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楠
趣味性體能游戲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緩解心理壓力,增強團隊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體育精神。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合理設計并應用趣味體能游戲,引導學生在訓練中游戲,在游戲中中訓練,增強體能,提升體質。本文圍繞趣味體能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展開探討研究。
體能游戲是針對學生體能培養所構建的針對學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協調、柔韌、靈敏度等培養的游戲活動,學生通過參與體能游戲可以提升體質及體育綜合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趣味性體能游戲是結合小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設計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體育精神等。同時,趣味性體育游戲還能有效克服學生的消極情緒,緩解心理壓力,增強團隊意識,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等。基于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趣味體能游戲,成為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課題。本文結合具體實踐作如下幾方面探究。
1 趣味性體能游戲的分類
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體能游戲主要可以劃分如下四部分:
(1)田徑類,田徑類項目主要以走、跑、跳、投為主。屬于基礎類的活動。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開展趣味田徑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速度、耐力等多項體育技能。比如,倒行接力、圓圈追認、蛇行接力、踩影子等;
(2)體操類游戲,體操類包括跳躍、攀登等體育技能,趣味體能游戲設計的游戲有多種選擇,如俯臥爬行、小雞奪旗、踏板跳、青蛙跳等,或者根據固定距離比時間、固定高度比時間設計各種形式的游戲;
(3)足球、排球、籃球,這三種球類游戲多種多樣,比如,運球追捕、中圈對抗擂臺賽籃球游戲、快樂的搬運工,炸碉堡、拋球擊掌等;
(4)民間傳統體育類,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可采用具有本地特色的游戲活動。比如,拔河、斗雞、跳竹竿等。
針對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項目,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實際,進行創新性的設計。比如,根據民間游戲《扔沙包》改編的游戲《流星》,因為《扔沙包》游戲在使用材料、運動方式上較為單一,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滿足小學生的游戲需求,教師在游戲中添加了繩、飛盤、毽子等,小學生通過參與游戲,可以提升躲閃、踢等技能,鍛煉手臂肌肉。
2 趣味體能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2.1 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促進學生體質提升
趣味體能游戲將不同作用的體能訓練項目,以游戲的形式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教學氛圍中,進行體育訓練。由于趣味體能游戲具有競技的內容,要求游戲的設計要公平合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游戲,并努力為個人或集體的爭取榮譽。
喜歡游戲、善于競爭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在游戲中會充分展示自我,積極贏得游戲。此外,豐富多彩的趣味體能游戲,克服了學生因為單一的體能訓練形式而產生厭倦心理的問題。長期開展趣味體能游戲,可從多方面提升學生體能,促進學生體質的提升。
2.2 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趣味性體能游戲可玩性強,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喜動、好強、展示自我的需要。同時也可以有效化解學生的負面情緒,培養積極心態。每一種趣味體能游戲都有屬于自己的游戲規則,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嚴格遵守規則,尊重對手,積極合作,以正確的心態對待游戲中的失誤,調整情緒和行為,從而促進了心理健康,增強了社會適應能力。
2.3 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效果提升
趣味性體能游戲克服了傳統體能訓練中單一的形式,可以挖掘更多的教學資源。教師在選擇設計趣味體能游戲時,要具有針對性,能夠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多樣化的游戲,并形成個性化的體能訓練課程體系,要建立趣味體能游戲庫,以供老師們參考優化應用。結合學生的差異性,可以在游戲庫中選擇相應的游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的趣味訓練游戲,實現共同進步。
3 趣味體能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3.1 趣味體能游戲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
小學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內容主要有:課堂常規、一般性準備活動、專門性準備活動。教師在準備活動的設計中,根據各項內容的主要任務,有選擇地將趣味體育游戲穿插在各項活動中,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3.1.1 課堂常規組織中應用體能訓練游戲
課堂常規組織中應用體能訓練游戲,可以很快把學生組織起來,提出具體任務,集中注意力,進入良好的準備狀態。對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報數游戲,方向動作游戲等,提升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進入準備狀態。
比如“報團取暖”游戲,教師在操場上畫出一個圓圈后,讓學生按著次序圍繞圓圈慢跑。但教師喊3時,三名同學立刻抱在一起。如果學生的抱團人數和老師說出的人數一樣,這幾個學生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游戲活動,如果抱團的人數與老師的不同,那么這幾個同學就被淘汰出隊,并且跳5個青蛙跳以示懲罰。教師在報數的時候,按著由簡到難的順序,學生在開始一般都會作對,然后難度會不斷加大。這樣的游戲使學生的身體各部位得到了鍛煉,同時也吸引了學生的積極參與,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
3.1.2 在一般性準備活動中應用訓練游戲
一般性準備活動是引導學生全面活動肌體,克服肌體惰性,逐步刺激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之盡快進入工作狀態。小學體育教學中傳統的一般性準備活動中,肌體活動主要是慢跑、體操等,由于缺乏創新,久之學生會因疲于應付而失去參與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一般性準備活動的要求,選擇一些體育游戲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準備效果。
比如,“拉網捕魚”游戲可以發展學生快速奔跑素質,提高協調配合能力以及躲閃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增強學生的團結精神等??晒┮话阈詼蕚浠顒舆x擇的游戲很多,如“蛇形跑”“傳球觸人”“老鷹抓小雞”等。這些趣味體能游戲具有參與度高、趣味性強,活動全身的功能,可以應用于小學體育所有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設計這些游戲活動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學生的體能水平做到強度恰當,要有針對性。比如,在跑步訓練時,游戲的設計要更多關注下肢肌肉的熱身。
3.2 趣味體能游戲在拓展練習中的運用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拓展練習是重要環節,通過有效的拓展練習可以提升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將拓展練習引入小學體育教學中可以豐富訓練模式,營造生動活動,和諧友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在拓展練習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關鍵,對此,教師可以嘗試設計一些趣味體能游戲應用拓展練習,豐富練習內容。比如,在教學“各種單雙腳跳躍方法”的內容時,為了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設計了“跳躍之星”趣味體能游戲。為每位同學提供三個小墊子,并間隔2米呈一條直線擺好。游戲開始,學生站在第一個小墊子的左后位置,首先用第一個小墊子做完一次“十字跳”,再用“交叉移動跳”的方法,跳到第二塊小墊子上,做完3詞開合跳后,再用“交叉移動跳”的方法,跳到第三塊小墊子上,用踮腳跳繞過第三個小墊子后,以慢跑的運動回到起點。
開展第二次游戲時,教師將學生合理地分成小組,每兩人一組,一名學生學生做為引領,另一名學生跟隨,引領的學生要創新動作,跟隨者模仿其動作,然后互換位置重新開始游戲。
這個游戲是以各種跳躍動作為基礎的跳躍類趣味體能游戲,可以配合“各種單雙腳跳躍方法”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所學技能起到了強化的作用。
再如,為了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教師設計了趣味體能游戲“投沙包”。在活動的準備階段,教師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了投沙包運動的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積極進行拓展練習打下了基礎。在活動中,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在現場同一條直線上畫5個直徑為0.5米、間隔1米的圓,而后在圓的一側畫一條直線,保證圓和直線的距離分別為1米、2米、3米、4米、5米,學生站在直線的另一側投擲沙包,若是投入1米外的圓內側得1分,投入2米外的圓則得2分。這一賦予趣味游戲元素的體能訓練拓展活動,有效提升了訓練效果。
在拓展練習中趣味體能游戲的設計,需要注意如下幾方面:
(1)游戲的主體是拓展練習的參與者,符合游戲對參與者運動能力的要求,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
(2)加強游戲情境的渲染和故事性。教師在拓展練習中進行趣味性體能訓練游戲設計時,要向學生生動地展示故事情節,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表達忘我境界,賦予游戲趣味性。
比如,在“長跑”的教學中,教師基于這個項目比較枯燥,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的情況,創設了故事情境,給學生們講述長跑明星王軍霞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的故事,讓學生油然生起敬佩之心,從中汲取精神力量,積極參與到長跑訓練中。
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表現故事情節的游戲材料,比如,在教學“障礙跑”的內容時,教師將需要的運動場設計成為一個五顏六色的沖關比賽場,將體育器材配上彩色的裝飾搭成障礙,并通過音樂、語言等輔助手段,激發學生參與的強烈欲望,在活動中教師讓學生們自己動手設置障礙,鍛煉了手的力量及想象力和創造力。
(3)合理進行游戲分組,教師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為學生合理分組參加游戲,讓不同類型的學生在游戲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4)要注意游戲的運動量和強度的設計,拓展訓練的強度不同,將其與體育實踐課內容結合起來,內容與強度通過游戲來平衡,避免走兩個極端。此外,拓展練習實踐較長,選擇時間較短的趣味體能游戲,可以吸引學生的參與,體驗練習的快樂。
(5)為了提升趣味體能游戲在拓展練習中運用的有效性,教師可在游戲中安排一些同學討論,讓學生利用這個時間進行游戲方法、游戲作用等方面的討論,教師可以作為引導者,關注學生們討論的內容,并給予及時的指導。
3.3 趣味體能游戲在課尾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生在體育課堂參與了長時間的體育活動后,不會立即變得輕松起來,而是要通過適當的體育活動,慢慢緩解劇烈運動后身體的狀態,使身體恢復到正常的狀態?;诖?,在體育課課堂最后的環節中,教師應該適當引入趣味體能游戲,達到幫助學生恢復正常狀態,體驗快樂,放松身心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了有關體操的運動技能,教師組織同學們一起做“手推手”的趣味體能游戲,讓兩個同學面對面站在臺上只能手接觸,身體其他任何部位不可碰觸,兩位同學在保持身體平衡的狀態下,憑借手臂之力推對面同學,這個富有趣味的創新性的體能游戲,吸引了同學們的積極參與,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身體平衡能力,也使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緩解了身體的疲勞感,輕松快樂地為一節體育課畫上圓滿的句號,趣味性體能游戲在課尾的應用中彰顯出了重要價值。但是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該認識到,這樣的應用是輔助性的,同時應該結合體育活動的內容、小學生的體能狀態、興趣愛好等來設計,不可隨機的、不合理的運用,這樣才能確保趣味性體能游戲的有效性。
3.4 運用趣味體能游戲鍛煉學生反應能力
趣味體能游戲種類較多,如何設計應用學生喜歡的游戲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诖?,教師要充分考慮游戲是否與學生的體能狀態、年齡相應,是否真正能夠提升學生的體能,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成。
比如,學生的反應能力是體育能力培養的重點目標,教師可以運用趣味體能游戲來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如“蘿卜蹲”游戲,將(學生)分成四部分以上,給每部分“蘿卜”(學生)以顏色或數字命名,任意指定一部分“蘿卜”開始統一下蹲,同時還要念詞,再讓別的“蘿卜堆”做同樣動作,目標要一致,以此類推但不能立刻回指。如有紅、白、黃、紫四堆“蘿卜”,“白蘿卜”先蹲,蹲的時候念“白蘿卜蹲,白蘿卜蹲,白蘿卜蹲完紅蘿卜蹲?!蹦钔旰笏小鞍滋}卜”手指一致指向“紅蘿卜”堆?!凹t蘿卜”們馬上要開始蹲且口中一樣要念念有詞,然后后他們能夠在指定下一個但不能是“白蘿卜”。通過這種方式鍛煉了學生的腿部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反應能力。
4 趣味體能游戲運用注意事項
首先,要注意安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中,安全隱患的問題不容回避,教師要在趣味性體能訓練游戲中,要增強安全意識。在體育活動開展之前,要認真檢查各個環節的安全性,包括運動場所、運動器械以及學生是否穿著運動服等。在游戲之前要給學生講明游戲規則,動作要領等;其次,要將身體素質鍛煉和心理素質提升結合起來。重大強度的趣味體能游戲可能會伴隨體能刺激,引發乳酸的堆積。因此,在開展了這類游戲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放松,防止這一問題的產生,同時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還應契機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積極的心態以及優良的品質。第三,設計形式多樣的趣味體能游戲,拓寬選擇空間,方便搭配運用。趣味體能游戲最重要的是趣味性,游戲設計必須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化,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年段差異等,設計不同的游戲類型,確保趣味體能游戲運用的有效性。
5 結語
綜上所述,體能是運動能力的重要體現,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合理設計并應用趣味體能游戲,可以取得激趣促練效果,學生在訓練中游戲,在游戲中中訓練,增強體能,提升體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好了生命的底色。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啟秀市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