換成視覺信息,使之更直觀地面對讀者。如果版面上出現多個點,視覺流程就會引導讀者去發現這些點暗含的聯系,就會自然而然地將這些點元素集納起來,形成一個視覺中心。比如,2021年7月1日的《柳州日報》20-25通版,版面上有7個圓形,形成了多個點。這7個圓形里是城區黨建活動的剪影,編輯將7個圓形按照一定軌跡進行排列,在視覺上形成一個半圓,不僅產生優美的韻律感,也讓每個點之間具有關聯性,突出了基層黨建工作的特色。
點除了是一個圖像,還可以是文字,或者是兩者相結合。比如,2021年6月1日的《安徽日報》頭版,將《三孩生育政策來了》的主題文字放在一個半圓中,半圓內還有3個孩子的卡通形象。編輯把文字與圖形巧妙地結合成一個整體,同時將它們作為一個標識來處理,整個版面顯得很大氣,不因為文字、圖片過多而顯得局促。
線在報紙版面設計中的表現形式有直線、曲線、粗線、細線等,是報紙版面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從平面構成來看,線有長度,也有寬度和厚度。從視覺上來說,線比點占用了更大的空間,它的延伸可以帶來不同的動感,它的串聯又可以把各種元素集合在一起,讓整個版面充滿動感。不同種類的線會產生不同的傳播效果。
直線在報紙版面設計中以獨特的個性與情感存在著,它是視覺傳達時運用最為頻繁的一個元素。直線具有簡單明了、直率的特點,向讀者傳播一種力量的美感。2021年8月,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上創造百米亞洲記錄,成為首位闖入奧運飛人大戰的亞洲人,各大報紙都在版面進行了設計。2021年8月3日的《蘭州晚報》頭版在此次報道中獨具匠心,將一條粗直線放在版面的中間,這條粗直線起到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是突出標題,報道的主題“他是傳奇”四個字分別一上一下放置在這條粗直線附近,而副題恰好反白壓在這條粗直線上,成功地吸引了讀者的目光;另一個作用是象征比賽終點線的那根帶子,這條粗直線就放在蘇炳添的前面,象征著他撞上了“終點沖線”。這個版面蘊藏了編輯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方便讀者閱讀和闡釋新聞內容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同一平面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被稱為平行線,平行線在版面設計中也具有獨特的效果。比如,關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新聞報道,2021年5月19日的《新安晚報》頭版,編輯巧妙地運用了平行線這個元素。該版面的藍色底紋是由一排排人物剪影組成的,形成了一條條平行線,由此構成完整的版面,從視覺上營造出強烈的整體感,也突出了本次新聞報道關于“人口普查”的主題。
曲線包括圓弧線、橢圓線、拋物線等。曲線在報紙版面上的表達比直線更具溫情,能呈現出一種親近讀者的美感。比如,2021年7月18日的《南方都市報》頭版,報道最大天文館在上海迎客的消息。整個版面就是一張大圖,大圖的畫面是天文館一個內景——直徑約30米的球幕影院。編輯只選取了這個內景的一部分,通過裁剪圖片形成了幾條曲線,這幾條曲線將版面分割成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是灰色的球幕影院,下半部分是橢圓形的觀眾坐席,起到上下呼應的效果。從遠處看,上面就像是無盡的星空,下面是渺小的人類在仰望蒼穹,整個版面激發了讀者探索浩瀚宇宙的好奇心。
面是由密集的點和重復的線構成的,是整個版面的重心,也是占據版面最多的元素。在報紙版面設計中,面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不僅限于常見的幾何圖形,還有留白、圖片、放大的文字和圖標等都可以理解為面。不同形態的面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形成不同的視覺傳播力。
面的形態包括有機形的面和手繪的圖版面等。
有機形的面是指生活中自然形成或人工合成的物象形態,如植物、動物等。比如,2021年9月3日的《云南日報》的“cop15·春城之約”專欄,其中有一塊版面的報道《追象100天》,編輯在版面的醒目位置,運用綠色塊將芭蕉葉和大象的形態組合成一個有機形的面,通過已知物象的形態進行具體化處理,從而得到一個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態。在這個面里,編輯把真實的大象圖片進行羽化處理后嵌入面中,達到一種虛實結合的美感,成功吸引讀者迫不及待閱讀,進一步去了解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的消防員是如何追蹤大象活動軌跡的。
報紙編輯要關注信息化時代受眾的視覺要求,順從當代社會讀者的心理,把握現代時尚元素,對版面進行合理設計編排,以提升報紙版面的時代感。[2]近年來,新聞漫畫等通過手繪的方式在報紙版面上表現,形成手繪的圖版面,各家報紙往往采用兩個版面以上的通版或8連版的方式來呈現,突顯新聞的重大意義和時代感。漫畫設計出的視覺形象與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間不存在某種現實的因果性,給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感覺,恰恰能引起讀者注意。在一些重大報道中,這類版面設計都很大氣,比如,《新民晚報》在2021 年7 月26 日推出長達3.2 米的手繪長卷,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創作靈感,描繪中國共產黨帶領56 個民族打贏脫貧攻堅戰、走向全面小康的盛世圖景。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在陜西西安隆重開幕,《華商報》在2021 年9月15日推出8連版手繪長卷,笑迎四海健兒,擁抱九州賓客,獻禮第十四屆全運會,這張手繪長卷,版面極具視覺沖擊力。《蘇州日報》在2021年9月22日推出蘇州“運河十景”4連版,獻禮在蘇州舉行的第三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版面上的手繪運河十景精美絕倫,讓讀者增長了關于大運河的相關知識?!赌戏饺請蟆吩诮h百年推出手繪長卷《百年征程 紅圖粵印》《百年征程 璀璨粵章》,形象地展示了廣東書寫波瀾壯闊的百年奮斗歷程。這些版面構思精巧、畫面細膩,既有宏大主題又有地方特色,形成很強的視覺傳播力,不僅有閱讀價值更具有收藏價值。
點、線、面之間互相對比使畫面生動豐富,疏密聯系,共同作用下發揮無限的潛能。[1]在版面設計中,點、線、面通常會以組合的形式出現,3個元素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使版面的內容更加豐富、完整,碰撞出令人震撼的視覺傳播力。比如,2021年7月1日的《柳州日報》94、95兩個版面的通版,在百張笑臉喜迎建黨百年的報道中,運用一雙手合成一個心形,在心形的中心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圖標,由此形成一個中心點,突出了主題;100張笑臉圖圍繞在雙手合成的心形周圍,形成流動的線;這些線與心形一起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面。這個版面利用了點、線、面之間既相互獨立又聯系豐富的特點,烘托出迎建黨百年的喜慶氣氛。
又如,2020年2月15日的《柳州晚報》08、09兩個版面的通版,報道了沖鋒在戰“疫”最前線勇士們的“抗疫十二時辰”的工作和生活動態。這個版面巧妙地將點、線、面元素進行了融合。版面中央是標題,把標題的文字放在此,形成一個中心點,強調了本次報道的主題,然后編輯用細線將記者拍攝到的十二時辰的圖片串起來,用線來引導讀者視線,由此形成一個長方形的面,這個面把作為標題存在的點圍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版面,表現出戰“疫”最前線勇士們的艱辛,傳遞社會正能量,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本文闡述了點、線、面在報紙版面設計中的視覺配置,分析了通過點的空間排列、線的粗細曲直變化、面的虛實結合以及點、線、面的綜合處理技巧提升視覺傳播力,為報紙版面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參考。當然,隨著時代變化,報紙版面設計對視覺傳播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需要編輯以一種永不滿足的精神服務受眾,實現獨特的版式風格,構筑穩固的傳播橋梁,讓報紙贏得更多讀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