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媛,馬藤
在運用高校體育資源對體育專業的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應當意識到體育教學與創新創業發展之間的關系,挖掘體育精神對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開展的重要性,立足于體育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問題,對教育開展的方式進行優化創新,最大化發揮出體育資源中的育人功能,從而讓體育專業的學生能夠對創業有新的認識,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有效開展。
伴隨新時期創業創新教育的重大改革,高校體育資源對于體育類專業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日益凸顯,有針對性的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新時期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高校對于創業的意識大多停留在理論講授、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上,沒有充分運用、深挖高校體育資源指導、促進該專業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從而使得創業教育還提留在理論教育的表面上。新時期,創新創業發展到新階段的社會背景下,相關扶持政策的提出和落實,推動著高校大學生創業群體的穩步增長,如圖1。

圖1 高校大學生創業群增長情況
新時期針對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的創業教育已經邁入了新的階段,盡管在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整體而言,也顯露出了一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如圖2。

圖2 當前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由于創新創業的理念在我國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大多數學校以及學生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開設的部分創業課程均為選修課,有的甚至被稱為“管理實踐課”,這對創業教育的價值發揮來說是非常有限的。從求職者的角度來看,定位和目標的不夠明確,讓學生們普遍對未來感到迷茫,既不知道如何開展創業,也不具備解決創業風險的能力。
創新創業教育對指導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創業經驗具有一定的要求,在實際教育工作中缺乏同時具備兩種能力的教師,大多數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更多由負責學生就業指導的指導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內容多見于創新創業教育政策、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形式分析等,在理論方面給予較為全面的指導。在實際創業過程中,缺乏具有創業經歷的指導教師對于其進行指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學生錯過了創業的良好時機。與此同時,體育類專業學生因專業的特殊性,創業范圍一般圍繞專業范疇開展。在此類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較少有針對學生專業范圍創業的指導,沒有對學生進行差異化的創業技能挖掘和專業素養培訓。因此,教師創業實踐經驗的缺乏,有時會使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停留在理論層面。
當前,現有的創業教育教材,其創業教育課程和其他學科教學之間沒有一定的邏輯性和關聯性,也沒有完備的教育體系來指導并檢查教育目標的實現。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創業需求呈現出一定的多元性,創業課程的開展是以課堂講授和訓練的方式構成,沒有以實際的創業案例討論和模擬創業活動讓學生進行分析,缺乏對于科技成果轉化、公司實際運營的實踐培訓,也因此無法讓學生對創業產生深刻的認識,無法對創業實踐產生明確的認知。
學校內的創業實訓基地與教學的內容不相匹配,空閑的體育設施、場地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體育的社會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部分指導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創業實踐的時候,簡單的將創業實踐等同于社會調查,使得學生盡管對市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創業初期依舊找不準切入的方式和位置,創業實踐的收效不佳。高校簽約實習實訓基地,部分基地在實踐過程中沒有發揮出基地應有的訓練價值。體育類專業學生一般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在實際創業過程中,一般會傾向于開辦體育類培訓班等。但在體育器材開發、運動場館經營、體育產業運營等方面沒有很好的利用高校已有專業體育資源,使得學生創業視角不寬闊,創業機遇把握不全面。
體育類創新創業教師應在教育過程中明確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個人發展方向,設計出更具針對性的創業道路,能夠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支持。體育訓練能夠為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精力和體力支持,能夠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體育精神作為助力學生創新創業素養形成和技能豐富的催化劑,能夠排解學生在創業失敗后的挫敗心理,能夠強化學生的精神品質,有利于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為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提供驅動力。
高校體育資源成熟且完備,應著手深挖體育類資源的可利用性,借助先天的體育學科的專業優勢,體育專業特色,更加清晰的繪制出體育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注重學科交叉與合作,突出學校、社會的協助互動。在新時期學生地位得到充分強調的教育環境下,創新創業指導教師需要從課程內容到形式進行創新,讓創業教育活動展示出一定的時代性和多樣性,以提高學生對創業活動的參與興趣。大學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會因為自身的個性發展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應結合學生的個人發展進行資源融合,充分發揮高校教育資源的合力,避免并解決創新創業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過立足于學生的運動興趣和運動熱情進行教育設計,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實現精神和技能的雙重提升。
在新時期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已經逐漸鮮明的暴露出來,跨學科綜合實踐的創新創業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體育專業的學生相比起其他專業而言能夠更加體會到團隊精神和拼搏精神,能夠在長期的體育運動中逐漸養成堅韌不拔的品質,這對于學生的興趣激發和行為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指導教師通過將體育資源融入對體育專業學生開展的創業教育中去,能夠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刺激自身的精神品質,在創業的過程中坦然面對失敗和挫折。
高校通過挖掘并利用體育資源,借助體育學科的優勢和高校體育教育的特色,為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提供新的思路,讓課程教育和創業實踐相結合,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學科協作的過程中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常態化發展。大多數體育專業的學生在寒暑假期間在外兼職或實習,學??梢躁P注到體育專業學生的這一兼職需求,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的時候,舉辦創業比賽,對于大賽中最具創意和可行性、綜合評分前三的創業團隊給予一定的獎勵和創業資金支持。通過將學生的兼職熱情轉化為創業實踐的內在推動力,從而讓學生能夠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自主自覺,能夠更加投入到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創業實踐活動中去。學生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充分調動,能夠讓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更加豐富,讓學生在創業實踐活動中能夠積累更多的技能和技巧,讓學生在今后的創業實踐中能夠擁有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支持。
高校體育資源為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帶來了新的思路,能夠讓體育專業的學生在高校體育資源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創業實踐中去。指導教師需要認識到理論教學的局限,在理論教學之余及時擺脫出理論講解的局限。
比如,指導教師可以推進高校體育賽事的商業化運行,讓學生在參與體育賽事的過程中能夠為賽事的商業化運作進行市場宣傳、贊助拉取,讓學生能夠借力高校的體育賽事資源進行創業訓練,將高校體育資源和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構建起新的知識框架,并在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學習反饋來選擇并調整教育活動的模式和側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品質。學生在體育專業學習中所呈現出來的特點,也將為學生后續的創業實踐提供可參考信息。指導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的個性、體育課堂的表現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資源和創新創業教育的合力下實現素質與能力的綜合提升。
豐富性是高校體育資源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尤其是場地資源,對高校的體育專業學生創業學習而言具有非常關鍵的促進作用。高校修建的體育館、操場和運動場等盡管實際的使用率不高,但是卻在建設之初花費了學校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能夠為體育專業學生的創業教育提供場地支持,同時也能在使用空置場地的過程中盤活高校的閑置資源,減輕學校的場地管理壓力。
比如,學??梢远ㄆ趯赢數伢w育賽事、組織創新創業大賽等,為各種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提供場地支持,發揮體育場館的場地資源,提高體育資源的利用率。再比如,學??梢栽趫鲳^內組織建立各種體育俱樂部,如瑜伽培訓、武術培訓等,讓體育學生能夠在課程學習之余豐富自身的課余生活,同時學校還要鼓勵并指導體育專業的學生在身體鍛煉的過程中,自主獨立的建立并運營體育俱樂部,按照體育俱樂部的發展規劃設計相應的營銷活動和人才納新活動等,讓體育專業的學生能夠在享受體育資源的同時,進行創新創業實踐。
對高校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學校認識到當前階段大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個性特征,在對體育資源進行利用的時候也要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基礎,以體育資源來激發體育專業學生的潛能,并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反饋和興趣愛好,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性格特征來選擇與之相匹配的競技項目和運行內容,并為每一個學生建立起個人體育發展檔案,形成完備的個人信息系統。
比如,體育指導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體育項目,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優勢進行記錄。如排球、籃球、足球等對抗性的運動項目,指導教師可以對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的心態、觀察力和戰術靈活運用能力進行記錄;對于田徑項目,指導教師則可以對學生的耐力、狀態等進行記錄。然后指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展示出來的個性特點,針對性的對學生在創業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挫敗之后容易喪失信心、創業過程中太過急躁、創業不講究方式方法等問題進行培訓。指導教師對學生個體的關注能夠成為創業教育活動開展的重要突破,在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檔案和體育發展之后,體育指導教師和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教師能夠實現信息互通、達成教育共識,讓兩門學科的教學活動能夠發揮合力,讓創業實踐更加符合學生的個人發展。
在創業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因為經驗的不足和心理承受能力較為薄弱,而在遇到困難和挫敗之后打擊到學生的創業自信。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牢固的創新創業品質作為精神支持,而體育教育中包含的體育精神則能夠為學生人格的完整化發展提供積極的推動作用,讓學生在面對創業中的挫折時,能夠將體育精神轉化為學生創業實踐的動力。
體育專業的學生作為大學生創業組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依托一定的體育資源,融合創新創業的時代內涵,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學校通過構建起系統化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在教育課程開展的過程中發揮校園體育資源,讓學生能夠在理論學習的同時進行創業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深化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和認知,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綜合創業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個人發展奠定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