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芳,崔曉光,吳娟娟
(惠民縣水利局,山東 惠民 251700)
惠民縣水資源總量多年(1956—2016 年)平均值為20 876 萬m3,其中當地地表水資源量7 534 萬m3,地下水資源量18 793 萬m3,重復水資源量5 451 萬m3。
根據濱州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分配,惠民縣當前年度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19 450 萬m3,其中地表水7 692 萬m3,地下水2 958 萬m3,黃河水8 800 萬m3。
惠民縣2021 年用水總量約為19 239 萬m3。1)地表水:惠民縣地表水現狀可利用率較低,主要河道徒駭河、沙河攔蓄能力有限,2021 年用水量約4 499 萬m3。2)地下水:2015 年,惠民縣被省政府劃定為深層承壓水超采區,根據“開采即超采”的原則,要求2025 年之前全部完成壓減任務;目前淺層地下水未超采。2021 年全縣地下用水量約1 599 萬m3。3)黃河水:黃河水作為惠民縣最主要的客水水源,是支撐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性要素。2021 年惠民縣強化引黃量控制,全年指標內引黃量約12 840 萬m3。
參考各行業用水定額、用水節水條件,惠民縣粗估當前全縣需水總量為3.3 億m3左右,指標和需求存在嚴重矛盾。惠民縣人口65.5 萬,面積1 362 km2,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19 450 萬m3,則人均水資源指標為297 m3/人,地均水資源指標為14 萬m3/km2,均達不到全市平均水平。
惠民縣有效灌溉面8 萬hm2左右,永久基本農田面積7.47 萬hm2。因黃河水取水便利,形成了大水漫灌、尾水流失的粗放灌溉習慣。按照1 200 m3/hm2·次的用水量計,一輪灌溉需水量9 600 萬m3,按照每年小麥兩次、玉米一次的灌溉頻率,惠民縣農業灌溉需水量達2.88 億m3/a,將年度指標總量全部用于農業灌溉尚不能滿足農業灌溉需求。
多年來,水資源管理剛性約束不夠,各級政府對節約用水管理推進力度不夠大、轉變用水理念宣傳引導不夠,全社會普遍對國家用水政策、水資源管理形勢、當前全縣節約用水的工作壓力和任務不夠了解。同時,節約用水的約束激勵措施較少,導致用水主體的節水意識較弱。
惠民縣大型水壩、水閘、水庫少,對大量的汛期徑流不能進行充分地攔蓄儲存利用。沿黃鄰黃鄉鎮雖然地下水質較好、埋深較淺,具有優越的宜井條件,但多年來形成了過度依賴黃河水的用水習慣,缺乏井灌積極性,機井數量較少甚至為零。即使有井的鄉鎮,利用率也比較低,仍以黃河水為主。
2020 年,濱州市被劃定為黃河流域水資源超載區,以黃河水為水源的新增取水許可全部暫停審批。惠民縣位于濱州市黃河河道上游,引黃超載較為嚴重,超載治理壓力較大。
在黃河水指標不足、地表水可利用量有限的情況下,群眾必然采用相對充足的地下水進行灌溉,時間久了將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超采,有可能引發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問題。
惠民縣小麥播種面積約5.87 萬hm2,玉米播種面積約5.67 萬hm2。依據山東省農業用水定額(DB37/T 3772-2019),兩種作物的灌溉定額分別為3 870 m3/hm2、1 740 m3/hm2,年灌溉用水量為22 704 萬m3、9 860 萬m3,合計32 564 萬m3,與惠民縣實際可用水資源量相差甚遠。灌溉不足,糧食產量勢必受到嚴重影響。
當前,惠民縣屬于引黃超載狀態,正在推進超載量壓減,以黃河水為水源的新建項目將無法落地。對公共供水范圍內新增項目的用水水源和用水效率要求更高,增加項目落地難度。
根據黃河水利委員會《關于提前謀劃保障本年度供水安全的通知》(水調電〔2021〕51 號)和山東黃河河務局《山東河務局關于提前謀劃保障2021—2022 年度引黃供水安全的通知》(魯黃電〔2021〕75 號)文件,本年度黃河部門制定年度水量調度時,將不單獨分配河道外生態用水。隨著當地水資源緊缺,若遭遇氣象干旱,惠民縣將很難滿足現有生態與環境需水。
1)加強地表水攔蓄利用。補齊水網的骨架短板,實施徒駭河、土馬河等重要河流攔水壩工程;實施幸福河水系連通提升、土馬河—徒駭河水系連通、泵站建設等河道連通工程和中小型輸配水工程;夯實水網的關節樞紐,建設以利民水庫為代表的蓄水工程。
2)強化地下水開采保護。注重保護深層地下水,實施國家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提前3 年完成深層水壓采任務;合理開發淺層地下水,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在大年陳、李莊、清河、魏集4 個沿黃鄉鎮及其他地下水質較好的鎮辦地塊,建設一批農田灌溉機井,實現灌溉水源由黃河水到淺層地下水的有序轉換。
3)提升黃河水使用效益。農業方面,實施縣域內白龍灣、歸仁、大崔等灌區現代化改造和水網連通工程,減少輸引水過程中的蒸發和滲漏,增加灌區之間水源調配能力;實施高標準農田等田間節水灌溉及配套工程,促進由“澆地”向“澆作物”轉變。工業方面,鼓勵企業實施用水工藝提升工程,提倡安裝循環水處理設備。公共生活方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城鄉水廠連通互備水源等工程,提高供水終端保障能力。
4)鼓勵非常規水開發利用。實施坑塘蓄水工程,在具備條件的鄉鎮,恢復、改造農村原有坑塘,對雨洪水收集利用,發揮調節水源、防澇抗旱、美化環境的作用;實施再生水凈化工程,對城區2 座污水處理廠的出廠水在一級A 的基礎上進一步凈化,水質達標后用于周邊企業和農田灌溉、市政用水等方面。
1)細化指標分配與考核。參考用水定額標準和往年實際用水量,對生活、工業、農業、生態等行業用水量進行分配;以各鎮辦耕地面積為分配依據,對農業用水量進行細化分配。結合各鎮辦年度用水量監測和日常管理情況,利用“水資源節約集約考核”年終賦分發揮約束激勵作用。
2)嚴格取水許可管理。進一步加強全縣取水許可和節水事中事后監管,定期對所有取水許可事項、取水許可證有效期、取水許可證所屬人、取水許可證狀態等情況進行梳理,出現問題的及時督促解決;嚴格新建項目的水資源論證手續,不符合要求的項目一律不予批復。
3)嚴格用水計劃管理。按照“申報、審核、核定、下達”的程序,對全縣所有取水許可證用戶、公共管網內年用水量1 萬m3以上的用水大戶全部下達年度用水計劃,按季度建立用水臺賬,并實施動態監管。
4)推進非居民超計劃、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根據《濱州市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計劃)累進加價制度實施方案》,對管網內超計劃、超定額用水的非居民單位,嚴格執行累進加價制度,發揮價格機制和市場調節等杠桿作用,倒逼用水主體節水。
1)強化宣傳引導。當前惠民縣已經面臨非常嚴峻的用水形勢,要轉變工作被動局面,必須首先實現全社會用水理念轉變,各部門、各鎮辦領導干部必須首先帶頭,把中央提出的“水資源剛性約束”和“四水四定”、市級用水控制及考核政策、惠民縣用水狀況和下一步用水思路掌握清楚并傳達到位。為打好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引黃超載治理的輿論基礎,必須強化節約用水全面宣傳,尤其是在引黃超載治理中壓減引黃量,勢必會造成一部分農田灌溉困難,只有盡早宣傳、廣泛告知“黃河有水也不能用”,才能讓群眾知曉政策、提前謀劃以降低損失,避免引發輿情。
2)注重綜合規劃。按照“規劃先行、摸清家底、明確重點、近期優先、有序推進”的思路,重點做好《惠民縣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惠民縣“十四五”規劃》《惠民縣水系聯通現代水網規劃》等規劃,全面摸清“水家底”的同時,為全縣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等工作提供頂層設計。
3)加大統籌力度。縣政府應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統籌力度,水利部門負責節約用水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發改部門負責做好節約用水規劃、指標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協調銜接,工信部門負責指導工業節約用水工作,住建部門負責城市節約用水工作,農業部門負責指導農業生產節約用水工作,各單位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助推全縣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