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生奇,徐 進,馬 超,陳艷利,張 瑩,攸學松,曾劍波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北京 100029)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屬葫蘆科(Cucurbitaceae)西瓜屬(Citrullus)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起源于非洲。西瓜具有汁多味甜、涼爽止渴、清熱解暑的特點,是名副其實的夏季水果之王,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種植[1-3]。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西瓜生產國和消費國,據FAO 統計,我國2019 年西瓜種植面積占世界總面積的47.7%,西瓜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60.6%,人均年消費量更是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3 倍[4-5]。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日益小型化,人們消費西瓜的習慣也發生改變,果型小巧、外觀靚麗、品質優良的小果型西瓜成為新寵,品種數量不斷增多[6-8],種植區域及面積也持續擴大[9-11]。北京種植西瓜的歷史較為悠久,北京大興素有“中國西瓜之鄉”的美譽。2018 年,北京市西瓜播種面積為2750 hm2,年均產量13.24 萬t[12]。北京小型西瓜種植面積發展迅速,截止到2021 年,種植面積已達1570 hm2,占比超過50%,小型西瓜生產已成為京郊瓜農提效增收的有效途徑[13-14]。當前北京小型西瓜品種主要有超越夢想、L600 等[15-16],早春溫室栽培易出現果皮厚、單果質量小、膨果速度慢等問題,制約了產量和效益的提高。鑒于此,筆者育種團隊開展適宜北京早春設施栽培的早熟、優質、高產、耐貯運小型西瓜品種選育研究,期望育成新品種以滿足生產需求。
母本自交系M86×W18 是2006—2008 年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將國內收集的兩個育種材料M86 與W18 雜交后經8 代定向自交分離獲得的穩定自交系。該品系早熟,植株生長勢中等,主蔓第1雌花著生于第7 節左右,以后每隔5~6 節再現1 朵雌花。坐果性好,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28 d,北京地區大棚春播全生育期88 d 左右。果實圓形,果皮綠色上覆墨綠色齒條,單瓜質量1.4 kg 左右,果皮厚度約0.4 cm。瓤色粉紅,瓤質酥脆,纖維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8%左右,邊部10.5%~11.5%,抗病性好。
父本自交系T11 是2004—2007 年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對日本引進的品種MCA 進行7 代定向自交分離獲得的純合自交系。該品系早熟,植株長勢較旺,主蔓第1 雌花著生于第7 節左右,以后每隔5~7 節再現1 朵雌花。易坐果,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30 d,北京地區大棚春播全生育期90 d 左右。果實長形,果皮綠色上覆墨綠色齒條,平均單瓜質量2.13 kg。瓤色大紅,瓤質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13.5%,邊部10.5%~11.0%。果皮厚度約0.5 cm,果皮韌,耐貯運。
根據育種目標,課題組于2009 年秋季在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試驗基地,以自交系M86×W18為母本,以T11 和其他純合自交系為父本,配制目標組合12 個。2010 年春季在北京市大興區試驗大棚進行組合篩選試驗,綜合評價產量、品質、熟期等多個性狀指標,篩選出最優組合(M86×W18)×T11(編號為10-4),定名為傳祺2 號。2011—2012 年連續2 年春季在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試驗基地開展品種比較試驗,以新秀為對照;2013—2014 年連續2 年春季參加北京市保護地小型西瓜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試驗結果基本一致,傳祺2 號在果實品質、產量、耐貯運性、抗病性等多個性狀表現突出。2015 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京審瓜2015005。
試驗于2010 年春季在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試驗大棚進行,以品種超越夢想為對照。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 次重復,小區面積18 m2,每小區種植30 株,折合667 m2種植1112 株。2 月上旬育苗,3 月中旬定植,吊蔓栽培,雙側蔓整枝,人工輔助授粉,每株留兩果。試驗結果(表1)表明:組合10-4(傳祺2 號)的果實發育期和全生育期較短,分別為30 d 和90 d,均比對照少1 d;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達到12.9%,比對照高0.4 個百分點;667 m2產量3 420.6 kg,在12 個組合中排名第2,比對照顯著增產7.96%;瓤色大紅、瓤質脆、采摘期長,綜合表現最好。

表1 10-4(傳祺2 號)在組合篩選試驗中的結果
2011—2012 年連續2 年春季在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新秀為對照。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 次重復,小區面積18 m2,每小區種植30 株,折合667 m2種植1112株。2 月上旬育苗,3 月中旬定植,大棚吊蔓栽培,雙側蔓整枝,人工輔助授粉,每株留2 果。試驗結果(表2、表3)表明:傳祺2 號全生育期平均為89 d,較對照多0.5 d;平均單果質量1.8 kg,較對照高0.1 kg;平均667 m2產量3 512.31 kg,較對照顯著增產11.58%;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較對照高0.2 個百分點;平均果皮硬度46.85 kg·cm-2,較對照顯著高55.39%;平均采摘期13.0 d,較對照長5.5 d;纖維少,瓤質更脆。

表2 傳祺2 號在品種比較試驗中的熟期及產量結果

表3 傳祺2 號在品種比較試驗中的品質及采摘期結果
2013—2014 年連續2 年春季,傳祺2 號參加了北京市小果型西瓜組區域試驗,2014 年春季參加了北京市小果型西瓜組生產試驗,采用大棚吊蔓栽培,對照品種均為京秀。區域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 次重復,每小區不少于20 株,四周設保護行;生產試驗采用對比法,不設重復,每品種種植不少于100 株。試驗結果(表4)表明:傳祺2 號全生育期平均為89 d,較對照多1 d;平均單果質量1.6 kg,較對照高0.06 kg;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7%,較對照高0.24 個百分點;平均667 m2產量3 523.64 kg,較對照高3.39%;瓤色較對照更紅,瓤質更脆,果皮韌性更好。

表4 傳祺2 號在北京市西瓜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中的結果
傳祺2 號屬早熟小果型西瓜新品種,在北京春大棚栽培模式下全生育期90 d 左右,果實發育期30 d 左右。植株生長勢中等,坐果性好。主蔓第1雌花節位8 節左右,雌花間隔5 節左右。果實橢圓形,果皮綠色上覆墨綠色齒條,果皮韌,耐貯運。瓤色紅,瓤質脆,纖維少,風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邊部10%左右。平均單果質量1.53 kg,667 m2產量3000 kg 以上,適合北京及周邊省份保護地栽培(見彩插2)。
傳祺2 號抗逆性強,生態適應性強,適宜在北京及周邊省份保護地栽培。主要栽培技術要點:(1)華北地區春季大棚栽培通常于1 月下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嫁接育苗,苗齡約40 d 時定植,采用雙蔓或3 蔓整枝,667 m2吊蔓栽培定植1200~1600株,地爬栽培定植700~1000 株。人工輔助或蜜蜂授粉,選擇第2 或第3 雌花留果,每株留2 果。(2)施足底肥,667 m2施腐熟有機肥1300~1800 kg,均衡復合肥30~50 kg。果實雞蛋大小時,667 m2追施高鉀復合肥15~20 kg,采收前7 d 停止灌水施肥。(3)苗期應預防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生育期間注意防治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4)傳祺2 號果實發育期30 d 左右,應根據授粉時間適時采收,按質量分級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