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佳



“十四五”時期,廣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板。《環境》雜志聯合“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推出“生態文明微訪談”欄目,訪談廣東各地各單位負責人、走訪一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現場,重點宣傳各地減污降碳、治污攻堅戰系列舉措及成效。敬請關注!
本期專訪:揭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魏智勇
問:魏局,您好!很高興您能接受我們的訪談。首先,想請您談談揭陽市生態環境局是如何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黨建引領下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
魏智勇:揭陽市歷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水上蓮花”的美譽,建市3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實事求是地講,揭陽市生態環境保護基礎還是相對比較差,底子比較薄,歷史欠賬較多,2016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都指出了這些存在的問題,面臨的挑戰比較大,要求也非常高。我們充分認識到,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必須要有高質量的黨建作為堅強的政治保證,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將黨建“軟實力”有效轉化成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硬支撐”;心懷“國之大者”,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以實際行動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在揭陽市落地見效。
問: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如何在嚴格環境監管、執法的同時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呢?
魏智勇:近年來,揭陽市在全力抓好水、氣、固廢等重點領域污染治理的同時,探索實踐出一套剛柔并濟的組合拳,堅持嚴格執法和貼心服務并重,嚴格落實市委“三個最”試點工作要求,出臺系列舉措,主動做好環評審批工作,積極服務大項目建設,推動營造更優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一是主動服務重點項目建設。重大項目建設是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特別是揭陽經濟相對落后,這些重大項目對揭陽來講就更加重要。我們建立重點項目服務臺賬,提前介入重點項目環評工作,推動中委廣東石化項目及下游產業項目、揭陽潮汕機場跑道延長及站坪擴建工程等重點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審批。
二是優化審批流程。按照國家、省要求,豁免一批建設項目環評手續,進一步簡化優化入園項目環評手續;推廣環評文件審批告知承諾制;疫情期間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采取“不見面”的應急審批措施;推進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權限下放,將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審批、納入國家排污許可簡化管理的排污許可證核發等事項授權各分局審查辦理;進一步縮短環評審批時限,將完成環評報告書報告表由法定60個工作日、30個工作日分別縮減為8個工作日、5個工作日。
三是提升執法監管效能。近年來,在組織開展環境領域專項執法檢查過程中,我們深入企業現場幫扶指導,寓服務于執法之中。特別是這段時間以來,執法過程中審批科、法規科全程跟進,先向企業宣傳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如果企業在辦理環評等方面有不懂的地方,現場跟進指導;在指導以及宣傳到位后,仍然還出現偷排的,我們將加大打擊力度。通過寬嚴結合的方式幫助企業提升守法意識,持續改善揭陽生態環境質量。
問: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落實整改方面,揭陽市落實情況如何?以督察整改為契機,推動民生實事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方面,具體有哪些舉措呢?
魏智勇:我們充分發揮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作用,聚焦問題和短板,深度謀劃推進整改工作,確保整改到位,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揭陽市7個問題有5個已整改到位,剩下2個正在有序推進,進展比較理想。
另外,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中發現的2個個性問題,管網建設(滯后)和內河涌污染相對嚴重,主要還是處理能力和管網缺口,現在已經形成整治方案,近期正在全力推進。目前,全市41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的建設任務已完成23.74萬噸/日;新增管網613.34公里,完成率30.67%;累計完成1235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完成率58.81%,目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4.57%。地都斷面水質還沒有達到III類,主要超標的項目是溶解氧,而氨氮等污染物指標都是I類、II類,已經達到優良水質。原因在于溶解氧跟我們這幾年治污的效果沒有形成正響應關系。近幾年,揭陽市新建了一批污水處理能力和管網,其它指標都在不斷向好,龍石斷面3年提高了2個等級,東湖斷面也從原來的劣V類變成IV類水,水質已經有明顯的改善,但地都斷面溶解氧沒有變好反而變差,沒有形成正響應關系,我們組織專家團隊進行了分析。榕江有135條支流,現在劣V類支流是33條,占比24.44%,正在全力推進治理;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的314宗信訪案件,已經全部辦結,近期對15個辦結后出現反復投訴的信訪件進一步核查,基本沒有再出現重復信訪;今年收到的1406個信訪件已經全部辦結,沒有出現重復信訪。
問:眾所周知,練江是揭陽市水污染治理的重點工作,揭陽市在練江流域綜合整治方面有哪些工作情況,能和我們具體介紹一下嗎?
魏智勇:我是2019年12月份調到普寧分管環保工作的,作為練江辦的主任,整個練江的整治我全程參與其中,當時干流和9條主要支流全部是劣V類,氨氮指標較高,當時流域生活污水處理能力才22.6萬噸/日,且無法滿負荷運轉,管網配套也不到位,所以整個練江,包括干流、支流當時水質相對還是比較差。兩年多來,通過不斷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及其配套管網建設,對污染源管控到位,從2021年4月17日到現在,練江干流已消除劣V類,處于V類至IV類之間,9條支流基本消除劣V類。生態環境部對揭陽市整治練江評價為“從原來的污染典型變成現在的治污典范”。練江水質轉變的過程,我有3個方面感觸比較深:
一是高位推動。2016年瞿青副部長帶隊來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還有2018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對我們整個觸動比較大。我們從震動到觸動,每次練江有一點小變化,他都作了批示,我們很感動。從部里領導對我們整個練江整治過程的關心,到省政府主要領導,在練江未達標之前每兩個月至少到練江召開一次工作調度推進會,省政府分管領導每一至兩個月就到現場調研;省廳主要領導每個月最少一次到現場開調度會,省廳分管領導、相關處室,幾乎是每周都到練江現場來幫扶指導;揭陽市委主要領導擔任練江的市級總河長,普寧市委主要領導擔任練江的縣級河長。各級領導是實實在在的在為練江整治進行督導指導,協調解決了很多困難和問題。
二是技術支撐。生態環境部華南環科所、省環科院專門派技術團隊駐點,省建筑設計院也派了一個技術團隊,為整個工程建設過程、設計和工程質量把控提供技術支撐;還有省住建廳下派的運通集團幫助對已建成的管網和23.7公里箱涵污染情況進行詳細透徹分析,從箱涵排查出1832個排口,都是運通集團做出來的,所以技術支撐這一塊我覺得對整個練江整治過程的精準治污提供有效支撐。
三是群眾參與。練江整治能快速地達到這個效果,用18個月時間建成了30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設施、1座1200噸的垃圾焚燒廠、1座在建600噸/日的垃圾焚燒廠;征收500多畝地建設了很多環保基礎設施、大量的管網,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出現一宗群眾上訪或“鄰避”效應,這與群眾的全程參與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群眾為什么會這么支持練江整治呢?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實實在在感受到水質的變化對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收獲,確實是有獲得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在軍埠鎮石橋頭村建了一座水質凈化廠,建成以后,把尾水作為生態補水,把村里周邊的環境都打造好,現在成為村民每天晚上散步的一個好去處。流沙東街道大揚美水質凈化廠也一樣,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網紅的打卡點。通過設計、建設,把周邊的環境打造好,污水廠處理好的達標尾水作為周邊的生態補水,打造一個小橋流水的公園,現在群眾每天在那里散步,是實實在在能有這個獲得感。所以群眾的支持是練江整治順利推進的一個重要因素。
問:請問揭陽市目前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如何?接下來,面對未來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什么樣的謀劃?
魏智勇:今年1-8月,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2.85,同比改善7.5%;優良天數比例為97.9%,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PM10平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微克/立方米。水環境質量排名比較靠后,但已經連續5年改善,今年1-7月,全市水質指數為5.152,5個國考斷面水質指數改善幅度為-16.24%,全國排名第27位、全省排名第2位。近年來,全市飲用水源水質穩定達標,國控近岸海域海水點位一、二類水質比例均達100%,市區6條黑臭水體實現長制久清,榕江下游塗蝦、南河銀魚、北河石螺等生物多樣性特征逐步明顯,練江流域綜合整治取得突破性進展;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良好。
雖然生態環境改善幅度比較大,但是環境質量在全省排名還是靠后。特別是水環境質量,5個國考斷面穩定達標基礎還不夠牢固,環保基礎設施缺口較大。針對這些短板,我們將直面困難、逐個擊破、持續攻堅,每周定期深入一線,調研全市污水處理設施管網建設、劣V類水體整治工作;以問題為導向,探索系統治水思路,從根源上解決榕江干流水質問題。現在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榕城、揭東區。市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密集到這兩個區開展調研指導,我自己也參與到整個整治過程。主要開展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污染源排查。首先摸清污染源底數,榕城區已經摸排污染源6萬多個,揭東區摸排工作也在推進。
二是理清治水思路。不能從整個行政區域考慮,要把一個區再拆細,分成幾個片區。榕城區剛好有南北河分隔開來,就分成北、中、南跟地登炮(地都、登崗、炮臺)4個片區,按片區分開來看,主要問題集中在中部、北部,這兩個片區都缺管網和污水廠。而揭東分成5個片區來看,重點則是揭東曲溪這個城區的管網建設。
三是分清整治的主次責任。污染源排查結果運用于完善工程設計方案,轉變成工程手段,但是受到資金制約,必須分清主次開展。主要把央督整改任務、省重點任務、對國考斷面影響比較大、對群眾生活影響比較大的優先納入整治。
四是壓實各級責任。完善監測分析通報機制,每兩周向各縣(市、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通報水質監測情況和分析,力爭從根源上打贏劣V類支流殲滅戰。
總的來講,我們要在過去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江河湖海長制久清,空氣質量持續提升,治污能力短板有效補齊,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