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曼曼,卜鑫磊,劉慶昊
(南通瑞慈醫院腫瘤科,江蘇 南通 226010)
乳腺癌是最常見的婦科腫瘤性疾病之一,其早期發病隱匿,較難發現,病情加重后會導致患者出現全身性疼痛,以及消瘦、乏力等表現,因此乳腺癌被發現時,多為中晚期,治療難度大。紫杉醇聯合卡培他濱作為常用的化療方案,能夠有效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與分化,預防癌細胞向遠處轉移,但其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正常細胞,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影響預后[1]。在中醫學上,乳腺癌屬于“乳石癰”“乳巖”等范疇,其根本在于陽氣虛損,因憂思郁結,痰濁內生,郁久而致血瘀,經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而致乳腺生理功能紊亂[2]。參芪扶正注射液包含黃芪、黨參等中藥成分,具有益氣扶正的功效,被廣泛應用于氣虛證肺部、胃部等癌癥的輔助治療中[3]。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化療對晚期乳腺癌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并分析外周血白細胞計數(WBC)、血小板計數(PLT)、血紅蛋白(Hb)水平的變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南通瑞慈醫院就診的6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參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32例)與觀察組(3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7~79歲,平均(48.29±3.38)歲;病程2~5年,平均(3.56±0.21)年;病理類型:髓樣癌、管狀癌各11例,浸潤性小葉癌1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6~79歲,平均(48.38±3.45)歲;病程2~5年,平均(3.55±0.23)年;病理類型:髓樣癌12例,管狀癌10例,浸潤性小葉癌11例。兩組入選患者基線資料經統計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7年版)》[4]《中醫腫瘤學》[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預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者等。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涉藥物存在過敏反應者;伴有血液系統疾病影響療效評估者;伴有其他惡性腫瘤性疾病者等。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且所選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化療方法,第1天靜脈滴注200 mg/m2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044,規格:100 mg/支),第1~14天均口服卡培他濱片(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44,規格:0.5 g/片),1.5 g/次,2次/d。觀察組患者在紫杉醇+卡培他濱治療基礎上再靜脈滴注250 mL參芪扶正注射液(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國藥準字Z19990065,規格:250 mL/瓶),250 mL/次,1次/d。21 d為1個周期,連續治療4個周期。
1.3 觀察指標①參照《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7年版)》[4]中的療效判定標準對比兩組臨床效果:完全緩解為所有病灶均消失,且維持4周;部分緩解為病灶最大直徑相加之和縮小>30%,并維持4周;疾病穩定為病灶最大直徑相加之和縮小≤ 30%或增大<20%,未出現新的病灶;疾病進展為病灶最大直徑相加之和增大≥ 20%,或出現新的病灶。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例數/總例數×100%。②于治療前后患者空腹狀態下抽取3 mL靜脈血,使用流式細胞儀(上海廈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證號20192220391,型號: NL-CLC B14)檢測外周血CD3+、CD4+、CD8+百分比,并計算CD4+/CD8+比值。③采血方法同②,使用血液細胞分析儀(湖南伊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證號20212220389,型號:EHBT-25)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WBC、Hb、PLT水平。④采血方法同②,將血樣置于離心機中離心(轉速3 000 r/min,時間15 min),提取血清,血清腫瘤標志物[糖類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53(CA153)、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SGF)]水平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均經K-S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治療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40.62%、66.67%,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外周血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外周血CD8+百分比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但相較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外周血CD3+、CD4+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顯著升高,而外周血CD8+百分比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CD3+(%) CD4+(%) CD8+(%)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2 55.18±4.36 43.23±4.77*46.37±4.49 36.94±5.36*38.52±4.34 42.65±2.19* 1.22±0.16 0.79±0.24*觀察組 33 56.25±4.52 46.96±5.38*46.24±4.52 40.51±5.22*38.75±4.27 40.23±2.46* 1.25±0.18 1.01±0.37*t值 0.971 2.954 0.116 2.720 0.215 4.184 0.709 2.83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造血功能指標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造血功能指標(外周血WBC、Hb、PLT)水平均顯著降低,但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造血功能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造血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WBC:白細胞計數;Hb:血紅蛋白;PLT:血小板計數。
組別 例數 WBC(×109/L) Hb(g/L) PLT(×109/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2 6.14±0.75 2.36±0.35* 137.48±16.54 95.85±10.31* 186.16±23.47 112.88±16.84*觀察組 33 6.21±0.72 3.19±0.47* 138.55±15.52 111.37±13.34* 188.23±22.51 145.75±18.46*t值 0.384 8.055 0.269 5.237 0.363 7.49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CEA、CA125、CA153、TSGF)水平均顯著降低,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比較( ±s)
表4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CEA:癌胚抗原;CA125:糖類抗原125;CA153:糖類抗原153;TSGF: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
組別 例數 CEA(μg/L) CA125(U/mL) CA153(U/mL) TSGF(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2 16.19±0.32 8.28±0.34* 79.32±4.85 53.23±1.27*65.94±6.76 43.52±1.37*95.36±2.14 83.41±9.63*觀察組 33 16.26±0.25 4.99±0.36* 79.29±4.78 36.15±1.74*65.71±6.83 36.94±1.15*95.25±2.78 78.24±8.27*t值 0.984 37.856 0.025 45.087 0.136 20.998 0.178 2.32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組織存在惡性腫瘤病變,對患者的危害程度極大,臨床上主要以手術、化療、放療及靶向治療為主的全身綜合性治療方案,能夠極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發生復發、轉移。紫杉醇主要作用于神經元微管,通過破壞微管介導的細胞分裂,來發揮殺滅癌細胞的作用;卡培他濱作為一種氟尿嘧啶類前體藥物,通過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干擾蛋白質的合成,來發揮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但化療會導致患者免疫功能紊亂,且化療具有全身作用,同時會影響機體正常細胞,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消化道癥狀、骨髓抑制或心臟毒性等不良反應,而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化療產生的不良反應以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6]。
中醫認為,乳腺癌的發病機制在于情志失調,加上邪毒入侵導致人體臟腑失和,氣虛血弱,致使氣血運行時間長,久則聚痰釀毒,凝結于乳中而成癌。中醫藥具有多途徑、多效應、多組分及整體綜合治療的優勢,在乳腺癌化療患者圍化療期具有增效減毒、改善預后等作用。參芪扶正注射液中的黃芪固表、利水,具有補氣活血之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養血生津之效,諸藥配伍,共奏補益身體、益氣扶正之效[7]。乳腺癌患者進行化療之后,化療藥物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增殖,延緩病情進展,但化療具有全身性,針對性不強,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害機體正常細胞,產生諸多化療不良反應,因而損害機體免疫系統,導致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影響患者治療耐受性和生命質量。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中多糖可以增強自然殺傷細胞與T細胞亞群活力,提高機體巨噬細胞防御功能,同時黃芪中的多糖皂苷可減輕化療藥物導致的骨髓損傷,并促進外周血細胞的恢復和人體骨髓造血干細胞的增殖,提高患者的造血功能[8];黨參中的糖類物質能促進人體淋巴細胞的有絲分裂,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時多糖物質能提高外周血Hb水平,促進脾臟代償性造血功能,增強骨髓造血功能[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與細胞免疫功能指標CD4+/CD8+比值,以及外周血WBC、PLT、Hb水平均升高,外周血CD8+百分比降低,提示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化療治療晚期乳腺癌患者療效顯著,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患者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并維護機體骨髓細胞造血功能。
CEA在正常乳腺上皮組織中表達極低,當正常細胞轉化為惡性細胞時,患者體內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失調,造成大量CEA生成與釋放;CA153、CA125均為高相對分子質量的糖蛋白,其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異常升高,對乳腺癌的診斷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TSGF可以促進腫瘤細胞和周圍毛細血管的增生,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呈現高表達,是常用的評價腫瘤細胞增殖情況的標志物[10]。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主要通過改善患者體內微循環,促進腎上腺激素分泌,破壞患者腫瘤細胞DNA,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11];黨參是人參的一種,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可以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其還可有效促進神經系統興奮,增強機體抵抗力,因而可增加腫瘤患者的化療效果[12]。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TSGF水平均更低,表明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化療可以降低晚期乳腺癌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綜上,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化療可發揮增效減毒作用,增強抗腫瘤效果,減輕化療對細胞免疫功能的損傷,還可維護造血功能,提高整體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