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毅 (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河南鄭州 450007)
數字經濟時代,互聯網正在逐步改變人們的消費、飲食、出行等習慣,不僅引發了消費者新的需求,還促進了消費的升級。互聯網帶來的巨大改變多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從制造到智造的過渡相對緩慢,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減緩以及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會導致我國生產加工成本增加,這就產生了企業日益多樣化的需求與傳統的供給方式之間的矛盾。將消費端的數字技術應用于日常生產加工過程中,不僅為生產加工業賦能,激發生產加工業的潛在能力,而且可以緩解供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從而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互聯網+”背景下如何對生產加工企業發展路徑進行轉型優化已成為現代研究的熱點。以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為例,結合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發展現狀,針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在“互聯網+”背景下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的發展路徑進行轉型優化。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其獨特的飲食結構,使得油料消耗巨大,2020年我國食用植物油生產總量約為5 476.2萬噸,主要植物油消耗量達5 203.1萬噸,2020年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總量約為983萬噸,進口金額約為74.45億美元,食用植物油進口呈增長的趨勢,而我國食用油出口量較少,食用油貿易逆差正逐步擴大,嚴重影響我國糧油市場發展。我國植物食用油主要為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等,對茶油的食用相對少。茶油是一種高品質食用油,富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是國際糧農組織推薦的衛生保健植物食用油。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我國特有木本高級食用油料。油茶主要生長在山地之間,發展油茶產業,不僅可以提高國土資源使用率,更能實現地區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完美融合。我國油茶產區主要集中在河南、浙江、湖南、江西等地,河南省作為我國油茶的主要產區之一,油茶產業發展迅速,種植規模逐步擴大,油茶產業多元化格局逐漸形成。
近年來河南省油茶產業發展迅速,作為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發展農村經濟的一項重要產業之一。河南省通過油茶產業提高河南省木本油料種植、加工、流通、消費等產業體系,提高木本食用油消費比重,從而推動地區木本油料產業健康發展。現階段,河南省年油茶種植面積約有1 000萬畝,年生產加工茶油約8 500噸,年產值約12億元,已成為河南省農村地區致富的新產業。在國家政策與資金的幫助下,河南省油茶產業發展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1)相關部門對地區油茶產業重視程度增加,扶持力度不斷增大;(2)油茶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單位面積產量不斷提高;(3)油茶育種技術逐漸成熟,育種能力增強,良種推廣效果顯著;(4)重視地區油茶品牌建設,不斷拓寬宣傳渠道。
河南省現有規模以上油茶加工企業約14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6家,年油茶加工能力約為3.9萬噸。河南省油茶產業已惠及近7萬人,為河南省鄉村振興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河南省油茶產業發展仍存在油茶種質資源利用率低,良種選育程序不規范,油茶栽培技術缺乏,部分地區油茶產量較低、油茶生產經營成本過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弱、油茶生產專業技術服務團隊少、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影響著河南省油茶產業的健康發展。
1.政策優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食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茶油相較于傳統食用油料更加安全健康,越來越受人們青睞。國家近年來陸續發布了多個政策性文件,明確表示了要大力發展木本油料作物,擴大其生產規模,提高生產總量。從地方來看,河南省相關部門發布了有關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相關意見,各油茶研究單位積極開展油茶良種篩選、貯存加工等技術的研究,進而推動河南省油茶產業的健康發展。
2.資源優勢
河南省南部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林地豐富,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適合油茶的種植。河南省油茶品種資源齊全,待挖掘的野生油茶資源較多,自然資源豐富是河南省油茶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由于河南省油茶產業發展悠久,地方油茶生產從業者在栽種、育種等種植技術上經驗豐富,部分龍頭企業已掌握先進的油茶育種技術,油茶全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從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發展成效來看,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是地區間各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的耦合協調性與自適應能力還相對較差,導致油茶深加工能力較弱,油茶生產加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獲取資源能力不強
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從外部獲取資源能力較弱,在“互聯網+”背景下,大中型油茶生產加工企業對資金、信息、技術等資源的獲取能力遠高于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對外部環境的把控能力有限,沒有足夠的渠道獲取外部社會資源,又未能與大中型企業形成聯合,各企業間難以形成良好的經濟網絡,很難獲取自身發展所需的資源。企業間無法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從而無法實現合理的分工與站位,社會資源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易形成兩極分化的局面。
2.企業間互動合作基礎薄弱,頻率較低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的發展不再是單打獨斗、獨立發展,而是企業間應建立一種長效的互動合作關系,形成一種合力,這種企業間的新型關系有助于油茶生產加工企業整體性的拓展,為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成長動力。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發展模式,雖已經對現代企業發展理念有所了解,但轉變困難,在企業間合作方式上仍呈現出單一化、簡單化的合作模式,處在鏈條不同位置上的企業尚未形成共享性、開放性、長期性的合作機制。同時,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在不同階段和不同節點上交流頻率較低,無法敏銳地捕捉市場信息。
3.企業應對風險能力較弱
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產品種類較為單一,部分生產加工企業還停留在生產加工產品“初”、“粗”的階段,油茶產品附加值低,無法適應現代市場需求,單一的產品與粗放式的生產加工方式易使油茶生產加工企業陷入市場風險當中。由于新產品研發與產品推廣能力不強,從而導致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在整體上應對風險能力較弱,不能有效地、合理地規避現代市場帶來的風險沖擊。
4.企業自適應能力差
企業自適應能力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方式,對企業自身能力和狀態進行評估,從而發現自身短板,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環境與發展路徑。而現階段,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未能深入地融入到現代網絡浪潮中,缺乏對外界的感知能力,除部分大中型油茶生產加工企業以外,中小企業缺少對自身客觀的評判與認識,自適應能力較弱,無法把握大環境下的市場動態,難以有效的發揮自身優勢,獲取更多發展資源來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
“互聯網+”利用數字技術推動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進行優化升級轉型。其具體流程表現為:首先,通過對油茶生產加工流程的數字化,實現對生產加工技術的創新升級;通過對生產加工經驗的數字化,實現經驗知識傳播的規范化,進而提升生產效率。其次,從產業鏈的層面,互聯網可以推動產業鏈平臺化,實現產業內生產方式的創新。具體表現為通過構建可以相互替代的企業關系減少供應鏈對企業的鎖定,將供應鏈條上的企業模塊化,以便靈活處理不確定的風險,以此來提高生產效率。最后,利用互聯網推動產品服務化轉型,提高產品附加值,在生產加工數字化、產業鏈平臺化的基礎上,實現生產加工的智能化,來均衡產品個性化與規模化生產。
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應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優化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的發展環境,搭建信息交流平臺,打破局限,促進生產加工企業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合作,建立與不同類型企業的多方合作機制,強化企業對資金、信息、技術等資源的獲取能力,有效整合地區資源,拓寬發展渠道,從根本上提升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對資源要素的利用率,從更高層次、更高階段來推進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的健康發展。
利用現代新媒體社交平臺,不斷創新企業互動合作方式,打破傳統的企業交流合作方式的束縛。利用新媒體平臺,增強對各油茶生產加工企業在產業鏈上不同階段、不同節點的連接。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應掌握現代企業創新發展理念,加大企業合作方式的創新力度,注重與外界的聯合,強化企業競爭能力。
河南省油茶生產加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社交平臺,做好產品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相應產品,豐富產品種類,提高產品質量。企業要注重銷售渠道的開辟,借助新媒體進行營銷宣傳,塑造品牌價值。加強油茶生產加工企業之間、企業與銷售平臺之間、企業與新媒體平臺之間的合作,形成橫向與縱向的整體利益機制,共同抵御風險,最大限度抵御外部風險的沖擊。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精準把握市場風向,研判自身發展能力,認清發展形勢,對企業發展及時做出調整規劃。利用互聯網建立具有完善學習能力的組織結構,以實現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與知識共享,并高效地完成外部信息的收集,使企業內各組織具有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促使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與分配。同時,在“互聯網+”背景下市場的時間與空間得到了無限的延伸,企業在擁有獨特的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應不斷地探尋供其延伸的核心業務,以提高企業的自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