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巖,崔警衛,李旭東,王致誠,李致遠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自動控制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0)
“課程思政”是指高校在平時的課堂教學、實踐教學中對學生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方面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通過挖掘思政元素,以期達到立德樹人、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標[1]。進入新時期,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大學課程較多,尤其高職院校在校學習時間只有兩年左右,每個學校對此課程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太難的理論知識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比較枯燥和乏味,學生更多地想通過自己動手,研究一些電子元器件,從而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以掌握電力電子技術這門課程。應該鼓勵研究型學習、自主式學習、資源型學習,強化實踐教學,能夠更好地使用相關技術解決本專業領域的問題。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各類技能、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國高職院校擴招百萬新生,以加快培養各行各業緊需的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的數量日益增加,其中學生有單招生、高考生、軍轉生,學生的知識基礎不盡相同,學生的需求也不一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也大不相同,極大地增加了教學和管理難度。
電力電子技術是電類專業的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目前所使用的電力電子技術教材理論性很強,伴隨著大量的公式推導和波形的繪制,上課形式比較單一,以傳統的多媒體上課為主,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這種傳統的講課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實上課的需求。學生對于大量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興趣,認為所學理論知識在以后的工作中用處較小,導致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時學習效果較差。
善于學習是一種能力,熱愛學習是人生一大幸事,作為學生正是人生汲取知識的大好時光,學校為同學們搭建好了平臺,學生應該抓住人生的大好時光刻苦學習。學校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分別制定了符合本專業的培養計劃,培養計劃中包含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理論課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實訓課程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使學生在高職院校中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為以后工作或者升學積累更多的知識。然而在日常理論課堂中,認真聽課的學生較少,低頭玩手機、發呆、竊竊私語者居多,實訓實踐課程中部分同學抱著來見世面,玩一玩的心態,連基本的實驗操作安全規程都不愿意學,這種不好的心態和習慣已經浸蝕了部分學生的心靈,當貪圖安逸享樂成為一種習慣之后,遇到需要艱苦奮斗的時刻,自然會退縮,很難做出一番事業。
大學生活相對自由,不像初中、高中那么監管嚴格,給了學生一些自由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對大學生活感覺迷茫,對于空閑的時間不懂怎么安排,每天渾渾噩噩,喪失了理想和抱負,過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生活,長此以往下去整個人都很頹廢,反應在課堂上的表現就是上課玩手機或者睡覺,對于課程的學習毫無興趣,對什么事情都缺乏激情,這樣的情形不應該出現在朝氣蓬勃的大學生身上,因此,在平時授課過程中加強課程思政的教育很有必要。
針對上述出現的教學問題,以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為例,提出實施多種新的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并挖掘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學中,以培養德才兼備的高技術人才。
刻苦鉆研精神是完成創新性開拓工作的重要基礎,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勤奮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2]。電力電子技術概述部分講述了電力電子的形成和發展歷程,從第一個電子管問世之后,科學家一直在不斷地研究探索功能更強大的電力電子器件,直到半控型電力電子器件——晶閘管的問世,才標志著電力電子技術的誕生。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交通運輸、家用電器以及日常工業生產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電力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從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產生的影響方面,培養學生刻苦求學、努力鉆研的科學精神。新技術的誕生都是經過大量的實驗和失敗才得到的,只有經過不斷地積累才能做出更大的突破,在日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踏實做事,善于思考,不怕失敗的探索精神。
傳統的電力電子技術理論課教學是采用老師講課學生聽課這種模式,學習活動的主體是老師帶動學生進行學習,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3-4]。針對此種情況,可采取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參與度,在線教學具有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可以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以極大發揮。老師在上課前可以將教學內容以及相關的教學視頻發送到職教云課堂中,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意識,進而喚醒學生作為個體的價值認知。如可將單相可控整流電路的仿真實驗指導書提前發給學生,讓學生在Matelab 仿真軟件中仿真出整流之后的波形,隨后再進行單相可控整流電路的理論講解,由實驗結果來驗證所講述理論的正確性,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此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必然大大加強。
學習的過程中,內部驅動力和外部驅動力都很重要,其中學習激情是內部驅動力,可以提供給自己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同時老師的鼓勵,同學的認可等外部驅動力也很重要。激情簡單可以理解為一想起做某件事情就會開心和激動,那么學習的激情從“為何而學”這四個字可以簡單明晰地闡述為學習的激情來自哪里,只有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才能夠即便遇到艱難險阻,亦或是面臨諸多失敗,也會有重新來過的信心和勇氣。學習要有激情,要有吃苦鉆研的精神,部分學生剛進入大學時,因為在高中高強度的學習和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迷茫感,導致對學習產生了倦怠感,在大學課堂上毫無激情,只是機械地坐在教室里聽課,人來了課堂,心卻在別處,這樣的課堂學習效果較差,學生也體會不到學會知識的喜悅感和自豪感。因此,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明晰就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增加學生學習的內部驅動力,以此來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感。此外,建立和完善評價體系,摒棄愚蠢的學習無用論,讓學生可以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榮譽感和快樂感,這些外部驅動力也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也從“中國制造”逐漸向“中國智造”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工業產品的生產需要更多具有高技術的人才來實現,在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中,有四次硬件教學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應重視細節的教育,培養學生仔細嚴謹的學習和做事習慣,如在進行線路連接之前,先用萬用表的蜂鳴檔位檢測每條導線是否完好,用好的導線連接線路可以省卻后續不必要的線路檢查時間,同時可以避免導線斷開帶來的安全隱患;在線路連接完成后,檢查實驗設備是否有導線連接短路和連接錯誤的情況,以避免燒毀設備,確認無誤后,再進行通電,在改變參數過程中,要求斷電操作務必切斷電源之后再進行操作,以免帶電操作發生觸電和損壞設備的情況,培養學生的安全操作意識。
工匠精神的培養,除日常教學活動外,第二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重視培訓,以賽促訓。很多競賽題目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通過競賽,使學生清楚目前就業的大方向,讓學生心中對于自己以后要從事什么行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能夠明晰自身缺乏什么,有助于提高學生自學的意識和動力。
我國從建國開始就非常注重人民文化素養和勞動素質的培養,從剛建國時的掃盲運動教廣大人民群眾識字認字,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恢復高考制度,培養工程師和科學家,再到現在的掃科技盲和信息盲。在現今的社會,科技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面對高職院校的學生,教會學生專業技能,畢業之后可以有一技之長,讓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這既符合當下我國缺少大量優秀一線技術人員的需求,同時大量技術崗位的空缺也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二者相輔相成,大國工匠的誕生不是偶然,是在大量從事一線技術人員的基礎上誕生的,是其所從事行業中的佼佼者,所以,在日常上課過程中,要教導學生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掌握一技之長,同時也要提高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工匠精神的培養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創新也并非憑空想象,創新是對現有基礎知識的飛躍,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打好了才能走得更遠,觸類旁通,在課堂中需要引導學生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建立學生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從事高質量的技術性工作,打造技術型人才,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體力勞動者。
我國在電力電子技術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水平在世界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在芯片制造方面較弱,據統計我國每年進口芯片的總價已經超過進口石油的總價了,一方面是因為我國芯片制造技術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高質量的芯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另一方面我國是電子產業大國,電子產品銷往全世界,要辯證地看待芯片產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在半導體芯片行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是很大,華為企業在芯片產業的發展為國內企業做了榜樣,華為率先研發5G,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國產芯片,為我們國家芯片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結合美國、英國為抑制華為公司的發展而采取打壓,甚至發起貿易戰的行為,調動起學生內心的危機意識,激發其愛國、強國、奮發向上的家國情懷和不斷努力拼搏的責任擔當意識。讓同學們認識到我們的國家已經很強大了,足以為我們提供強大的庇護,再也不是一百年前任由西方列強欺辱的落后國家了,同時國家芯片行業的興起也可為同學們提供大量的技術性就業崗位,讓學生畢業之后有用武之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每個產品的誕生以及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不能一蹴而就,我國芯片行業的發展較慢,不能過于苛責,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支持國產芯片,給國產芯片一點時間,相信在國家的引領下,我們的芯片制造會有一個重大的突破。作為老師,在教學生學會知識的同時,也要啟發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理性地處理問題,不能隨意跟風,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認知,電力電子技術不僅可以教會學生專業知識,同時這門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都是值得挖掘和推廣的。
首先,對電力電子技術課程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日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在線學習,以賽促訓等方法,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其次,分析了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中包含的鉆研精神、工匠精神、愛國精神等思政元素,并在日常教學中加以實施,這樣不僅有利于豐富課堂內容,提升課堂吸引力,而且有利于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學習、能吃苦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