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錢玉婷

區域游戲是一種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游戲活動,是根據幼兒的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而設立的。但是,由于教師未能徹底擺脫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區域游戲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教育效能。
將區域游戲等同于角色游戲,是很多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區域名稱看,“娃娃家”“超市”“菜場”“醫院”等幾乎是角色游戲的翻版,帶來一系列問題,如材料投放單一化、游戲形式重復化等。
解決對策:在開展區域游戲時,教師可以角色扮演為媒介,有針對性地設置手工區、音樂區,開放游戲端口,引導幼兒參與多種游戲,從而獲得發展。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有目的地投放游戲材料,激發幼兒的參與欲。同時,教師根據不同幼兒的能力差異,注重材料的層次性,使每個幼兒都能選擇、操作適合自己的游戲材料。例如,我園深入挖掘具有南通地方特色的游戲內容,組織幼兒開展“我愛南通好家園”區域游戲。師幼共同討論設置游戲區域,投放活動材料。在“城市博物館”(建構區),教師提供了紙盒、易拉罐、廢舊報紙、五彩泥等材料,讓幼兒建造樓房、橋梁等;在“紡織廠”(手工區),教師提供了各種粗細不同的毛線,讓幼兒學著紡織工人操作,感受紡織工人的辛苦;在“T 臺”(音樂區),引導幼兒自己化妝、“走秀”,配合富有南通特色的音樂,讓幼兒感受地方人文魅力;在“珠算博物館”(益智區),教師提供了各種算盤,讓幼兒撥一撥、算一算。
在區域游戲中,教師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為了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有的教師完全放手,幼兒的游戲時間成了教師的休息時間。
解決對策:一是做一個細心的觀察者。觀察是教師指導區域游戲的前提。只有建立在觀察基礎上的指導,才能有的放矢地幫助幼兒,提升幼兒的游戲水平。教師要細心觀察幼兒與材料、環境、同伴的互動,為游戲順利開展提供支持。二是做一個有力的支持者。在區域游戲中,教師不僅要提供材料上的支持,還要提供知識和經驗上的支持,有效推進游戲進程。三是做一個適時的引導者。教師在游戲中的引導更多的是以間接的、介入的方式進行。在這里,教師要把握好時機,做到適時、適度。過早地干預會影響幼兒的游戲興趣,滯后的干預則起不到應有的指導作用。例如,在“我愛南通好家園”區域游戲中,幼兒來到“科技館”時,提出將紅、黃、藍等幾種顏料調一調、和一和,看一看顏色有什么變化。教師通過觀察了解到幼兒產生的游戲需求,為他們提供了黃豆、赤豆、蘋果、米、糖、鹽等物品,鼓勵幼兒將這些物品放在水中觀察,引導幼兒在親身體驗感受世界的奇妙,激發了他們的探索愿望。
在開展區域游戲時,有的教師變成了指揮家,“包辦”游戲規則的制定、游戲材料的投放,甚至幼兒應該玩什么游戲、應該怎樣玩游戲都要“說一說”,導致區域成了教師的區域,游戲成了教師的游戲,幼兒如同牽線木偶一樣。
解決對策:其實,“放任幼兒”和“控制幼兒”的做法都是與“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相背離。在區域游戲中,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的游戲權利,使游戲成為幼兒的自主性活動。一方面,自主選擇游戲內容。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引導幼兒通過談話、討論等方式,找尋自己力所能及的游戲內容,使每個游戲區域的活動都是他們最近發展區的活動。另一方面,自主豐富游戲內容。隨著游戲的開展,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增設自己感興趣的游戲區域,添加新的游戲材料,創新游戲玩法等。以“我愛南通好家園”區域游戲為例,“濠河風景區”“文峰大世界”兩項活動起初開展得如火如荼,過了一段時間后,幼兒的參與興趣度明顯減弱。但是,他們對“益智區”里的數黃豆、剝玉米等活動很感興趣。為此,教師引導他們從家里帶一些農作物作為游戲材料。幼兒帶來的農作物五花八門,堆滿了整個玩具柜。如何最大化發揮農作物在游戲中的作用呢?成成想出了好辦法,他提議利用幼兒園車庫開一家“休閑農莊”,大家可以在那里釣魚(娛樂游戲)、摘野菜(智力游戲)、爬稻草(體育游戲)、開飯店(角色游戲)等。“休閑農莊”的創意來自幼兒,開設的區域是他們熟悉和喜愛的場所,使用的材料來自家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然而,游戲評價變成了教師的“一言堂”,形成一種單向的、機械的評價局面,沒能真正幫助幼兒從不同的游戲中獲得經驗,從而導致游戲評價。
采取對策:教師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做好“引路人”,組織幼兒講、幼兒評或者幼兒與教師一起講、一起評。例如,講一講游戲中應解決的問題,評一評自己與同伴在游戲中的表現,嘗一嘗游戲帶來的快樂成果。例如,在“我愛南通好家園”區域游戲中,評價內容隨著游戲的開展而有所不同。游戲初,教師提出問題:“你喜歡這個游戲嗎?為什么?”目的是了解幼兒對游戲的感興趣程度。隨著游戲的深入,教師提出新的問題:“在游戲里,你有什么快樂要與大家分享?你最喜歡和誰玩?為什么?”目的是拓展幼兒的思路,開動腦筋去思考、創新,為下一次游戲做好材料、經驗、能力等方面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