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雪華

為有效拉近幼兒和自然的距離,進一步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我園全面改造戶外游戲場。小上坡、沙水區、角色區、運動區、涂鴉區、種植區等,都以嶄新的面貌亮相,幼兒園成為幼兒暢游的樂園。但是,種植區有一塊泥巴地由于光線差、地勢低等原因,幼兒很少踏入其中玩耍。于是,泥巴地改造工程開始了。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求。”環境對幼兒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隨手可得的泥巴為“玩泥”游戲提供了基礎保障。在改造泥巴地中,我園始終把“以兒童為本”的理念貫穿全過程,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基于游戲中幼兒的行為觀察與分析重新調整,形成自由探索的泥坑區、尚美創玩的泥作桌、尋味野趣的泥巴廚房,以及涂鴉墻、投泥板、展示臺、清洗區、工具收納間等不同區域,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游戲空間,滿足幼兒玩泥游戲的需求。同時,教師引導幼兒制定游戲公約、繪制材料收納小標志和游戲打卡地圖,為幼兒提供充分體驗、持續發展的可能。
我園提供了種類豐富、數量充足的材料,充分滿足幼兒的探索與學習需要,既有師幼共同收集的材料,又有幼兒自主收集的材料。
一是生活材料再利用,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野趣泥巴廚房提供木制桌椅、廢舊的鍋碗瓢盆,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中體驗生活材料帶來的游戲樂趣。他們用泥巴制作成各種美食,如“美味甜甜圈”“巧克力蛋糕”“樹葉湯汁火鍋”等。幼兒在“烹煮”的同時,享受和同伴“過家家”的快樂體驗。
二是探究材料巧提供,激發幼兒游戲活力。自由探索泥坑區提供沙水泥的配套建構積木、小鏟子、水桶等,激發幼兒的游戲活力。例如,幼兒在小鏟子、放大鏡、觀察盒等工具的幫助下,和蚯蚓“近距離”接觸,將它們運送到種植區土壤中松土;幼兒巧妙運用建構積木中小組件的阻攔、開關作用,教師開展“泥巴瀑布”游戲,引導幼兒探尋水量、速度和濺起水花大小的關系。幼兒覺得游戲體驗效果不佳時,通過與同伴協商,自主解決問題;教師在不同形狀的容器中勾兌泥漿,通過控制水量得到不同形態的泥漿,使科學的種子在幼兒的心中萌芽。
三是自然材料來幫忙,提升幼兒的創造力。幼兒將樹葉、樹枝、石子、貝殼等材料,分門別類擺放,便于自由選擇。六顆小石子變成了一朵花用來裝飾泥巴廚房,撿來的紅果子制作成小動物“眼睛”,糊一塊泥巴在樹上做一個可愛的面具……幼兒在玩泥游戲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獨特的玩法讓每一次游戲都充滿新意。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在不斷增長,表現美和創造美的熱情也持續高漲。
作為幼兒游戲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觀察者,教師應當細心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了解材料的適宜性及可操作性。同時,教師在觀察和分析幼兒行為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支持策略,滿足幼兒游戲的需求,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多數是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的。為進一步發揮環境創設的隱性教育作用,教師在教室走廊、游戲區等墻面,布置問題記錄墻、作品展示區、趣事日記板等,呈現幼兒活動軌跡,讓幼兒的游戲記錄看得見、有意義。一是空間支持。合理劃分區域,提供充足的游戲空間,滿足游戲需要。二是墻面支持。記錄幼兒學習與思考的過程,幫助幼兒梳理、積累新經驗,運用多種方式呈現幼兒作品。三是材料支持。提供多元的材料,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及時增添、更換材料,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
教師還針對具體情況,分析幼兒“為什么”,捕捉介入的有效時機,靈活運用各種指導方法,幫助幼兒總結問題、積累經驗、提升能力。一是主動介入。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深入思考,探尋解決辦法,使游戲更加豐富多彩。二是被動介入。通過詢問了解幼兒需求,提供適當幫助,給予必要的支持,推動游戲順利進行。三是評價支持。幼兒與同伴、教師相互交流,在分享、討論中獲得經驗的改造與重組,為下一次游戲做好充足的準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主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支持和主動參與,幫助教師提高教育能力。”為了進一步推動“玩泥”游戲的策劃與組織,我園從多途徑入手,尋找家園共育促進幼兒成長的機會和可能。
一是現場研討,邀請家長參與游戲策劃。在游戲開展前,我園舉辦家長會,教師和家長共同回憶童年生活、重拾美好時光,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接著,教師闡述“玩泥”游戲將為幼兒帶來的發展可能,從動作發展到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現,從習慣培養到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等,讓家長全面了解“玩泥”游戲。教師還帶領家長實地考察玩泥區,讓家長了解此區域的現狀,從而邀請家長出謀劃策。
二是多元宣傳,共享幼兒的美好童年。我園通過園所網站、微信公眾號、班級群等線上平臺,上傳幼兒在“玩泥”游戲中的照片、視頻,與家長分享幼兒的成長與進步,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幼兒在園生活。并提出科學育兒建議。
三是親子互動,體驗玩泥之趣。在家園合作中,我園布置親子小任務,尋找更多切實可行的合作辦法,如“泥土的秘密”親子調查、“陶藝體驗”親子活動,提升家長的參與度,讓親子互動更有趣、更豐富。
泥巴充滿著大自然的氣息,“玩泥”不僅滿足了幼兒好玩的需求,還能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愿望。我園將繼續尊重幼兒對“泥”的真實想法,追隨幼兒的興趣,順應幼兒游戲的需求,關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做好家園溝通協作,不斷調整、支持幼兒的游戲行為,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