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強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 重慶 402160)
新媒體是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產物,是以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終端設備向用戶傳遞信息與服務的一種傳播形態。新媒體作為現代市場營銷的重要載體,在重慶市涪陵榨菜營銷中發揮重要作用。新媒體與重慶市涪陵榨菜營銷的結合,突破了傳統營銷模式的束縛,縮減了營銷環節、降低了營銷成本、增加了消費者黏性,能夠準確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供需雙方的雙贏。在新媒體背景下,重慶市涪陵榨菜的營銷模式多樣,主要有平臺化營銷模式、社交化營銷模式、直播帶貨式營銷模式,這些營銷模式都大大推動了重慶市涪陵榨菜產業的發展,成為涪陵榨菜營銷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時重慶市涪陵榨菜新媒體營銷還存在諸多困境,主要表現為營銷內容同質、單一,營銷重心不明確,營銷規劃與投入不足等問題。在此背景下,針對現階段重慶市涪陵榨菜在營銷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探索如何借助新媒體對重慶市涪陵榨菜營銷模式進行優化,以期為重慶市涪陵榨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涪陵榨菜起源于1898年,涪陵是中國榨菜的發源地,素有“榨菜之鄉”的美譽。中國涪陵榨菜與德國的甜酸甘藍、歐洲的酸黃瓜并稱為世界三大腌菜,在2008年涪陵榨菜傳統制作工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F階段,涪陵榨菜產業是重慶市涪陵區農村的支柱產業,涪陵榨菜產業在市場銷售量處于領先地位,2020年涪陵區榨菜產業年產值達120億元,帶動16萬余農戶增收,為涪陵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涪陵榨菜產業發展迅速,已形成完備的榨菜產業鏈與完整的產業經營格局,榨菜年生產量達140萬噸以上,涪陵榨菜產品除暢銷全國以外,還向52個國家與地區進行出口。涪陵區現有榨菜重點龍頭企業20家,產品品種達100余個。
涪陵榨菜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有著地域環境、品牌產品、技術研發等諸多優勢,但同時也存在栽培技術、生產加工、產業鏈現代化轉型等諸多制約因素。因此,在宏觀環境下,涪陵榨菜產業面臨著諸多機遇與挑戰。
1.平臺化營銷模式
平臺化營銷模式主要是依托第三方平臺對涪陵榨菜進行銷售,這種模式一般意味著企業在某一些營銷業務上承擔重要角色,主要對營銷模式進行管理和服務。平臺化營銷模式以第三方平臺終端為中心,通過平臺集聚市場流量后,在營銷上游與涪陵榨菜生產者聯絡,在下游與平臺消費者進行聯系,作為信息中介溝通產品生產與消費兩大環節,形成銷售方式的閉環結構,滿足涪陵榨菜銷售市場化的發展要求。平臺化營銷模式通過打通信息通路、提供技術支持、創建營銷網絡、提升品牌力量與整合銷營銷資源的方式為涪陵榨菜營銷網絡提供支撐,從而提高涪陵榨菜產品的營銷轉換效果,是提升營銷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
2.社交化營銷模式
社交化營銷模式是利用現代社交手段開展的營銷模式,是基于社會關系前提下進行的。由于信息不對稱性與專業知識的匱乏,消費者在做出購買決策時往往處于迷茫狀態,社會關系的存在使得消費者產生依賴感,而依賴感往往能提高產品購買率。而隨著新媒體的發展,這種營銷模式也逐漸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并大大的提高了曝光度,增強了消費黏性。社會化營銷模式通常借助新媒體及社交軟件進行,并具有逐級擴散的特點,社交軟件為各個社交圈創造了一個密閉空間,而在這個密閉空間中產品信息的發布與傳播具有強烈的主動性,這種傳播的主動性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抵觸情緒,并能將潛在消費者進行有效轉化。
3.直播帶貨式營銷模式
直播帶貨式營銷模式是通過視頻化與直播化的方式提高產品的即視感,使得涪陵榨菜的銷售更具真實性。直播帶貨式營銷模式以短視頻平臺為媒介,商家采用實時直播的方式向消費者進行全方位、近距離的介紹涪陵榨菜產品,并引導購買。直播帶貨式營銷模式主要特點為即時性、互動性、廣告效果更為直觀、易形成熱點話題、深化消費者交流體驗、精準篩選客戶,這些特點都大大增強了直播帶貨式營銷模式的營銷效果。
涪陵榨菜產品品牌塑造要以產品價值為根本、市場傳播為基礎,根據市場特點進行定位管理。現階段,重慶市涪陵區榨菜品牌種類繁多,品牌效應較為聚集,并未向其他榨菜品牌發散,品牌價值并未得到有效延伸,如:涪陵榨菜不僅有一個品牌,但相較于部分消費者而言,只知榨菜品牌而不知涪陵榨菜,這種一個企業大單品成就企業的品牌符號的現象極易形成市場壟斷,并不利于地區整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由于涪陵榨菜其他產品品類基數小,營銷渠道不協同,導致擴展能力偏低,產業多元化發展受阻。
榨菜產業門檻較低,產品替代性強,榨菜產品生命周期短,對產業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要求較高,小企業受資金限制,難以進行有效研發,而大企業由于在產品品牌與市場規模上存在壓制,對產業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積極性不強,導致整個榨菜產業資源整合的創新性不強。在新媒體背景下,涪陵榨菜營銷渠道逐漸扁平化,新媒體的出現為涪陵榨菜提供了新的營銷思路,但受主觀意識與地域文化差異的影響,部分從業者對新媒體營銷力量存在質疑,更傾向于傳統經銷商營銷模式,導致新媒體營銷模式在涪陵農村地區推廣受阻。還有部分企業在沒有立足于自身產品屬性的情況下,盲目跟風某種新媒體營銷模式,創新程度較低,導致營銷效果差強人意。
在新媒體營銷背景下,涪陵部分榨菜企業的營銷手段與營銷渠道相對單一,營銷過程分散混亂,對市場劃分不明確,在榨菜產品流通過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饋,導致營銷媒介應用不充分。主要體現在目標客戶與社交平臺認識不清,產品信息發布不及時,營銷內容不豐富等方面,易產生“空有營銷方式,難以實現銷售額增長”的現象。同時,隨著新媒體營銷規模的不管擴大,缺乏具有新媒體營銷技術的復合型人才,而高校對于營銷人才的培養存在滯后性,且缺乏實踐能力,部分榨菜企業不重視營銷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企業內部管理機制混亂,營銷人才成長空間與福利待遇受限,導致人才大量流失,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涪陵榨菜的新媒體營銷環境。
營銷網絡的規劃是進行網絡營銷的必要條件,而涪陵部分榨菜企業缺乏對營銷網絡的合理規劃,缺少資金投入,沒有明確目標市場,缺乏對目標市場的科學評估,營銷基礎設施、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營銷績效評價,沒有形成規范化的服務管理體系,從而難以應對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同時,新媒體營銷模式也對物流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部分榨菜企業對于物流投入不足,物流體系跟不上企業發展步伐,效率較低、物流能力較弱、物流成本過高等問題,都是制約涪陵榨菜營銷模式發展的關鍵問題。
涪陵榨菜產業應將產品價值與產品宣傳統一起來,合理分配榨菜品牌價值與宣傳資源。榨菜龍頭企業應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培養多個有價值、高知名度的榨菜品牌,減少“木桶效應”的產生,推動涪陵榨菜營銷模式進一步發展,保障涪陵榨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還應建立科學合理的供給機制,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將消費者對涪陵榨菜產品的“求”與高品質的“供”結合起來,針對不同的營銷模式,采取不同的供給方式,突出產品價值,深化營銷模式的產品供給。
整合涪陵榨菜產業資源,深挖榨菜產業鏈,深耕產業集聚,形成涪陵榨菜產業的集群效應。在榨菜原材料生產環節,應加強榨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業生產綜合管理力度。在榨菜加工環節,應提升榨菜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加強企業人才培養,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在榨菜運輸、銷售環節,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自身物流體系,提高物流服務水平與物流效率,不斷創新營銷模式,在平臺化營銷模式、社交化營銷模式、直播帶貨式營銷模式的基礎上,針對產品特點與市場定位,不斷創新營銷途徑與方式。
借助新媒體建立線上與線下雙向結合的立體式營銷模式,線上主要以品牌宣傳為主,線下則以推廣傳播為主,雙向結合。線上內容是實現線上營銷的根基,應依托新媒體平臺,明確消費群體,根據消費群體特點,創新品牌內容,提升產品流量。線下主要進行產品推廣鋪貨,保持與線上的一致性,引導消費者關注線上營銷渠道。涪陵榨菜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營銷模式,可以采取每周促銷的方式進行,線下商家可以通過線上發起的促銷活動引流到線上,也可利用團購、秒殺搶購、砍價的方式引流到線上,在給客戶體驗優質的品牌購物感受的同時,均分客戶流量。
涪陵榨菜企業應不斷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提高人才福利水平,強化人才服務保障,完善人才梯隊建設,建立長效的人才培養動態考核機制,為人才提供發展空間,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戰略,引入現代營銷人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不斷拓寬人才培養與引進渠道,加強校企合作培養,通過掛職、兼職、項目合作等方式與地方高校、企業合作,強化平臺載體建設。同時,涪陵榨菜人才引進應與榨菜產業緊密結合,整合人才培養資源,挖掘鄉土人才,推進人才鏈與產業鏈協調發展。
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在榨菜產品生產源頭建立保障機制,形成企業與菜農風險公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在榨菜產品銷售環節,涪陵地方相關部門應制定榨菜產業發展策略,對地方龍頭企業進行專項扶持,合理規劃營銷網絡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重組升級榨菜營銷路徑與方式,不斷進行營銷模式細化,防止企業營銷模式盲目跟風,促進涪陵區榨菜產業營銷效率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