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促進幼兒品德的發展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品德教育是幼兒園課程教育的重要內容,縱觀幼兒園課程教育資源,繪本蘊含豐富的道德內涵,是教師進行品德教育的有效載體。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中融入品德教育,不僅可以減少教師品德課程資源開發的壓力,還可以有效提高幼兒對品德學習的接受度,從而實現品德教育中師幼教與學的雙贏。
【關鍵詞】品德教育;繪本閱讀;路徑;幼兒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一般資助課題“繪本閱讀在幼兒品德教育中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XJK21BDY016)成果。
作者簡介:張顏(1990—),女,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新興幼兒園。
文章嘗試闡釋繪本閱讀與品德教育的邏輯關系,探索品德教育導向下的繪本閱讀多元化路徑,總結繪本閱讀多元化路徑實施帶來的教學成效。
一、品德教育與繪本閱讀的互促關系
教師要對幼兒園繪本閱讀課程的教學價值進行定位,要深刻理解繪本與品德教育之間內在的邏輯關系。這樣可以保障教師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科學地選擇繪本,從中找到品德教育的有力支撐點和外延點。
(一)繪本之情感性
情感教育對于幼兒園品德教育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繪本讀物具有豐富的情感性,能夠培育幼兒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
幼兒在判斷事物的好壞時,不是依托社會倫理共識,而可能是以他們同情誰、討厭誰為標準。在單一的說教式品德教育模式下,教育效果是低于預期的。而繪本通過色彩鮮明的畫面、精彩的故事情節引起幼兒與繪本故事形成情感共鳴的交互過程,在交互過程中,幼兒會形成一種基于繪本故事主人公的道德形象的判斷,從而間接矯正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
比如,當幼兒要撒謊時,就會聯想自己撒謊后,會不會像匹諾曹一樣,鼻子變長?當幼兒懶惰時,就會聯想自己會不會像懶惰的大熊一樣餓肚子?如此,繪本故事所描述的真善美和假惡丑都在無形中影響幼兒,并將不斷潛移默化地促進幼兒道德價值體系的
構建。
(二)繪本之情境性
情境性是繪本的重要特征,也是促進幼兒好奇、好學意識產生的重要因素。繪本通過具象化手法表現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從而引導幼兒獲得具有真實性、自然性、豐富性的情境體驗。從這一點來分析,基于情境性的繪本閱讀,是符合幼兒道德認知水平的發展特點的,也是有利于逐步完善幼兒的道德認知體
系的。
比如,安東尼·布朗的繪本《朱家故事》展現了朱家媽媽有一天突然不見了,家里變得一團糟的情境。幼兒在繪本的情境中認識到家庭和睦相處需要家庭工作的合理分工和分擔,更重要的是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相互認可、感恩、尊重以及保護家庭成員的辛勞付出。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繪本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分別扮演朱家父子、媽媽,復現繪本中的朱家生活情境,從而讓幼兒深刻認識互相尊重、互相體諒的道德價值。如此,充分發揮了繪本閱讀的品德教育價值。
(三)繪本之模范性
在繪本生動、趣味、童真的情境中,幼兒將會幻想出一個個多姿多彩的童話世界,并且會將自己代入其中,希望自己成為某一繪本世界的主人公。從這一特點來分析,繪本閱讀有利于教師在品德教育中充分發揮繪本人物的模范作用,讓幼兒爭先學習繪本人物的道德品質。
教師在品德教育與繪本閱讀結合中,要重視利用幼兒喜愛的、具有模范性的繪本人物,充分發揮其模范作用,讓幼兒觀察、模仿、學習其優秀的道德品質,讓幼兒把道德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強化幼兒品德教育“知行合一”的過程。
比如,在《三只小豬》繪本中,三只小豬跟大灰狼斗智斗勇,豬老三用水泥和磚蓋了一所安全的房子,在壁爐里放了好多木材,在大灰狼來時,便把壁爐里的火點著,而大灰狼跌坐在火上,尾巴被燒著了……教師以豬老三為模范,引導幼兒學習它的勤勞能干和機智勇敢。
總之,教師要利用幼兒對繪本故事的好奇心,充分發揮繪本人物的模范作用,激發幼兒主動學習優秀道德品質的動機。
二、幼兒的階段特征
品德教育導向下的繪本閱讀多元化路徑實踐,要求教師做好幼兒的階段特征分析。這樣將利于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檢驗、診斷和優化,從而使得品德教育導向下的繪本閱讀多元化路徑的實踐更加科學
實用。
(一)形象化認知思維特征
幼兒正處于形象化認知思維為主導的學習階段,教師在品德教育導向下的繪本閱讀多元化路徑建構中,要充分考慮到繪本閱讀是否符合幼兒的形象化認知思維特征。
比如,教師讓幼兒閱讀《睡覺去,小怪物!》中主人公小怪物為了不睡覺和爸爸斗智斗勇,使出各種小花招,并且對爸爸提出的要求不停地說“不”的故事。教師引導幼兒認識主人公小怪物拖延睡覺時間的錯誤,形象地教育幼兒在家不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可以耍小脾氣。教師把培養幼兒良好性格的品德教育貫穿于形象的繪本閱讀之中,符合幼兒形象化認知思維特征,從而能夠更好地發揮品德教育的力量。
(二)感性特征
幼兒的理解能力較弱,更多地靠感性來主導自己的思想認知和言行舉止。教師要重視幼兒的感性特征,以此為基礎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識。
比如,繪本《大衛,不可以》的主人公大衛,總是做出“冒險”的舉動,他在浴缸里鬧翻了天,讓水流成河;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大衛的媽媽總是說:“大衛,不可以!”為此,教師重視通過繪本閱讀增強幼兒的道德情感認知,創設了一個真實的情境:你帶著一身污泥回到了家,客廳的地毯上留下了你的一串黑腳印。這時,媽媽辛苦一天后下班回到了家,卻還要收拾你闖禍的殘局……教師邀請不同的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體會媽媽的勞累和不容易,并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如此,幼兒能體驗傷心、內疚等道德情感,從而審視大衛的錯誤行為,學會了關愛媽媽等良好道德品質。
(三)好動性特征
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幼兒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教師要重視幼兒的好動性特征,順應幼兒的天性設計開放性的繪本閱讀活動,促使幼兒手腦并用地學習繪本,這樣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繪本《媽媽的紅沙發》的內容是一個小女孩的家里發生了火災,東西被燒光了,于是外婆、媽媽和小女孩祖孫三代開始了努力攢錢重建家園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省吃儉用,她們終于攢夠了錢,買了一個漂亮、舒服的紅沙發。教師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畫一畫小女孩祖孫三代重建的美麗家園。如此,不但激發了幼兒參與繪本閱讀的興趣,而且讓幼兒手腦并用地體驗了小女孩祖孫三代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節儉的優秀品質,取得了有效的品德教育效果。
(四)需要激勵的特征
幼兒有被肯定、被贊揚的心理需要,喜歡得到他人的夸贊。教師在品德教育導向下的繪本閱讀多元化路徑探索中,要重視突出激勵評價的教學功能,這樣不僅可以實現良性的師幼互動,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參與繪本閱讀活動的興趣。
教師作為繪本閱讀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科學地使用激勵評價促進繪本閱讀的有序進行。第一,教師可以運用啟迪式、夸贊式的語言激勵;第二,教師可以運用摸摸頭、拍拍肩的動作激勵;第三,教師可以運用獎勵小紅花、小紅星等獎勵激勵;第四,教師可以運用比賽積分的形式激勵,從而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促進幼兒積極地參與繪本閱讀,增強品德教育的效果。
三、品德教育導向下情境化繪本閱讀實踐
情境化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結合繪本的故事內容復現繪本的情境,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教學語言的傳遞性和穿透性,也可以達到刺激幼兒調動多種感官參與繪本閱讀的目的。情境化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教師選擇各種各樣蘊含豐富品德教育資源的繪本,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比較小,可以提高繪本閱讀的靈活性和便捷性。
第二,有利于教師動態化、立體化地展示生動有趣的繪本人物,讓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人物和繪本的品德內涵。
比如,繪本《西奧多和會說話的蘑菇》的內容是蜥蜴、青蛙、烏龜以及小老鼠西奧多四個好朋友一起住在一個老橡樹墩里。除了西奧多,大家都有各自擅長的本領。西奧多說不上自己擅長什么,還膽小怕事。有一天,西奧多發現了一朵會說話的蘑菇,于是便告訴伙伴們蘑菇發出了指令,讓所有人都尊它為王。大家信以為真,直到西奧多的謊話被揭穿的那一天……教師為了引導幼兒認識到繪本主人公西奧多說謊的壞處,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創設情境,讓幼兒圍繞謊言這一主題,思考為什么會有謊言、撒謊可能造成什么后果、應該怎么做等問題。此外,教師引導幼兒圍繞繪本中西奧多的朋友們為它做了一頂王冠的內容,嘗試動手制作王冠,并將王冠獎勵給班級自信、誠實做自己的幼兒。如此,幼兒可以更好地理解誠實的品德,在心中播下誠實的種子,樹立誠實的意識。
四、品德教育導向下游戲化繪本閱讀實踐
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方式,游戲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快樂、自然、輕松地學習。教師要重視游戲獨特的教育價值,充分結合繪本內容,為幼兒設計有趣的游戲化繪本閱讀實踐,讓幼兒在具有開放性、趣味性、互動性的游戲活動中,實現對故事角色的生動演繹,從而更深入地認識繪本人物、繪本情節所蘊含的品德內涵。
比如,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講述了大兔子與小兔子比一比誰更愛對方的過程,直到小兔子進入夢鄉,比賽才以大兔子更愛寶寶而結束。這是一個以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真摯情感為主題的繪本故事,畫面質樸,語言活潑,情感真摯。教師利用幼兒愛游戲、愛模仿的特征,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繪本故事的再次編創,并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為繪本增添生動性。幼兒通過游戲化的繪本閱讀實踐,認識父母對孩子珍貴的愛,并學會愛父母,孝順父母。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一個人道德發展的起點,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以游戲為手段引導幼兒演繹繪本內容,讓幼兒學習愛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對幼兒的品德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五、品德教育導向下繪本閱讀多元化路徑的教學成效評析
本文在品德教育導向下的繪本閱讀多元化路徑思考中,呈現了兩種常用的教法,一是情境化繪本閱讀實踐,其靈活、便捷、易實行,符合小班、中班、大班各個階段的學情,且對繪本故事的主題沒有特定的要求,有利于教師常態化地在繪本閱讀中滲透品德教育;二是游戲化繪本閱讀實踐,其強調幼兒對繪本故事中的優秀品德和良好行為進行深度理解和轉化,有利于幼兒在妙趣橫生的游戲中,享受游戲,獲得良好的道德熏陶。
結語
總而言之,品德教育導向下的繪本閱讀多元化路徑思考,要求教師在課程化、系統化的基礎上去延伸拓展不同的繪本閱讀實踐,充分利用繪本蘊含的品德教育資源,有針對性地滲透品德教育。這樣,才能逐步優化幼兒園品德教育導向下的繪本閱讀園本課程,從而讓幼兒從小可以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將優秀品德“繪”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