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旭東
對于一次函數中的不等關系,很多同學可以利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對于二次函數中的不等關系,同學們肯定也想通過類比之前的學習,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發現略顯困難,這便需要利用二次函數的“輔助功能”。
當兩點在對稱軸同側時,我們只需根據函數的增減性即可判斷函數值的大小。
例1已知拋物線y=-(x+2)2上的兩點A(x1,y1)和B(x2,y2),如果x1<x2<-2,那么下列結論一定成立的是( )。
A.0<y2<y1B.y1<y2<0
C.0<y1<y2D.y2<y1<0
【解析】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2,拋物線開口向下,函數在x<-2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
∴y1<y2,而y=-(x+2)2≤0,
∴y1<y2<0。故選B。
當兩點在對稱軸異側時,我們可以利用二次函數的軸對稱性,把異側兩點轉化為同側,也可以利用與對稱軸距離的遠近來確定函數值的大小。特別要注意的是,當頂點在區間內,頂點的值就是最值。
例2已知二次函數y=(x-2)2-2,關于該函數在-1≤x≤3的取值范圍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有最大值-1,有最小值-2
B.有最大值0,有最小值-1
C.有最大值7,有最小值-1
D.有最大值7,有最小值-2
【解析】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2,且開口向上,所以當x=2時,y有最小值-2。點(3,y1)的對稱點為(1,y1),根據二次函數性質,在對稱軸左側,y隨x的增大而減小,所以當x=-1時,y有最大值7。我們還可以觀察圖像,發現在取值范圍內,表示x=-1的點離對稱軸直線x=2最遠,所以當x=-1時,y有最大值7。故選D。
設二次函數y=ax2+bx+c(a、b、c為常數,且a≠0)與x軸的交點坐標為(x1,0)、(x2,0)(x1<x2)。
若a>0,則當x<x1或x>x2時,y>0,當x1<x<x2時
若a<0,則當x<x1或x>x2時,y<0,當x1<x<x2時
例3對稱軸為直線x=1的拋物線y=ax2+bx+c(a、b、c為常數,且a≠0),如圖1所示,某同學得出了以下結論:①4a+2b+c>0;②9a+3b+c>0;③a+b≤m(am+b)(m為任意實數)。其中結論正確的個數為( )。
圖1
A.0 B.1 C.2 D.3
【解析】當x=0時,y<0。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1,根據圖像可知,拋物線與x軸的右邊交點橫坐標x的范圍是2<x<3。
∴當x=2時,y<0,即4a+2b+c<0,結論①不正確;
當x=3時,y>0,即9a+3b+c>0,結論②正確。
∵拋物線開口向上,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1,
∴當x=1時,y取得最小值,最小值為y=a+b+c。
∴對于任意實數m,有am2+bm+c≥a+b+c。
∴a+b≤m(am+b)(m為任意實數),結論③正確。
故選C。
我們可以利用二次函數圖像與x軸、直線、雙曲線等的交點坐標,解決一元二次不等式問題。結合圖像,數形結合,通過交點坐標(x0,y0)推斷x=x0時,y1=y2=y0,從而以x0為分界線,對比y1與y2的大小關系,確定x<x0還是x>x0,從而可以解決相關不等式ax2+bx+c>0(或ax2+bx+c<0),ax2+bx+c>m(或ax2+bx+c<m),ax2+bx+c>kx+b(或ax2+bx+c<kx+
b),ax2+bx+c>(或ax2+bx+c<)的解集問題。
例4如圖2,二次函數y1=x2+mx+1的圖像與y軸相交于點A,與反比例函數的圖像相交于點B(3,1)。當y1隨x的增大而增大且y1<y2時,寫出x的取值范圍。
圖2
【解析】將點B(3,1)代入二次函數表達式,得m=-3,即y1=x2-3x+1,∴對稱軸為直線由圖像知,當y1隨x的增大而增大且y1<y2時
此時要確定對稱軸的位置,針對對稱軸不同的位置,分類討論確定哪一個點的函數值是對應y的值,得到關于參數的方程,從而求解。
例5已知二次函數y=x2+ax+3,當-1≤x≤6時,函數y的最大值為8,求a的值是否存在。
【解析】∵二次函數y=x2+ax+3
∴二次函數的對稱軸為直線①當,即a≤-12時,此時二次函數在-1≤x≤6范圍內,y隨x的增大而減小,在x=-1處取最大值,即1-a+3=8,解得a=-4,與a≤-12不符;
②當,即-12<a≤-5時,此時x=-1離二次函數對稱軸更遠,
∴二次函數在x=-1處取最大值,即1-a+3=8,解 得a=-4,與-12<a≤-5不符;
③當,即-5<a≤2時,此時x=6離二次函數對稱軸更遠,
∴二次函數在x=6處取最大值,即36+6a+3=8,解得,與-5<a≤2不符;
④當,即a>2時,此時二次函數在-1≤x≤6范圍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在x=6處取最大值,36+6a+3=8,解得,與a>2不符。
綜上所述,不存在符合題意的a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