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巖,范君龍,趙衛星,羅曉丹,侯晟燦,劉紅兵,張黎鳳,李曉慧,程志強
(1.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 河南開封 475000; 2.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鄭州 450002)
河南是我國甜瓜種植大省,甜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3.33 萬hm2以上,位居全國前列[1]。甜瓜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優勢、特色經濟作物之一,在農業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能有效助推我國鄉村振興發展。河南省是薄皮甜瓜的傳統產地之一,生態環境非常適宜薄皮甜瓜的生長。薄皮甜瓜含有豐富的蘋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C 等營養物質[2-4]。同時,與厚皮甜瓜比較,薄皮甜瓜還具有早熟性好、適應性強、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易于栽培管理等優勢,深受廣大種植戶的喜愛。
近年來,隨著我國北方甜瓜面積的逐漸擴大,薄皮甜瓜生產中種植品種單一、連作和重茬等現象日趨嚴重,病蟲害頻繁發生,導致甜瓜產量下降,品質降低[5-7]。此外,現有薄皮甜瓜種子市場存在主導品種不突出,品種退化現象嚴重,商品一致性不佳,產量不穩定,品質低劣等問題[8-10],針對上述情況并結合市場需求,筆者所在課題組制訂了培育早熟、高產、整體性狀穩定的優質薄皮甜瓜雜交新品種的育種目標。
母本KT125 是2009 年從河南地方薄皮甜瓜品種棗花蜜中選出的突變株,經過4 年(2010—2013年)8 代自交得到的純合自交系。該自交系在春季大棚栽培條件下全生育期85 d 左右,果實發育期25 d 左右,早熟性好,株型緊湊,易坐果,果實棒狀,果皮為灰白皮覆不規則豹點花紋,果肉橙紅色,單瓜質量約0.5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5%左右,口感香甜酥脆。
父本KT140 是2010 年從河南地方薄皮甜瓜品種羊角蜜發現的突變株,經3 年(2011—2013 年)6代自交得到的純合自交系。該自交系在春季大棚栽培條件下全生育期90 d 左右,果實發育期30 d左右,早熟性好,株型緊湊,坐果性一般,果實短棒狀,果皮白色,果肉綠色,單瓜質量約0.5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肉質脆,口感好。
2015 年秋季在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甜瓜試驗基地配制包含KT125×KT140 在內的10 個雜交組合。2016 年春季,進行雜交組合篩選試驗,發現該組合長勢旺、產量高、外觀漂亮、含糖量高,整齊一致,組合編號命名為CM 2016-8。2017 年在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甜瓜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17—2018 年在河南省開封市、周口市、商丘市進行區域試驗,綜合表現良好且穩定。2019—2020 年在開封市金明區辛城集開展生產試驗,該組合CM 2016-8 綜合性狀表現優異,定名為彩虹六號。2021 年3 月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 甜瓜(2021)410018。
2017 年春季在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甜瓜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對照品種為羊角蜜。試驗采用大棚吊蔓栽培,株距0.35 m,行距0.75 m,小區面積25 m2,隨機區組排列,3 次重復。組合CM 2016-8 全生育期85 d 左右,果實發育期25 d 左右,小區平均產量135.59 kg,折合667 m2產量3 525.34 kg,較對照顯著增產14.95%(表1)。

表1 CM2016-8(彩虹六號)在品種比較試驗中的結果
2017—2018 年春季在河南省開封市、周口市、商丘市進行組合CM 2016-8 的多點區域試驗,以羊角蜜為對照,采用大棚吊蔓栽培,單蔓整枝,每株留3 果,第8~10 節位雌花坐果。株行距0.35 m×0.75 m,小區面積25 m2,隨機區組排列,3 次重復。試驗結果(表2)表明,組合CM 2016-8 在3 個區試點中有3 點增產,2 年平均667 m2產量3 541.20 kg,對照羊角蜜2 年平均667 m2產量3 084.50 kg,比對照顯著增產14.81%。

表2 CM2016-8(彩虹六號)在區域試驗中的結果
2019—2020 年春季在開封市金明區辛城集開展生產試驗,以羊角蜜為對照,采用大棚吊蔓栽培,單蔓整枝,每株留3 果,第8~10 節位雌花坐果,栽培面積為667 m2。結果(表3)表明,該品種2 年平均667 m2產量為3 480.69 kg,較對照品種顯著增產14.33%。該品種全生育期85d 左右,果實發育期25d 左右,植株長勢穩健,葉片直立性好,坐果能力強,產量高,品質佳,口感酥脆等特征特性,整體性狀表現突出。

表3 彩虹六號在生產試驗中的產量表現
彩虹六號屬于早熟薄皮甜瓜雜交品種。該品種在河南省春季大棚吊蔓栽培模式下,全生育期85 d 左右,果實發育期25 d 左右。植株長勢穩健,坐果能力強。開花早,節間短,葉片直立性好。果實棒狀,果皮轉色早,果皮灰白色上覆綠色不規則豹點條帶,表面光滑,無果面裂紋。果皮韌,貨架期長。外形美觀,商品率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左右。果肉綠橙相間、似彩虹狀,瓤質酥脆,成熟后有淡香味,口感佳。單瓜質量0.5~1.0 kg,果肉厚度2.1 cm 左右。單瓜種子數量在330 粒左右,種子小,黃白色(見彩插2)。
彩虹六號適宜在河南地區早春季節種植,采用大棚吊蔓栽培、地膜覆蓋爬地栽培等均可。大棚吊蔓栽培在2 月中上旬育苗,3 月中上旬定植,定植前要施足充分腐熟的雞糞作為底肥,定植穴內要放置吡蟲啉或蚜虱凈,起到預防蚜蟲、飛虱的作用。吊蔓栽培株行距0.35 m×0.75 m,吊蔓栽培以667 m2種植2000 株左右為宜。主蔓達到5~10 片成熟葉的位置子蔓上開始留瓜,在25~30 片成熟葉的位置開始去頂。地膜覆蓋爬地栽培在3 月中上旬育苗,4 月中上旬定植,定植時環境氣溫要穩定在15 ℃以上。爬地栽培株行距0.5 m×1.5 m,以種植1000 株左右為宜,主蔓3~5 片葉開始去頂,每株留子蔓3條,子蔓在8~10 片葉位置開始去頂,孫蔓留瓜。
彩虹六號在種植過程中應注意前期植株不要太旺,開花期輔助人工授粉或者噴施坐瓜靈以保證坐果率。果實膨大期間水肥供應充足,澆水時間應于10:00 以前、16:00 以后為宜,果實采收前1 周停止澆水,保證甜瓜及時上糖。在植株生長的全生育期內,注意多種病蟲害的發生,提前預防。另外,可在甜瓜生長中后期分階段適量沖施水溶性高鉀肥。果實坐果25 d 左右,表面皮色轉色,底色變灰白,果實能聞到淡香味,表明甜瓜進入成熟期。果實達到九成熟時及時采收上市,便于長途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