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銳美
為了實現語文課程標準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要求,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將核心素養的培養滲透到整本書閱讀的各個環節之中,以發揮出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為高中生的核心素養形成提供助力。
《紅樓夢》章節多、情節密,其中涉及到的人物眾多,對于高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閱讀難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關鍵在于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因此在《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滲透閱讀方法,鍛煉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能力,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
結合《紅樓夢》這本書的特點,首先,教師可以采取分段閱讀與整合閱讀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化“整”為“零”,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閱讀難度,也可以促使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框架,將各個章節內容聯系在一起。如將整本書分成五大板塊,按照故事的發展安排,將前五回、第六到十八回、第十九到五十四回、第五十五到七十八回、第七十九到文末分別歸納為一個閱讀板塊,其中每一個板塊的閱讀任務分別為:把握整本書的整體骨架、認識到賈府的繁榮以及劉姥姥的三大事件、關注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故事、了解賈府由盛轉衰的過程、分析賈府衰敗的結局與原因。在分段閱讀中,高中生可以通過各個閱讀板塊內容的分析及其相關之間的聯系思考,理清“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建立整體意識,學會立足于整體讀部分。其次,教師可以采取“自讀”與“導讀”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發展既需要學習者的自主建構,也需要教師的適當參與,在學生遇到閱讀困難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引導與啟發。例如,在學生閱讀前,教師設置小問題,為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指明方法,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作者在故事人物的取名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如“嬌杏”——僥幸,“甄賈”——真假,還有為什么作者將“寶玉”“黛玉”“寶釵”的名字如此設計,有何寓意?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一邊閱讀,一邊繪制“四大家族”的家譜,幫助學生理清故事人物的關系,降低閱讀難度,以促進高中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學生的知識積累與能力提升都建立在積極學習情感的基礎之上,《紅樓夢》的篇幅過長,若是學習者在閱讀中缺乏足夠的熱情,則難以維持持久的學習興趣,阻礙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形成。因此,在《紅樓夢》的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以趣味性的閱讀活動,激發高中生的內在學習驅動力,促使高中生認真閱讀。
如,教師可以組織知識競賽活動,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兩個小組為一個競賽組合,選取《紅樓夢》中的一個板塊作為主題,圍繞這一板塊中的內容開展“你出題,我來答”的活動,小組之間相互問答,看看哪個小組回答上來的問題最多且正確。在知識問答中各小組成員為了獲得本次比賽的勝利,會更加積極地閱讀,細致地研究故事情節。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戲劇表演,選擇《紅樓夢》中的某一經典片段,譬如“寶玉摔玉”“寶釵撲蝶”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人物角色,有針對性地揣摩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的性格、行為、心理,做到有情感地表演,在角色演繹中走進人物的心里,走進書本之中,這樣可以大大提升高中生的閱讀興趣。
與簡單的課文閱讀相比,整本書閱讀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更高,思維訓練是高中生提升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教師應抓住整本書閱讀的思維訓練時機,通過問題設置、合作討論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推理思維與辯證思維,讓學生能夠在整本書閱讀中學會理性地分析問題、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獲得思維能力的鍛煉,逐漸走向思維的深處,促進思維品質的提升。
如,在《紅樓夢》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提出這樣的開放性問題:“有人認為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運用的語言是典雅的,也有人認為這部作品中運用的語言貼近生活,是通俗易懂的,對此你怎么看?”這個問題的提出引發了學生對語言運用藝術效果的不同角度思考,經過閱讀分析之后,學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如,一名學生表示:“我認為‘雅’是《紅樓夢》的主要特點,因為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創作了數百首感人至深的詩詞,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詩人,例如在黛玉葬花的故事中寫了《葬花詞》,這首詞一開始就用‘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畫面?!绷硪幻麑W生表示不贊同這種說法:“‘俗’才是《紅樓夢》的語言特點,從第六回劉姥姥和王狗兒的對話,和第十六回王熙鳳說的‘沒吃過豬肉,也看見過豬跑’等語句中都可以看出,這類例子在文中數不勝數。”當然,還有學生表示:“‘雅俗共賞’是《紅樓夢》的語言藝術魅力所在,文章既運用了具有韻味的詩詞,也運用了許多民間的成語、諺語、歇后語等,這些都體現出了作者的語言運用藝術?!庇纱耍囵B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學會從不同的視角去分析解決問題,獲得思維能力的鍛煉。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經典,不僅僅是因為其中包含了情感豐富、情節曲折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的閱讀獲得思想意識及價值觀的提升。特別是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背景下,教師更應該重視人文精神的滲透,在《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中思考青少年應讀到什么?收獲什么?《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最終應實現什么樣的育人目標,這是高中生語文素養生成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的根本目標。
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挖掘傳統文化精髓,從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增強高中生的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奠定基礎。如《紅樓夢》中的詩詞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等,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鑒賞中教師可以著重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紛繁多樣,在品味與感悟人文風情中,提升高中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其次,受到《紅樓夢》中“真”“善”“美”的熏染。這部作品具有著高度統一的真善美的內涵,體現出的是中華五千年以來人們的人文精神追求。例如,小說雖然描寫的是黑暗腐朽社會人們的現實生活,但是卻不乏大觀園那樣的有情有愛的地方;雖然大多數人都循規蹈矩,不敢打破禮教的束縛,但是也有如同寶玉一樣為自己的命運做主,與封建教條抗爭的人;雖然有著人心難測的險惡,但是美好的愛情與無私的愛仍然讓人相信世間的美好。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有助于高中生形成真善美的人格品質。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需要教師立足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視角,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使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感、思維能力以及人格品質等方面獲得更好的發展,從而助力高中生的核心素養生成,滿足學生的更高層次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