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縣農業農村局 黃喜梅 尹紹忠
為了提高土壤環境質量,減少土壤中的土傳病害,本試驗利用強還原滅菌法對大棚種植秋季番茄的土壤pH、土壤EC 值、尖孢鐮刀菌、蚯蚓的數量以及番茄產量性狀的增減進行檢測與調查,由此來確定強還原土壤修復法(RSD)對大棚秋番茄土壤環境質量的影響,為土壤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試驗選用延津縣辛莊村的兩棟塑料大棚,均為單棟拱圓形竹木塑料大棚。其中,試驗棚長64 m,寬17 m,對照棚長64 m,寬16 m。棚內種植作物均為番茄,品種有金鵬218、乾德M725、粉優3 種。
土壤處理方法為強還原土壤滅菌法,即在6—7 月大棚的休閑期,將作物秸稈粉碎后施入土壤,耕翻后灌透水,在高溫天氣下,用塑料膜密封15~20 d。
2020年6 月13 日取對照棚土樣,7 月6 日取試驗棚土樣。取樣方法為:將試驗棚與對照棚分別分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4 個區域,采用S 形路線采樣法,采樣地點應避免田邊、特別地形以及堆過肥料的地方。采集后將土樣帶回試驗室,挑出雜質后置于陰涼處陰干備用。
1.測定土壤pH。一是取樣,分別將試驗棚與對照棚取回的陰干土壤樣品磨細過2 mm 篩。二是稱量,分別用天平稱量50 g 試驗棚與對照棚土樣,稱好后分別倒入燒杯中。三是加水,按2.5:1 的水土比例,用量筒量取去離子水125 mL,分別倒入已裝好樣本的燒杯中。四是震蕩及測定,以250 r·min-1的速度在搖床中震蕩30 min,提取一定量的土壤浸提液后,用pH 計進行測定。
2. 測定土壤EC 值。本試驗采用5:1 水土浸提法提取浸提液,采用電導法測定土壤水溶性鹽總量,操作步驟如下:吸取土壤浸提液30~40 mL,放入50 mL 的小燒杯中,將電極插入待測液中,盡量插在液體的中心部位,使鉑片全部浸在液面下。按電導儀說明書調節電導儀,測定待測液的電導度,記下讀數。每個樣品應重讀2~3次,以防出現誤差。樣品測定后及時用蒸餾水沖洗電極,如果電極上附著有水滴,可用濾紙吸干,以備下一樣品繼續使用。
3. 土壤DNA 的提取和尖孢鐮刀菌的定量。土壤DNA 的提取使用土壤DNA 提取使用試劑盒,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 和相應的特異性引物對尖孢鐮刀菌進行定量。
4.水樣平板涂布尖孢鐮刀菌數量。將稀釋的水樣取100 mL,涂于配好的PDA 培養基上,重復涂3 個,在30℃條件下培養2~3 d。
5.蚯蚓數量的調查采用樣方法,具體步驟如下:一是選取樣方,選擇該種群分布較為均勻的地塊,長寬高均為1 m。二是計數,數出每個樣方內蚯蚓的數量。三是計算,計算出每個樣方的平均數。
6.番茄產量性狀的調查。2020年7 月18 日調查番茄第一穗果坐果節位。待第一穗果結果后開始對第一穗果平均單果質量、平均坐果數、產量、果實日膨大數等進行調查。
對照棚土壤pH 為7.52,試驗棚土壤pH 為7.62,土壤pH 呈現略增趨勢。RSD 處理的原理是利用有機物料(秸稈)、灌溉覆膜等措施來形成一種強還原環境,土壤中加入秸稈后有機質含量會有所增加,有機質的成分主要是腐殖質,會有效地吸附土壤中的正負離子,并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從而調節土壤的酸堿度。RSD 處理過后土壤堿性增加,說明RSD 處理可以作為調節酸性土壤的改良劑,但本試驗田的土壤為微堿性,對于并未酸化的土壤,RSD 處理對土壤pH 的影響很小。
對照棚測得土壤溶液的EC 值為0.27 ms·cm-1,試驗棚的土壤溶液的EC 值為0.39 ms·cm-1,處理后土壤溶液的EC 值增加了0.12 ms·cm-1,說明RSD 處理后土壤的電導率并沒有降低,土壤的水溶性鹽含量略增。本試驗中,EC 值雖增加了0.12 ms·cm-1,但并不會給番茄植株帶來危害。
對照棚中土壤的尖孢鐮刀菌拷貝數為6.48,試驗棚中土壤的尖孢鐮刀菌拷貝數為4.5,比對照棚降低了1.98,殺菌率達到98.93%,且水樣平板涂布沒有檢測出尖孢鐮刀菌,也沒有發現其他真菌生長,說明RSD 處理可以殺滅土壤中的尖孢鐮刀菌,對防治土傳病害具有一定的效果。RSD 處理的原理是利用在淹水條件下加入大量的秸稈及有機物料使土壤快速創造一個強還原環境,從而有效抑制病原菌的數量,RSD 處理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有機酸,比如乙酸和丁酸對尖孢鐮刀菌有抑制作用。所以,RSD 處理法對防治各種病菌的時間短,方法簡單,不僅提高了土壤肥力,而且抑制了土傳病菌的發生。
由下頁表1 可得,對照棚中選取的3 個樣方中蚯蚓的平均數量為2 條,試驗棚中選取的3 個樣方中的平均數量也是2 條。由于蚯蚓的活動范圍廣泛,不同的溫濕度對蚯蚓數量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此外在雨后或灌溉后,表層土壤中的蚯蚓數量會有所增加。本試驗在調查土壤中的蚯蚓時,距離RSD 處理已有一段時間,對于土壤中蚯蚓的數量無明顯的影響??偟膩碚f,RSD 處理對土壤中蚯蚓的數量影響不大。
表1 RSD 處理前后土壤中蚯蚓的數量變化單位:條
由表2 可知,以金鵬218 番茄產品為試驗,對照棚中番茄的第一穗果平均單果質量為37.19 g,第一穗果平均坐果數為1.30,第一穗果產量為48.34 g,第一穗果日膨大量為0.71 mm·d-1。試驗棚中番茄的第一穗果平均單果質量為46.23 g,第一穗果平均坐果數為1.80,第一穗果產量為83.22 g,第一穗果日膨大量1.03 mm·d-1,第一穗果產量相對于對照的增長率為72.16%。通過RSD處理過后的秋番茄產量性狀比處理前明顯增加,不僅第一果穗的坐果率增加,而且果實日膨大量提高。土壤中的病原菌經過RSD 處理后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這一方法將極大地提高番茄的經濟效益。
表2 RSD 處理前后金鵬218 番茄產量性狀的變化
RSD 處理能調節土壤酸性,提高土壤pH,對改良土壤理化性質有一定的作用。此外,RSD 處理對大棚秋番茄的土傳性病原菌有極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對尖孢鐮刀菌的滅菌效果可達98.93%。RSD 處理后番茄第一穗果產量增長率達到72.16%,由此說明RSD 處理可以減輕北方土壤的土傳性病害,提高土壤的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