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清蘭
(中共蒲江縣委黨校,成都 611630)
2019年10月,《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提出:“加強縣級黨校(行政學校)和基層黨校建設。縣級黨校(行政學校)應當將黨員集中培訓作為重要任務。深化縣級黨校(行政學校)辦學體制改革,推動實施縣級黨校(行政學校)分類建設計劃?!薄坝蟮溃叵葹槭贰?,黨史教育是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分類建設背景下的縣級黨校,除了要對硬件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更要在黨史教育方面抓實抓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黨史、國史,是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堅定與否事關黨的執政基礎和黨的領導地位的鞏固。黨史教育的核心是要幫助這個群體提升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曲折的艱苦奮斗史,黨從成立到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卻始終保持在曲折中不斷前進。學好黨史有助于廣大基層黨員干部透過現象看本質,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理解為什么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理解黨當前在基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各項方針政策。從而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理想信念。
毛澤東同志強調,“人不通古今,牛馬而襟裾”。鄧小平同志指出:“我為什么講這個歷史?因為我們現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在總結了成功時期的經驗、失敗時期的經驗和遭受挫折時期的經驗后制定的?!苯瓭擅裢旧羁痰刂赋?,“如果不了解中國的歷史,特別是中國的近代史、現代史和我們黨的歷史,就不可能認識和把握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胡錦濤同志告誡廣大黨員:“只有銘記歷史,特別是銘記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中國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绷暯娇倳洀娬{:“只有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才能透視出歷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基層黨員干部只有學好黨史,才能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實踐中把握規律性、掌握主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堅持以科學的指導思想帶領人民群眾不斷取得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基層黨員干部是做群眾工作的主力軍,直接和群眾打交道的時候最多?;鶎狱h員干部的群眾工作能力好不好,直接關系到中國共產黨能否守得住民心。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需要廣大基層黨員干部不僅能引導自己從歷史的宏觀角度思考和分析基層治理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還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這樣才能增強群眾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守住基層民心,凝聚中國力量,助力民族振興。
長期以來,我國縣級黨校建設發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分類改革前,蒲江縣委黨校黨史教育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長期以來,各地各級黨委對縣級黨校的定位并不精準,以往更多的是將其作為培訓機構,而非教育機構,在分類建設背景下,教師隊伍運轉情況立馬表現得捉襟見肘。
1.師資力量薄弱
在實施分類改革前,黨校專業技術崗教師隊伍占整個黨校工作人員的比重不到20%。截至2019年12月,黨校實有在職人員15人,共有專業技術崗專職教師2人。新時代,隨著每年縣級黨校培訓任務量的增加,以及黨委對縣級黨校培訓目標提出了更高要求,黨校原有教師的數量嚴重不足,黨校原有教師的專業背景、年齡結構、學歷層次、專業水平呈現出難以勝任的狀態。
2.專職教師負擔重
過去,在縣級黨校專業技術崗專職教師和參公管理人員混崗是常態。專技人員在承擔繁重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承擔機關黨建、宣傳、收發文件等工作,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時間。近年來,隨著培訓工作總量的逐年增加,專職教師陷入繁雜的辦班日常工作中。專職教師沒有更多時間、精力在日常工作之余深入研究黨史專業,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對黨史課程教學進行提升,更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黨史課程開發。
分類改革前,黨校黨史教育的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師的教研綜合能力存在一些短板。
1.教學內容特色不足
“黨史教育不只是一般的歷史知識課,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課”,“講好黨史課,必須既實事求是地講出歷史‘本然’,又實事求是地講出歷史‘所以然’”。正因如此,縣級黨校的黨史課教學內容不僅應當著眼全黨全國,同時還應兼顧地方結合地方黨史,努力做到接地氣,讓基層黨員不僅聽得懂,而且能產生共鳴,還能指導實踐。在分類改革前,黨校的黨史課教學雖然在內容和數量上完成了任務,但是對地方黨史的開發和挖掘還不夠,黨史課不夠接地氣,缺乏生動性。
2.教研綜合能力不足
教研綜合能力不足,有體制和教師自身兩個方面的原因。從體制方面來說,黨校教師招聘采用的是和參公管理人員一樣的招聘方式,筆試科目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公共基礎知識》,面試采用結構化面試的方式進行。招聘時對于教師的教研能力沒有專項考察,入職后也沒有專門的培訓。從教師自身方面來講,很多黨校教師本身是非師范專業畢業,入職后也沒有在教研能力方面及時進行自我提升,長期存在短板。
除了課堂教學,分類改革前黨校也對利用紅色資源和開展紅色基地現場教學進行過探索和實踐,但紅色資源利用和現場基地教學的效果彰顯得不夠充分。
1.紅色資源利用不充分
紅色資源凝結著黨的光輝歷史,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活教材。分類改革前,黨校教師也積極嘗試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增強教育的有效性,但是由于教師自身的時間精力及知識面的局限性,加之黨校與其他相關單位之間的合作交流也不夠充分,黨史課對本土紅色資源挖掘和利用并不充分。很多基層黨員并不了解本土的紅色文化,不清楚本地是否有紅色資源。
2.紅色基地教學效果不佳
紅色基地教學效果不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存在“自由散漫”現象。學員沒有緊跟講解員,而是在基地自由活動,把參觀學習搞成了拍照學習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存在“走過場”現象。個別現場教學方案過分關注經費和時間預算,忽略學員身心狀態,導致路途花費時間長,現場學習走馬觀花。三是缺乏互動。教學主要集中在“講”和“看”上,缺乏互動式體驗,很難吸引黨員主動參與進來、融入進去、入腦入心。
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歷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苯涍^三年的反思和實踐,蒲江縣委黨校探索出了適合縣級黨校提升黨史教育有效性的三條途徑。
2019年10月由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及2020年四川省委辦公廳印發的《縣級黨校分類建設計劃實施方案》,為縣級黨校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支持。
1.多措并舉充實人才隊伍
一是按照不低于40%的標準配置專職教師,力爭2022年底教師總人數不低于12人。二是多渠道發現人才、選拔人才。截至2022年5月,黨校通過考試招聘教師1人,通過引進方式招聘教師1人,通過調入方式增加教師3人,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研究生學歷教師2人,經驗豐富的專職黨史教師1人。三是在招聘中體現黨校特色。2022年6月,黨校新招聘6名研究生學歷教師,其中專職黨史教師2名,招聘過程中要求教師提供主持或者參研課題經歷及已發表文章等材料并進行現場教學,重點考察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
2.按崗聘用推進教師減負
首先,按照崗位職責為每位教師安排工作,在工作內容上有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工作量上保證教師有充足的備課時間、學習時間和科研時間。其次,減少各類報表填寫,如降低報送各種計劃和總結的頻率、減少帶班教師報賬的程序、降低各種方案的字數要求等。最后,減輕社會事務,不安排專職教師參與駐村工作,不隨意借調專職教師,不把教師借調到與教研工作無關的工作崗位。同時,鼓勵有余力且有專業能力的參公管理人員參與黨校的黨史教研工作。
1933年4月9日,毛澤東同志在授課中強調,講授黨史要有群眾語言、有實際例子、有生動的比喻,不但容易聽,而且記得牢?!吨袊伯a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中提出“地方黨校(行政學院)可以開設體現地方特色的教學課程”,這就要求縣級黨校重視教學內容設計,注重接地氣,開發特色課程,提升教研綜合能力。
1.深挖地方黨史開發特色課程
黨校引導教師研讀《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中國共產黨簡史》等經典作品,做好課程開發。同時,黨校還組織教師隊伍挖掘地方黨史,開發本土課程。一方面,黨校會同縣級相關部門編寫了《蒲江黨史》《最后的決戰:成都戰役之決勝蒲江》《最后的決戰:成都戰役之參戰回議錄》《最后的決戰:成都戰役之兵臨成都、圍追堵截》等黨史學習資料。另一方面,黨校組織教師開發了《蒲江黨史》《決勝決戰:成都戰役及其時代價值》《大陸的最后決戰——成都戰役》等3門課程,并納入主體班培訓課程。
2.搭建平臺提升教研綜合能力
首先,緊盯隊伍教學能力。通過教學觀摩、集體備課、名師結對、周三講堂、外聘校長指導公開課等方式使教師的課堂表達能力、重難點把控能力、課堂良性互動能力等教學綜合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其次,個性化打造精品課程。黨校通過定課題、交任務,讓每位教師圍繞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打磨自己的精品課。最后,讓教學和科研相互促進、共同出彩。2021年,教師隊伍中有1人成功入選“市、縣委宣講團”成員。黨史相關研究方面,2021年成功立項市級科研項目1項,2022年成功立項省級科研項目和市級科研項目各1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活教材,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黨校在黨史教育中要從深挖紅色資源內涵和做好紅色基地教學設計方案兩個方面著力,堅持用好活教材。
1.深挖紅色資源內涵
深挖紅色資源內涵,把“活教材”的精神領悟好。一方面,黨校組織全體教師對縣外省內的紅色資源進行收集,并依據紅色文化資源的主題內容進行分類,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在必要時進一步深挖其內涵。另一方面,黨校會同縣史志辦等相關單位,全面掌握全縣本土紅色資源現狀,組織全體教師合力挖掘成都戰役紀念館和烈士陵園、麟鳳村紅軍墓、成都戰役受降點徐樓子等本土紅色資源背后的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以及這些故事背后所包含的紅色精神。
2.做好紅色基地教學設計方案
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把“活教材”的價值發揮好。例如:在學習“成都戰役——解放大西南的重要一戰”這一專題時,首先采用問題教學法,拋出問題“為什么是解放大西南的重要一戰?”,讓學員帶著問題學習;其次,采用現場教學法,到蒲江縣西來鎮成都戰役紀念館聽講解、看資料、思問題;再次,用情感教學法,帶領學員到烈士陵園,在莊嚴的儀式中敬獻鮮花;最后,采用討論法,讓學員對學習之前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升華學習效果。在學習過程中,黨校對學員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參與度進行記錄,加強考評管理,做好統籌安排。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將紅色基地在黨史教育方面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