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縣農業農村局 徐秋萍 邢玲玲 賈琳 楊欣欣
河南省作為我國小麥的適生區和高產區,小麥種植由田間散戶形式轉向工廠化規模生產的核心技術一直都是規模化集約種植高產栽培關注的重點。如果能掌握冬小麥關鍵技術,做好重點管控,可以有效集中要素優勢,節本增效,實現小麥綠色優質高產,保障糧食安全。
冬小麥規模化集約種植綜合生產栽培模式重點介紹了冬小麥綠色高效高產、集約化規模種植所需的生態生產條件和寬窄行種植、化肥減量增效、節水灌溉、綠色防控、全程機械化等集成技術。
本模式適用于冬小麥大田規模化集約生產。
冬小麥規模化集約種植綜合生產栽培模式的適用對象為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村專業化糧食種植主體。
冬小麥規模化集約種植綜合生產采用寬窄行、化肥減量增效、節水灌溉、綠色防控、農機農藝配套全程機械化集成技術模式。
冬小麥規模化集約種植綜合生產栽培模式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25 cm,窄行15 cm,寬窄行種植可以增加小麥的通風透光性。
冬小麥規模化集約種植綜合生產栽培模式中使用的化肥減量增效技術主要有秸稈還田、有機肥替代化肥、測土配方施肥、肥料機械深施、氮肥后移、超長量噴施磷酸二氫鉀技術等。
冬小麥規模化集約種植綜合生產栽培模式根據小麥生長發育階段對水分的需求進行合理灌溉。灌溉可采用噴灌設施,主要有卷盤式或管道移動式噴灌、地埋伸縮式噴灌、指針式噴灌、微噴帶噴灌等設施。
1.抗性品種使用。冬小麥大田規模化集約生產要選擇抗病、抗凍、抗倒性強的品種,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從而節約防控成本、保護環境。
2.科學精準用藥。冬小麥大田規模化集約生產中要選擇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提高施用效果,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量。
冬小麥規模化集約種植綜合生產栽培模式采用整地、播種、肥水運籌、病蟲草害防控、收獲全程機械化。
冬小麥大田規模化集約生產選擇冬小麥適種區域,面積在1.33 hm2以上。
小麥開花至成熟期間適宜氣溫為22~25 ℃,開花至成熟期間晝夜溫差較小,光熱資源豐富;光周期長,開花至成熟期間,每天日長10~12 h;年降水量700~900 mm,小麥抽穗至成熟期間降水量小。
冬小麥大田規模化集約生產選擇土層深厚、土地平整、田間噴灌和排澇配套設施較為完善的地塊。
冬小麥大田規模化集約生產的種子質量指標要滿足國家規定種用標準要求,純度在99.0%以上,凈度在99.0%以上,發芽率在85%以上,水分含量在13.0%以下。
1.品種選擇。冬小麥選擇分蘗成穗率高、抗性佳、豐產性和穩產性強、綜合農藝性狀優良的品種。
2.精細整地。整地要按照“秸稈還田必須深耕、旋耕地塊必須耙實”原則精耕細耙,還田前可增用秸稈腐熟劑,要求耕深不小于25 cm,耕后機耙鎮壓,除凈根茬,上虛下實,地表平整。
3.播種。適期播種,采用寬窄行機械播種,播種適宜深度3~5 cm,每667 m2播種量15 kg,每667 m2基本苗保證在25 萬株以上。
1.科學施肥。一是基肥。氮肥總量控制、分期調控,磷、鉀肥依據土壤豐缺適量補充,配方施肥。做好有機肥替代,每667 m2施用量1 m3,改善土壤結構,增加有機質;每667 m2施純氮(N)17~18 kg,磷肥(P2O5)9~10 kg,有針對性地補施微肥。二是氮肥后移追施。一是春季小麥返青后,二三類苗及有缺肥癥狀的旺長麥苗每667 m2追施尿素10~12 kg;小麥拔節期每667 m2追施尿素8~10 kg。三是超長量施用磷酸二氫鉀。小麥在拔節期、孕穗期和灌漿初期施用,每667 m2每次噴施98%含量的磷酸二氫鉀400 g,補充磷鉀肥,增加穗粒數和粒質量,預防干熱風及早衰。
2.科學灌溉。一是播前造墑。噴灌每667 m2用水40~50 m3,保證0~20 cm 耕層黏土達到土壤最大含水量的22%。二是適時冬灌。秸稈還田、旋耕播種、土壤懸空不實和缺墑的麥田要進行冬灌。冬灌時間掌握在12月中下旬,日平均氣溫3℃左右時完成。三是預防低溫凍害。冬小麥要預防倒春寒或晚霜凍害,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寒流來臨之前及時澆水,改善土壤墑情,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減輕降溫對麥田的影響,預防低溫凍害。四是中后期合理澆水。冬小麥中后期管理中要適時澆好返青水、孕穗水和灌漿水。
1.種子處理。小麥種子要選擇合適藥劑進行拌種,預防小麥種傳、土傳病害及地下害蟲為害。
2.返青化除。根據測報觀察,雜草發生較重的麥田要在返青期及時進行化學除草。
3.化控。一類苗和旺長麥田選用壯豐安等調節劑進行蹲苗控旺,防止生育后期倒伏,在小麥返青后拔節前噴施。
4.病蟲綜合防治。一是返青拔節期病蟲早控。防蟲要選用合適藥劑,重點防治小麥紋枯病、莖基腐病,以及麥蜘蛛、胞囊線蟲等病蟲。二是嚴密監控小麥條銹病。小麥條銹病要做到“準確監測、帶藥偵察、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發現一片、防治全田”,隨時防治零星病葉和發病中心。三是中后期預防多種病蟲為害。冬小麥抽穗揚花期、灌漿期是多種病蟲為害高峰期,要依據病蟲發生實際情況,選用合適藥劑,綜合防治白粉病、銹病、赤霉病、穗蚜等多種病蟲。
冬小麥在5 月中下旬去除大麥、燕麥及節節麥等惡性雜草,確保優質商品麥或種子純度,保證質量。
蠟熟末期機械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