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易霖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科技的進步得益于經濟的穩定增長,針對弱電工程的施工技術、質量監管,過去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水平已難以符合行業發展需求。這也表明,在如今的背景下,應該提升該工程工藝標準與質量管控,對技術與質量監管雙管齊下,進而保證弱電工程得以正常進行,有序作業,完美交付,從而可以實現工程的使用目標,為用戶創造更高的使用價值。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建筑模式正朝著功能性、環保、長遠發展的趨勢轉變。目前的建筑行業中,除了配套安裝外,智能化的運用逐漸普及,在行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智能化建筑中,對于弱電工程施工所具備的意義,本文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介紹,以供參考。
(1)促使建筑工程控制更加智能化。智能建筑中,弱電工程涉及較多的弱電子系統,它們能夠對樓宇系統、照明系統等實行控制。弱電工程施工中,一般會選擇集成式施工方法,把弱電子系統進行聯結,且利用圖像顯示技術實現集中監控數據指標,以產生聯動化整體,充分展現智能化建筑特點。其中,若某一系統發生信息異常,能夠及時進行排查,及時排除故障,讓施工與維護費用得以降低。另一方面,系統的數據聯合還能夠達到數據共享,為施工者提供幫助,為智能建筑后期建設提供支持。
(2)確保進度、提升質量。相比而言,弱電工程復雜性較高,同別的技術系統存在很大的關系。當對弱電工程開展施工前,管理者會對場地開展調查,掌握有關系統配置狀況,確定控制設計方案。另外,鑒于全面考慮,施工方會聘請專業化施工隊伍,保證該工程高效進行,并且也為建設質量提供了保障。顯而易見,就智能建筑而言,弱電工程施工存在較大的意義,這與整個工程質量息息相關。圖1所示為建筑智能化示意圖。

圖1 智能化建筑
(1)橋架安裝技術施工。銅芯接地線安裝中,若橋架屬于非鍍鋅材料,應該把接地線置于側面,讓其維持橫平,接著,通過螺栓把橋架穩固好。具體安裝中,對于強電、弱電橋架,需要在二者間維持適當距離。并且,還應該安裝防火板,架橋表面涂上防火層,這樣能夠符合設備防火需求。
(2)金屬電管安裝。安裝電管前,應當根據設計文件對金屬電管開展檢查,保證其內壁光滑,表面平整,保證在利用中不發生銹蝕情況。具體運用中,針對受力較大位置,可考慮添加高強度管材。具體鋪設中,也應該落實好科學規劃,盡可能減少彎頭電管,保證其穩固、順暢,確保連接處得到有效密封。此外,還應該保證管路均接地,針對隱蔽工程,要認真進行記錄、落實好歸檔處理。
(3)線路鋪設。該工程施工作業中,線路鋪設為不可缺少的階段。其中,應該加以關注鋪設質量,應該根據技術文件要求及圖紙標準來鋪設。施工者應該規范利用材料及工具,且在指定處完成安裝與施工。接著,需通過專業人員借助相關裝置完成鏈路測試,保證信息點符合要求。應該借助光時域反射儀(圖2),來對光纜需求開展測試,保證結果達到標準后方可開展后續的作業。

圖2 光時域反射儀
(4)信息插座安裝。就智能建筑而言,信息插座安裝質量高低,同項目功能及價值的體現有關。實際安裝中,應該保證安裝效果的牢固,最大程度把安裝處選在較為平坦的地面上。結束安裝后,還應該通過蓋板來對其保護,為插座的安全利用提供保障。在智能建筑中,利用插座的場合較多,應該根據具體需求選取相應的插座。安裝中,也應該仔細閱讀插座標簽,把其功能盡可能體現出來。并且,還應該關注線路的顏色選取,讓分辨處理效果得以提高,這除了能夠提升安裝效率,也能夠促使安裝更加精準。此外,安裝位置也有著差異,當明確位置時,應該全面分析圖紙,滿足防潮與防震等的要求。
(5)系統的設計工作。弱電工程施工作業中,項目人員需要以盡可能體現其功能性為切入點,進一步掌握工程設計標準,對此進行全面落實,也就是結合甲方對功能性的要求來對系統開展準確定位,設計上精準體現出弱電工程的特征與其核心的功能。
(6)弱電工程施工組織。在工程施工作業之前,應該通過具備承包資質的企業來健全工程的管理組織架構,把管理班子與施工班組結合起來,二者均具備充足工作經驗,針對弱電工程特征制定科學的施工組織方案,合理指導整個工程的開展。
(7)承包商素質評估。基于探究弱電項目特征,結合現有案例分析能夠得知,承包商素質的高低,與該工程執行成果有關。該工程施工作業中,需要承包商參與系統協調、把控與管護等,所以,其對于項目所提供的技術能力,對于出現突發事件時的應急能力尤為考驗,這需要在工程開展前慎重選好承包商。
(8)弱電項目的維護管理。弱電項目的管理維護,能夠對項目的成果與投資回報提供保障。工程執行效果的評價標準,也就是其能否交付運行與正常開通,而實施成果與投資回報的目標展現則是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是否實現設計初衷。所以,弱電工程在驗收滿足要求后,還需要對該工程開展管理與維護,進而確保工程的有效成果。
隨著城市化建筑的不斷發展,針對智能建筑弱電工程,向其提出了較高的技術要求。其中需相關人員提升個人水平,采用科學技術手段切實提高施工工藝,全方位優化弱電功能,保證該工程的品質要求,讓其獲得長遠的發展。對于該工程的質量管理策略,本文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按照建筑合同與業主提出的要求與標準,需慎重確認及復核以下內容,即子系統框架、功能性介紹與設備型號等。其中,要檢查技術文件資料,保證其參數可以符合行業標準與合同需求。相關人員要對設備參數、型號等輻射至檢查中來,明確被控點位是否準確,接口型號能否滿足設計要求,對圖紙開展全面審核,以實現圖紙與設備清單等的統一。并且,工程人員也應該第一時間審查合同,合同要求有關方均有簽字說明,同時,這也會列為擴充性文件。
對于任何一項工程來講,技術交底的落實尤為關鍵,在智能建筑弱電工程中也是如此。首先,由負責人對弱電工程的技術者與管理者開展安全技術交底,應該明確交底這些內容,即在建工程的技術重難點、施工環節所要求的工藝技術等。其次,由技術管理責任者對工程中的施工者開展有關安全技術交底,也應該明確交底以上的內容。最后,通過弱電工程的施工員,來對施工操作者開展有關技術交底,同時,也應該對以上內容進行細化交底,也就是在建工程中的技術重難點、施工環節所要求的工藝技術等,可以最大程度把有關步驟細致化,這樣一來,也就更加明確了作業中的核心節點與建設期間的相關細節要素,并且應該對持久交底開展認真記錄。
具體施工中,需要保證建設的項目品質。要求施工者應該充分落實已經審核的施工方案,貫徹相關技術文件在具體作業中進行操作,達到操作技術和規劃效果徹底符合。若發生技術要求和方案不符的現象,不能自作主張,隨意更改,需要向上匯報,獲得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和工程師溝通,經雙方一起研究,考慮到項目的合理性、可行性與標準,貫徹至建筑項目中,開展更高效的質量管理。并且,技術者需要對子系統在操作中開展監督管理,根據規定組裝與調試單體設施,多次查驗且記錄。此外,針對外圍設施與項目材料,也應該進行全面的查驗,不滿足合同和行業要求的設備,應該開展有效檢測,對于進口的材料,需要具備海關證明,在確保項目材料無問題的前提下,方可開展施工作業。
弱電項目中系統的調試尤為關鍵,它屬于開展質量管理不可缺少的步驟。應該將系統中的圖紙、檢測要求、合同規定與技術檔案看成調試的重點,有序進行調試作業,對于全部調試作業,在查驗結束后才能開展施工。其中,應該第一時間記錄所有子系統與單體設備調試的質檢過程,若發生需再次施工的環節,應該及時調配人員來處理,在得到有效處理后再次監控調試,當發生問題時需要及時匯報,且主動和設計人員溝通處理。唯有保證所有子系統均能正常工作,方可結束調試。
在弱電工程開展中,對于進度、質量以及成本,應該基于合理管控獲得正確處理。首先,質量和進度之間的關系,在工程施工前期就要對施工質量列為第一位與重點來對待,無論是哪個項目,均需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才能加快其進度,不能為追求進度而沒有重視質量的重要性,否則,會給項目帶來難以預估的損失。其次,質量和成本之間的關聯,不管是哪個項目,想增加自身效益,就應該降低工程投入成本,此方式的確是獲取利益的可行渠道,但需要確保質量有保障,針對項目建設中所采取的設備、材質,當進行采購時可降低其成本,還能夠基于科學的工序及工藝安排,來切實減少建設的人工費用。實際上,無論采取怎樣的方式來增加效益,均需要將施工質量當作前提來完成,不可為追求成本而采取偷工減料方式,針對建設期間的工序與耗材,不可盲目節省,應該以保證整體工程質量為宗旨。
總之,在智能化建筑中,該工程有著較高的技術性,在技術水平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技術施工中,應該多加關注橋架、電管與插座的安裝,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線路鋪設。在質量管理中,應該在設計環節對弱電工程進行合理分析,準備環節落實好技術交底,施工環節認真開展質量監管,在智能建筑弱電工程中,針對進度、質量與成本,要有效協調三者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