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艷
(北方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 銀川 750021)
2020 年,隨著我國脫貧攻堅如期取得勝利,中國廣大農村整體擺脫絕對貧困。這場脫貧攻堅戰還取得了意外的“溢出效應”,一是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成形,二是“三農”問題的巨大變革。中國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都得到了巨大發展,“三農”工作體系、城鄉格局、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等也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這些“新農村”發展面貌在《中國人中國夢:中國人的生活變遷與脫貧攻堅》這本書中得到了生動詳實的記錄與探討。作者潘維廉(William N.Brown)是美國人,現任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2019 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潘維廉踏遍中國大江南北,用英文發表了多部專著,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發展現狀,作為“不見外”的外國人,他的作品受到海內外讀者的喜愛,新作Chasing the Chinese Dream:Four Decades of Following on China’s War on Poverty于2021 年由Springer 出版集團出版,同年中文版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該書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記錄了作者橫跨中國18 個內陸省份的田間地頭,面對面與中國老百姓進行的訪談。全書以中國減貧行動為綱領,采訪了包括花農、果農、村干部、手工藝者、鄉村教師、赤腳醫生、護林人、農業企業家等社會各階層的人物與個案,并巧妙地將觀點融入敘事,展現了中國普通老百姓的“中國夢”。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題為“千萬人共同的夢”(one dream,many dreamers),以人物與故事為線索覆蓋了習近平國家扶貧戰略的發展脈絡、對口扶貧、異地搬遷、農村傳統文化傳承等題材。第二部分題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China’s 5th Great Invention:Art of Government),分別從基層組織與頂層設計兩個視角探討了中國減貧方案與農村發展實踐,逐一討論了社會普遍繁榮中減貧的道德意義及綠色農村、宜居農村的實踐意義。第三部分題名為《中國夢走向全球》(Taking the Chinese dream global),集中解讀了中國治國理政思想的精髓,考證了中國以儒家思想為本的治國理念、傳統倫理觀與現代治國道路的淵源關系。作者見微知著、旁征博引,在內外兩個視角中自由切換,使全書兼具可讀性與學理性,在海外學人中國減貧與中國農村研究文獻中獨樹一幟,成為難得的深具說服力的國家形象建構資料。尤其是作者對田間地頭普通人中國夢的解讀與減貧實踐思想內涵的辨析高度契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守正出新、繼往開來的要求。結合書中所記錄的鄉村變遷與減貧實踐創新,筆者認為,新時期鄉村振興道路同樣需要遵循在恪守與堅持中改革創新的基本思路,具體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社會層面,“三農”問題依然是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堅持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保障地位,另一方面,將創新發展模式列為推動中國農村高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命題。新時期鄉村振興是推動中華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在堅持推動農業持續現代化、產業化的同時,應將城鄉一體化、東西協作、南北互補協調發展的頂層設計與各地鄉村自主發展模式探索的底層邏輯有機結合,鼓勵走區域化、特色化、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鼓勵農工結合、服務經濟轉型,以破解城鄉與區域發展不平衡,應對返貧風險與相對貧困。第二,經濟層面,在堅持農業生產基礎地位的同時促進農業內部產業結構優化,結合地理環境特點等綜合條件走因地制宜的多樣化特色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發展模式創新成為突出話題,規模化、合作化與智能化成為基本趨勢。經營模式創新、數據化管理與互聯網銷售等現代化發展手段也對農村勞動力升級與人才儲備提出了新的要求。強化農村科技培訓、提升農民科學素養是農村轉型發展方式的有力保障,同時,通過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創業補貼等形式吸引大批人才回鄉創業也是農業產業轉向內涵式發展的有效途徑。第三,文化層面,鄉村文化振興是農村現代化的必要內容,也是鄉村文化扶貧的有效方式。鄉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生態文明等均為鄉村文化振興全局工作的組成部分。傳統與現代、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有效結合均對農村文化發展提出了挑戰。在具體實踐中要避免整齊劃一、以新代舊、以展代參的形式化做法,同時剔除惡俗、封建迷信等不良因素,挖掘鄉村文明中積極的文化內涵,將飲食、習俗、風土人情與手工藝產品等形式融入鄉風建設與鄉村旅游項目,增強體驗感,提升服務意識,正如作者所描述的“花園農村”式發展,以及生態重建、生態旅游、非物質文化傳承與創新等議題都將是未來鄉村文化發展策略的重要內容。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這一中國夢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同時鼓勵廣大農民與基層組織探索“田間地頭”的多樣化中國夢實現,在守正與創新中扎實推動鄉村全方位發展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