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筱晟涯
(云南經貿外事職業學院 云南昆明 650000)
1.任務就是做事情,就是涉及數學學科知識的實際運用。
2.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語言是自由的,教師先觀察后糾正。任務以意義為中心,重視學生如何運用數學知識進行探討、合作、溝通、交流信息和創新學習。
3.任務的焦點是解決數學的某一個實際問題,問題貼近學生生活和經歷,并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產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欲望。
4.任務的設計和執行是學生能夠解決數學的實際問題。
5.任務完成的結果是評估任務是否成功的標志,效果則是側重以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任務執行中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策略方法為主,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完成數學學習和掌握數學的相關知識。
1.能夠促使教師改革教學理念,探索實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推動數學的課程改革。
2.能夠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直觀想象、邏輯推理、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分析處理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3.能夠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意識、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
4.能夠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去,有利于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5.能給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和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同時幫助學生樹立“團隊”意識,提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6.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促進學生較好地掌握數學技能。
7.能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驅動數學思維、啟動數學思維、發展數學思維、拓展數學思維。
8.能培養學生在學習中成為具有較強的求知欲、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創新性人才。
1.教師預設任務難度、拓深度、控進度,把握任務的本質
(1)教師在課前精心備課預設學習任務,把控好課堂節奏,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布置的學習任務要突出重、難點,滲透數學素養,把握好學習任務的系統性和延續性。
(2)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要具有實際意義,貼近學生生活、經歷和社會實際,學生樂于參加。學習任務由繁到簡,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層層推進,形成由初級任務到高級任務,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并由數個微型任務構成“任務鏈”。
(3)教師向學生介紹任務時,突出主題。先讓學生尋找相關材料或閱讀與任務相關教材的某一部分而導入任務,幫助學生理解任務的指令和做好準備。
例:房地產蓋樓時,為使新樓的太陽光線不被前樓遮擋,那么如何設置新樓與前樓兩樓之間的距離。教師課前把例題“如圖一,設地球表面某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為θ,φ為該地的緯度值,那么這三個量之間的關系是θ=90°-|φ-δ|.當地夏半年δ取正值,冬半年δ取負值。

圖一
如果在北京地區(緯度數約為40°N)的一幢高樓為h0的樓房北面蓋一新樓,要使新樓一層正午的太陽光線全年不被前面的樓房遮擋,兩樓的距離不應小于多少?”的任務內容告訴學生,讓學生為順利完成解題任務準備好解題所需要的相關“三角函數”知識、相關地理知識。
學生準備好相關三角函數知識:太陽高度角為θ、高樓h0與新樓房在地面的投影長h之間的關系:h0=htanθ
學生準備好相關地理知識:在北京地區,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物體的影子最短,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物體的影子最長,所以,為了使新樓第一層樓正午的太陽光線全年不被遮擋,應考慮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的太陽光照情況。
解:如圖二,A、B、C分別為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時樓頂在地面上的投影點。要使新樓第一層正午的太陽光全年不被前面的樓房遮擋,應該取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的情況考慮,此時的太陽光線直射緯度為-23°26'.依據題意兩樓之間的間距應該不小于MC.

圖二
根據太陽高度角的定義,有

∴在蓋樓時,為了后樓不被前樓遮擋,要留出相當與前樓高兩倍的間距。
(4)教師要把握好學生學習任務的本質是所謀求的效果是側重培養學生在任務執行中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策略方法,是讓學生通過探究、溝通、合作、討論等各種實踐活動形式來完成學習數學和掌握數學知識。
(5)學習任務不同于平時教學中的練習,任務與練習的區別是:

(6)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老師督導、鼓勵學生進行各種方法的嘗試,不要打斷學生的學習,讓學生有一種進行自由活動的自信感。
2.學生個體主動、積極思考,集體民主、良性爭辯、交流合作
(1)學生在參與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做到主動參與實踐,獨立思考,同時合作解決問題時彼此尊重各自的解題思路,通過良性爭辯,思維碰撞達成小組的解題共識思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習慣。
(2)學生在完成任務時要避免過分地依賴合作策略;或者靠不準確的討論合作,達到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3)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需要積極調動相關數學資源和其他學科資源,把相關數學知識的解題應用思維發揮到極點。
1.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并提出具體要求。
2.學生分小組(可以學生自由組合或者老師指定),弄清楚各個小組的課題討論任務和具體任務要求(各小組需要有執行任務較強、數學成績較突出的學生擔任負責人,負責組織好進行本組的任務學習討論)。
3.學生小組內討論,小組成員自主選擇各自的學習任務。
4.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出解題任務的設計思路,集體完成數學學習任務,并確定集中匯報的時間。
5.報告(展示課題討論結果)。各小組向全班呈現他們的報告,也可以互相交換書面報告,并比較結果。此時,老師充當評委的角色,評價各組任務的完成情況。師生通過分析其他各組執行任務的情況,給予客觀評價,得出科學正確的結論。
6.集中展示后,教師和同學做出評價總結,完成評價量表。

評價量表
討論實例:
例:在學習“排列與組合”時,設計例題:“為加強精準扶貧工作”某地市委計劃從8名處級干部(包括甲、乙、丙三位同志)中選派4名同志去4個貧困村工作,每村一人。
討論(1)
甲、乙必須去,但丙不去的不同選派方案有______種。

∴甲、乙必須去,但丙不去的不同選派方案有240種。
討論(2)
甲必須去,但乙和丙都不去的不同選派方案有_____種。

∴甲必須去,但乙和丙都不去的不同選派方案有240種。
討論(3)
甲、乙、丙都不去的不同選派方案有______種。
∴甲、乙、丙都不去的不同選派方案有120種。
這樣的例題設計,素材選取貼近社會實際,貼近生活。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樂于參加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的興趣。主動獲得課堂中相關“排列與組合”知識的學習和鞏固。
1.由于任務開始之前,教師可能對相關數學知識不做任何形式的解釋,也不對任何項目難點做操練,因此,學生在執行某些任務時,障礙比較大。
2.由于時間急迫、任務重等原因,學生會過分地依賴合作策略;更有可能會靠不準確的討論或合作策略,達到完成任務的目的,這些不準確的討論或合作策略就可能在反復使用后,會定型僵化,以至于阻礙學生學習能力的健康發展。
3.在某些大型的、具有探究性質的任務執行過程中,學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過多,在不同程度上會影響正常教學秩序。
4.任務的系統性和延續性難以把握。比如,任務的難易程度、任務之間的銜接等問題。
“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對學生的數學實踐素養的培養教學中可操作性強,是能夠讓學生最大程度參與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很適合應用于學生數學實踐素養的培養。當然,“任務型”教學模式也會有自己的局限性。因此,教師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實施任務教學,學會思考自己的教學,觀察自己的教學行為,評估實驗效果,在驗證別人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獨特的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