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師范學校附屬開發(fā)區(qū)幼兒園 賁龍云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wù)能力。讓幼兒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他人,就是在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健康領(lǐng)域中指出:“4~5歲幼兒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紐扣?!笔聦嵣?,還有部分中班幼兒不能獨立穿脫衣物(包括扣紐扣、拉拉鏈、穿鞋等),或者是將脫下的衣物亂扔亂丟,不放在指定位置等。兒童心理學認為:“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具有發(fā)展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培養(yǎng)健康生活習慣的作用,而且能夠促使幼兒形成堅強、勇敢和獨立探究的品質(zhì)。”結(jié)合多年的一線教學經(jīng)驗,筆者提出幾點培養(yǎng)中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中班幼兒的思維呈具體、形象的特點,容易理解一些描述具體事物或生活現(xiàn)象的語言。根據(jù)《指南》的培養(yǎng)目標和幼兒的年齡特征,教師可以通過《我會穿外套》《我會穿套衫》《我會穿褲子》《我會穿鞋子》《我會疊衣服》等具體形象的兒歌,幫助幼兒學習穿脫衣物的技能和方法。


我會穿鞋子
小鞋小鞋并并攏,
兩只鞋寶寶,
一對好朋友,
穿對了,
高興頭碰頭;
穿反了,
生氣背對背。
我會穿外套
抓領(lǐng)子,蓋房子;
小老鼠,鉆洞子;
左鉆鉆,右鉆鉆;
吱吱吱,上房子。
我會穿衣服
小衣服,放放好,
我來把你疊疊好;
小手抱一抱,
點點頭,彎彎腰,
我的衣服疊疊好!
我會穿套衫
一件套衫三個洞,
頭兒鉆出大洞洞;
小手伸出兩小洞,
我的套衫穿好啦!
我會穿褲子
左邊一列火車鉆山洞;
右邊一列火車鉆山洞。
嗚——
兩列火車順利過山洞,
褲子穿好了!

繪本以其鮮艷的色彩、精美的繪圖深深地吸引著低齡幼兒的興趣。在幼兒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能夠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質(zhì)。根據(jù)《指南》中的培養(yǎng)目標,通過搜索、閱讀和篩選,我們挑選出了《我要自己穿》《阿立會穿褲子了》《蜈蚣叔叔的襪子》《薩拉就要這樣穿》《動物絕對不能穿衣服》等與穿衣有關(guān)的繪本,其中涉及幼兒教育的五大領(lǐng)域,囊括了激發(fā)幼兒穿衣興趣、學習穿衣方法、形成穿衣風格與審美等各個方面的內(nèi)容。
《我要自己穿》是一本簡單有趣的繪本故事,故事中那個留著自然卷的可愛小男孩仿佛就是幼兒自己。通過閱讀,幼兒產(chǎn)生了強烈的“我要自己穿衣服”的愿望;繪本《阿立會穿褲子了》里的主人公在學穿褲子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這一個情節(jié)讓幼兒感同身受——幫阿立出主意、想辦法,在詼諧幽默的故事中幼兒也像阿立一樣學會了穿褲子;暢游在繪本故事《蜈蚣叔叔的襪子》里,幼兒感受到規(guī)則的美感;而在穿衣風格方面,幼兒也像《薩拉就要這樣穿》里的薩拉一樣有著自己的想法和風格。
任何技能的獲得都需要反復(fù)的練習和鞏固。游戲是幼兒每天都要開展的活動,且對幼兒有著莫大的吸引力?!队變簣@教育指導(dǎo)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要寓教育于游戲活動中?!倍變捍┟撘挛锏募寄芤部梢栽谟螒蚧顒又蝎@得。
在娃娃家,教師提供了各式衣褲和毛絨娃娃,幼兒在角色扮演中幫娃娃穿衣服、扣紐扣、拉拉鏈;娃娃睡覺后,幫娃娃把外套脫下,并疊放整齊放在衣架上——幼兒在游戲操作中體驗生活,提升穿衣技能;在美工區(qū),教師提供大樹、果子扣以及不織布、拉鏈等環(huán)保材料,供幼兒樂此不疲地反復(fù)操作,從而鞏固幼兒的穿衣技能。
根據(jù)幼兒年齡小、模仿性強的特點,教師可在表演區(qū)提供與穿衣有關(guān)的劇本、視頻、頭飾等,供幼兒模仿學習,體驗故事角色的情緒情感,進而掌握正確的穿衣方法。如健康劇本《熱了脫衣服,冷了穿衣服》:天氣真好,小兔、小猴、小狗、小羊和小熊在草地上踢足球,不一會兒,它們便熱得大汗淋漓。小貓說:“我的汗真多,我要用干毛巾把身上的汗擦掉,以免汗把衣服浸濕了著涼?!毙」氛f:“我要把外面的厚衣服脫掉,這樣就涼快了?!毙⌒苷f:“我要把毛衣脫掉?!毙⊥米叩叫⊙蛏磉?,摸了摸它的后背說:“哎呦,濕透了,快脫下襯衫?!毙⊙蛘f:“不,媽媽說不能脫?!毙⊥谜f:“我有辦法啦!我?guī)湍阍诤蟊硥|上一塊干毛巾,這樣濕衣服接觸不到皮膚,你就不會著涼了?!闭驹谝慌缘男『镆矡岬脻M頭大汗。小兔說:“小猴,這么熱,你也快把衣服脫掉吧!”小猴皺著眉頭說:“不,這是新衣服,媽媽剛幫我買的,可漂亮了,我不脫。”不一會兒,小猴的新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了。小猴穿著濕衣服,身上冰涼冰涼的,接著它開始發(fā)冷、打顫,但它還是不肯脫下它的新衣服。過了一會兒,小狗、小兔覺得身上不熱了,又穿上了衣服。小羊也從身上拿下了濕毛巾,而衣服一點都沒濕。小猴說:“我頭疼、鼻子塞、咽喉疼,難受極了?!卑?,小猴感冒發(fā)燒了,住進了醫(yī)院。小狗、小貓、小兔、小羊、小熊都來到病房前看望它。小猴后悔極了,它沙啞著喉嚨,塞著鼻子,有氣無力地說:“以后,我一定要聽你們的話,跟你們一樣熱了脫衣服,冷了穿衣服,再也不穿濕衣服了。”幼兒通過聽劇本、演劇本,在故事的情境中明白了“熱了脫衣服、涼了穿衣服”的道理。
一日生活皆課程,因此我們利用生活活動對幼兒的自理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晨間活動、午睡環(huán)節(jié)、離園活動等都是培養(yǎng)幼兒穿脫衣物、整理衣物的好時機。
春秋季晨間活動之前,教師會根據(jù)天氣情況及時引導(dǎo)幼兒脫去外套,并將衣物折疊整齊放到衣帽柜里再進行體育鍛煉,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預(yù)測冷熱的能力。
午睡環(huán)節(jié)也是鍛煉幼兒穿脫衣物、學習折疊技能的大好時機。午睡前,幼兒需要將外套、褲子等衣物脫下,“小衣服,放放好,我來把你疊疊好;小手抱一抱,點點頭,彎彎腰,我的衣服疊疊好?!庇變簩B衣服的兒歌運用于實踐,把衣物疊放整齊并放到衣帽柜里,或者按小組整理到收納籃里,既美觀又節(jié)省空間。此外,教師鼓勵幼兒在秋冬季節(jié)互相幫助——你幫我拉衣袖,我?guī)湍憷澩鹊龋變翰粌H解決了穿脫衣物不方便的問題,還體驗到了自我服務(wù)、同伴互助的樂趣。
戶外活動后、離園前,教師引導(dǎo)幼兒檢查、整理儀容儀表。中班上學期,個別幼兒仍不會拉拉鏈,快到離園時間時,教師怕幼兒因此感冒,于是一個一個幫忙拉好,可時間長了,有的幼兒就認為:“反正最后老師都會幫忙,那我就不著急拉拉鏈了……”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教師應(yīng)“管住手”,給夠幼兒自己拉拉鏈的時間,創(chuàng)造同伴學習的機會,正視、尊重幼兒對自身“獨立完成”的自我服務(wù)意識。
幼兒的發(fā)展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責任,需要家園共育,共同配合,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更是如此。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做?!比欢案糨呌H”是當今社會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很多老人過分溺愛幼兒,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活方面經(jīng)常出現(xiàn)包辦代替的現(xiàn)象,剝奪了幼兒自己動手的權(quán)利和鍛煉發(fā)展的機會。而很多父母也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他們認為:幼兒年齡還小,成人在生活方面多幫助一些沒關(guān)系,這樣可以幫他們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用來專心學習。
針對這種現(xiàn)象,幼兒園開展“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的專題講座,通過理論和具體案例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糾正家長的錯誤認知,傳遞科學的育兒觀,從而改變家長的行為方式。
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后,幼兒園開展的“21天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之穿衣活動”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yīng)。家長和幼兒共同報名參與活動,每日通過照片、視頻等形式進行穿衣疊衣打卡。從活動中我們看到,急躁的楠楠媽媽學會等待了,耐心地鼓勵楠楠穿好外套;凡凡、佳佳為了比賽,每天的起床時間提前了許多;浩浩脫下的衣服不再亂扔了,而是整齊地疊好擺放在床尾……家長們紛紛反饋,這樣的活動讓幼兒、父母都受益良多,希望幼兒園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與此同時,教師對幼兒在園的穿衣情況從“獨立穿脫衣物”“脫下衣物疊放整齊”“穿戴整齊”“動作迅速”等四個方面進行跟蹤、觀察、記錄。事實表明:21天下來,幼兒穿脫衣物的能力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心理學認為:愉快的情緒能夠促使大腦皮層建立興奮灶,使學習保持最佳狀態(tài)。因此,教師和家長的鼓勵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陳鶴琴先生也指出:“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好得多?!备鶕?jù)幼兒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在班級設(shè)置“穿衣我能行”一類的專欄,根據(jù)幼兒對穿衣技能的掌握情況進行分享評比,如穿外套、穿套頭衫、拉拉鏈、扣紐扣、衣物整潔、根據(jù)冷熱增減衣物等。每一項技能都可以用具體的圖片表示,達到哪項要求,就在哪一項后面貼上一顆星,誰得的星星最多,就表示誰穿衣服最好。教師從正面鼓勵引導(dǎo),發(fā)現(xiàn)幼兒點滴進步時及時表揚,以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后期教師還在班級內(nèi)、班級間開展“穿衣比賽”等競賽類活動,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幫助他們擺脫依賴、走向獨立。
筆者立足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邊做邊思,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研究探討,找出最有利的解決方法,幼兒則在教師的鷹架之下生活、體驗、學習。一學年下來,班上100%的幼兒能夠獨立地穿脫衣物;95%的幼兒能夠做到動作迅速、不拖拉;95%的幼兒能自覺地整理衣物、穿對鞋;90%的幼兒能夠根據(jù)冷暖主動增添衣物,不讓自己著涼感冒——幼兒良好的穿衣習慣正在逐步養(yǎng)成,自我服務(wù)能力和獨立意識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當然,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鞏固的過程,需要幼兒、教師、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們期望幼兒在良好的家庭氛圍、高質(zhì)量的教育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鑄就優(yōu)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