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邊小峰
一年級的學生處于幼小銜接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緊抓這一關鍵期,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帶領學生暢游數學的海洋,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 的興趣。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探討如何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優質和高效。
一年級學生對動畫充滿了興趣,在家中,他們會經常觀看動畫片。筆者在了解學生這一興趣的前提下,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充滿了興趣,并在興趣的驅使下快樂地 學習。
例如,為了讓學生認識數字11~20,筆者制作了動畫課件,為學生展示了公交車序號、鐘表、人民幣等,并將數字知識融入其中,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了學生對生活中常見數學知識的思考。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紛紛說出了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數學知識,欣欣說:“老師,這個動畫讓我想到了我在超市的經歷,我那天和媽媽一起去買菜,看見土豆的價格是1.38元,這里就有與人民幣相關的知識?!睒窐氛f:“老師,我還發現我住的樓棟是7號樓,越往后數,代表樓棟的數字就越大。”歡歡說:“老師,我發現人行道的磚塊排列得很整齊,這個跟我們在數學中學習的‘找規律’有關?!痹趯W生表述結束后,筆者對他們說:“你們都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 力,能聯想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這一點特別棒!以后要繼續努力哦?!?/p>

在上述案例中,筆者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了學生的思考,促使他們根據動畫中的提示,思考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知識,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 效率。
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途徑,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有助于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剛步入一年級的學生需要適應許多事情,如適應小學生活、適應小學生的身份、適應與幼兒園截然不同的課程等,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因此,教師要多花心思在自己的課堂上,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每一名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可以借助相關視頻講述生動有趣的故事,將數學知識通過故事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在創設故事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多種形式,并合理融入數學知識,讓學生在 傾聽趣味故事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一年級下冊“認識鐘表”一課的教學為例,筆者與學生進行了如下互動。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又要認識新朋友了。”
學生:“誰呀?”
教師:“這位新朋友可有意思了,它雖然不會說話,但每天都會叫你起床、催你睡覺。它會走,可是沒有腿;它會說,可是沒有嘴。你們猜到它是誰了嗎?”
學生:“是鐘表?!?/p>
教師:“大家猜對了,今天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就是鐘表。大家見過它嗎?”
學生1:“見過,但我并不是很喜歡它,因為它每天都催我起床?!?/p>
學生2:“是的,它催我起床的時候,我就覺得它特別煩?!?/p>
學生3:“我覺得還好,因為媽媽告訴我有了鐘表我們才能知道時間,才知道在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p>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雖然有時候你們很煩它,但正如這位同學所說,鐘表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位朋友吧。”
教師:“鐘表先生有三個孩子,分別是秒針、分針和時針。它們每天都在鐘表的懷抱中開心地玩耍,鐘表先生看到自己的孩子這么開心也很滿足??墒怯幸惶彀l生了一件事,讓鐘 表先生很苦惱。你們猜一猜發生了什么事,可以和自己的伙伴交流一下?!?/p>
在故事情境的推動下,學生開始在課堂上預想各種故事,并順著自己猜想的故事開始講述。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的思維很活躍,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故事的發展,能夠根據自己的認識講述故事,很多上課不怎么回答問題的學生也能積極參與這項活動。在學生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筆者合理融入相關的數學知識,告訴學生如何正確地辨識秒針、分針和時針,也讓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在本節課中,筆者創設的故事情境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的充分參與和積極思考正是本節課氣氛活躍、趣味十足的寫照。
一年級學生對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在充滿童趣的游戲中探索數學世界的奧妙,快樂地學習數學知識。以“10以內的加減法”一課的教學為例,筆者用多媒體為學生設計了闖關游戲,游戲背景和師幼互動情況具體如下。
教師:“‘快樂城堡’中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們想不想去呢?要想進入‘快樂城堡’就必須有開啟各個‘歡樂之門’的鑰匙,我們一起來找找鑰匙吧。”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蝴蝶的照片)
教師:“蝴蝶姐姐說,要想進入‘快樂城堡’必須先過她這一關,她說花園里本來有3只飛舞的蝴蝶,因為花園太美了,又飛來了2只,現在花園里一共有多少只蝴蝶呢?”
學生1:“老師,這個題目用加法,3+2=5,所以現在一共有5只蝴蝶。”
學生2:“老師,這個游戲太有意思了?!?/p>
(學生填入正確答案后多媒體設備播放出鼓掌的聲音,并出示一把黃金鑰匙,語音提示:“恭喜你通過了第一關,你距離‘快樂城堡’越來越近啦!”)
教師:“我們已經拿到了第一把鑰匙,集齊所有的黃金鑰匙就可以去‘快樂城堡’里盡情玩耍了?,F在,我們繼續闖關 吧,看看第二關會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呢!”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螞蟻樂園”,語音提示:“歡迎大家來到‘螞蟻樂園’,螞蟻家族中共有4只螞蟻,它們一共買了4塊蛋糕。后來,它們邀請了蝴蝶姐姐,就又買了5塊蛋糕,可是調皮的螞蟻寶寶肚子太餓了,自己吃掉了1塊蛋糕。那么,現在還剩幾塊蛋糕呢?”)
教師:“同學們,大家趕緊動起來,好好想一想,現在還剩幾塊蛋糕,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分析哦?!?/p>
學生1:“老師,螞蟻家族先買了4塊蛋糕,后來又買了5塊,這里用加法,4+5=9,所以螞蟻家族一共買了9塊蛋糕。螞蟻寶寶吃掉了1塊,這個時候要用減法,9-1=8,所以現在還剩8塊蛋糕。”
教師:“同學們都很棒,接下來我們開始闖第三關。小兔樂樂家的花壇里一共有10朵花,先被小兔乖乖摘走了2朵,后來又被小兔白白摘走了3朵,現在還剩幾朵?”
學生:“老師,花壇里的花被摘走了,說明花變少了,這里應該用減法,小兔乖乖摘走2朵,可以列算式10-2=8,所以小兔樂樂家的花還剩8朵。后來,小兔白白又摘走了3朵,這里繼續用減法,8-3=5,所以現在還剩5朵花?!?/p>
(多媒體播放語音:“哇哦,你們真是太棒啦!分析得很到位,恭喜你們已經獲得了通過‘快樂城堡’的第三把鑰匙。小朋友們,你們可以打開‘快樂城堡’的大門了。”)
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讓學生對數字有更確切的認知,筆者設計了這個闖關游戲,并通過多媒體播放語音、動畫等方式,讓學生對闖關游戲充滿了期待。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和高效,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在參與闖關游戲的過程中,學生體會了收獲知識的喜悅,也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為學生創設適宜的表演情境,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開展對話,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開拓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位置時,筆者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了動畫片《小豬佩奇》中小豬佩奇和朋友們排隊去女王家玩的場景,借此創設了相應的表演情境,并給學生準備了相應的角色卡片,讓學生將角色卡片戴在頭上,根據動畫中的情節扮演一定的角色進行表演。在表演中,筆者將位置的相關知識融入其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相關知識,具體過程如下。
教師:“接下來,我們就要演繹動畫中的情景了,請大家排好隊,并在演繹過程中思考和小豬佩奇相鄰的兩個人是誰、瑞貝卡后面的人是誰。”(教師引導學生排好隊進入“女王的家”。)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以上兩個問題吧!”
學生1:“老師,當他們排成一列時,與小豬佩奇相鄰的兩個人是丹尼和小兔瑞貝卡?!?/p>
學生2:“當他們排成一行時,與小豬佩奇相鄰的兩個人發生了變化,分別是佩德羅和艾米麗。”
學生3:“老師,當他們排成一列時,瑞貝卡的后面是 蘇西。”
學生4:“老師,當他們排成一行時,瑞貝卡的后面沒有人?!?/p>
為了讓學生對位置有正確的認識,筆者創設了上述表演情境,設計了相應的角色扮演游戲。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且能夠通過位置的變化理解相鄰和后面的區別,對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好地完成了課堂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利用生活元素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利用一年級學生愛好游戲和表演的特征,創設相應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為其后面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