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詠梅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確立了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英語課程性質和課程理念,明確了指向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英語課程目標。《課程標準》的實施,必須立足于課堂。課堂教學方式不僅關系教學效果,更影響教育價值能否充分實現。以“生活、生成、生命”為特質的“三生”課堂,要求教師能夠以學生為本,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教與學的生成過程中,立足生命個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個性和品質塑造,注重思維和精神成長,注重核心素養發展,使課堂充滿智慧和靈性。以下是筆者在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課堂生成,關注學生精神成長,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一些實踐探索。
有效的課堂對話情境能促成學生核心素養的逐步生成。課堂教學中,教師圍繞單元主題內容及其蘊含的“大觀念”,提出貫穿始終的“引導問題”,基于文本的“事實性問題”,文本學習后的“思考性問題”,以系列問題鏈創設有效的對話情境,搭建師生對話平臺,形成教中有學、學中有教的互動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相對真實的情境對話中啟動思維路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從而引導學生有效生成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
以譯林牛津7B Unit6Down the rabbit hole一文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戶外活動(Outdoor fun),學生學習相關戶外活動語言知識,養成戶外探索精神是本單元的大觀念。Reading語篇Down the rabbit hole是童話故事Alice in wonderland的節選,旨在通過語篇學習,學生掌握相關戶外活動的語言知識、技能,發展閱讀能力和養成戶外探索精神等素養。處理故事閱讀,教師一般會圍繞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四要素展開,但如果僅僅是以四要素來處理文本,學生很容易從中找出答案。這樣的課堂學習思維淺顯,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生成,也不能引導學生領略戶外活動的妙境,生成戶外探索的精神。語篇Down the rabbit hole的主角Alice好奇、冒險的性格符合初中生活潑好動、探索世界的特征。因此我設計了以Alice戶外活動的經歷為課堂問題鏈。我問學生:“假如你是Alice,你在戶外遇到這樣的兔子,你會感到amazing嗎?為什么?”這個導入性問題,引導學生進入了戶外探索的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開始了基于文本事實的探索之旅。這時候我看到學生興致勃勃地閱讀文本,迫不及待地向教師講述他們找出的rabbit特點。在這互動問答過程中,教師把描寫兔子特征的詞匯寫在黑板上。通過教學互動,學生不僅學習了描述兔子特征的語言詞匯,而且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出來,生成了自己的語言能力。
但這僅是基于文本的語言能力,課堂還需要促成學生思考想象能力。于是我開啟了激發學生想象的一系列問題:“兔子要去干什么?What is it late for?”“假如你是Alice,看到這樣一只rabbit,你會讓它溜走嗎?為什么?”這一步步的追問激發了學生基于文本的思考想象。學生的回答多種多樣,在這個問答中,學生進行了基于文本的深度思考。在此基礎上我追問:“如何抓住兔子呢?”學生在問題中進一步探索學習run after the rabbit,across the field等英語詞匯,預測接下來會發生的故事情節。當rabbit跳下兔子洞的時候,我問學生:“你會跟著跳下去嗎?”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索冒險精神。最后基于文本“門太小,Alice過不去”這個情節,我問學生:“假如你是Alice,你會怎么辦呢?”這個問題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啟發了學生的思維。
通過一系列層層深入的問題鏈互動,讓課堂生成了有效的、相對真實的教學情境。學生在情境中學習了關于故事表達的英語詞匯、語句等語言知識,學生又使用這些語言知識技能,參與故事情節的發生、發展,深入思考,養成膽大心細、善于發現、勇于探索的品質,逐步生成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等核心素養。
學生是鮮活的個體生命,每個人的生活體驗、成長環境是不同的,所以他們對于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不同的答案。對于不同的答案,教師要注重學生個性品質塑造,注重學生的思維和精神成長,體現英語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統一,在思維和精神成長中培養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和價值觀,使課堂充滿智慧和靈性。
仍然以Down the rabbit hole為例,對于“假如你是Alice,看到這樣一只rabbit,你會怎么辦?”這個問題,有些調皮的同學會回答“抓住它,吃了它”,這樣的回答不是教師期望的理想答案,但要看到這些學生也正在參與課堂活動,只是他們思維簡單,只關注自己的口腹之欲。如果教師此時對他們進行批評,不僅會打斷課堂節奏,反而讓他們覺得教師武斷,高高在上,從而產生隔閡。如果教師立足于學生成長的角度來引導這些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就能夠化解隔閡,促使他們具有持續發展理念和戶外探索精神。我與學生進行了這樣的情景對話:“如果你吃了兔子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這是一只有魔力(magic)的兔子,萬一它進入你肚子后,在你的肚子里蹦蹦跳跳,就像孫悟空(Monkey King)在牛魔王(Bull Demon King)的肚子里鬧騰(jump),你受得了(stand)嗎?”有些學生聽到這樣的問題,忍不住笑了。雖然magic、Bull Demon King是新單詞,stand作為“忍受”的意思學生第一次接觸,但在情境中學生很容易懂得詞匯的意思。在輕松又充滿學習熱情的氛圍中,調皮的同學意識到自己剛才的回答幼稚,認為不如跟蹤兔子,了解更奇異的故事世界。這樣的對話,既尊重了這些學生的個性差異,又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自己來思考自我與他人、與自然的關系,啟發學生友好合作、探索世界的熱情,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對話中又融入了Monkey King等中國文化元素,學生不僅習得了語言能力,也體會到中、外故事各自的魅力,為今后的學習積累綜合人文素養。
課堂上除了師生情景互動交流生成教學效果外,還應該結合生活體驗,學生內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在加深理解的同時能學以致用,在新的任務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
以譯林牛津7B Unit3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中Reading部分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為例。這是一篇介紹家鄉城鎮的文章。通過課堂問答互動,學生了解了Sunshine Town的特色、購物和京劇欣賞,學習了介紹家鄉的相關詞匯和句型。在此基礎上,我啟發學生厘清文章結構,利用思維導圖,列出提綱,配上家鄉特色的相關圖片,介紹自己的家鄉。
下面是整理出來的其中一名學生的報告:
Welcome to Wuxi
Wuxi is in the south-east of Jiangsu province.
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do here.
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a modern city?
There are many buildings in Wuxi.Most of them have 20 floors.Most people live in tall buildings now.There are also many shopping malls in Wuxi,like Wanda,Henglong and Huiju.We can enjoy ourselves there.Wuxi has 3 metro lines,many buses,taxis and shared bikes.People can take them to any place.
live in a beautiful city?
There are many parks in Wuxi.People can enjoy beautiful flowers in Yuantouzhu Park in spring.It is very famous.There are hills in Xihui Park,people like going climbing there in autumn.People can enjoy plums in Plum Garden in Winter.try some local food?
Most food in Wuxi is sweet.The local people like eating sweet food,like Wuxi xiaolongbao,Wuxi paigu.Some people don’t think it’s nice,but many people think it’s much too delicious.enjoy Wuxi opera?
Wuxi Grand theater is modern and beautiful.Why not enjoy Wuxi opera here?You can learn a lot about the local art.
Wuxi is a good place to live and visit.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 soon.
從這篇報告看,學生通過模仿介紹Sunshine Town的文章結構和語句,根據思維導圖謀篇布局。從描述家鄉特點的詞modern,beautiful入手,形成一篇介紹自己的家鄉的完整報告。在報告形成過程中,沒有熱烈的討論,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安靜思考,然后把從文本中學到的語言知識和文章結構與自己所在的城市面貌和生活實際結合,內化成自己的語言能力表達出來。
英語課程內容聚焦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等主題。教師能夠以學生為本,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基于英語學科和基于生活主題的綜合學科實踐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將英語課程內容轉換為知識發生、發展的現場,讓學生經歷典型的英語學科知識轉化為英語學科能力的實踐過程。在重視認識技能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精神成長、團隊合作,讓學生經歷真實的探究、創造、協作與問題解決,形成相應的英語思維方式、實踐能力和文化交流意識,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