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懷建 山西焦煤霍州煤電集團公司
企業的穩定發展與企業職工思想狀態穩定和價值理念統一密切相關,加強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職工對企業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的認同度至關重要,是企業穩定管理的基礎。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根據企業職工的思想狀況,做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做好正向的思想政治引導,解決企業職工的思想顧慮,培育積極向上企業文化氛圍,讓企業職工保持健康樂觀的工作心態,有利于推動工作效率的提升[1]。這就需要把心理疏導融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當中,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高度關注企業職工的思想狀態,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加強對企業職工的人文關懷,讓企業職工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增強對企業文化理念的認同,從而與企業發展保持同頻共振,步調一致。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心理疏導,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是促進企業管理現代化轉型,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受社會環境、企業管理理念,以及企業職工價值觀念多元化發展的影響,不僅僅是在為企業職工教授理論課程,統一企業職工思想觀念層面,更應當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融入心理疏導理念和工作方式,采取更加平等的對話方式,幫助職工解開思想癥結,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更加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心理疏導等方式,轉變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單向灌輸的工作模式,關心企業職工的精神世界,能夠有效化解矛盾、舒緩壓力、凝聚共識,形成和諧友善的工作環境,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管理基礎[2]。此外,加強對職工的心理疏導能夠有效增強企業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讓職工感覺到自身價值被重視,從而激發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企業發展活力。
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比較關注對職工思想理念的灌輸和行為模式的糾正,思想政治工作大多是單向的灌輸,與企業職工缺乏有效的互動,對職工的人文關懷較少[3]。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是穩定職工隊伍的一個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企業職工歸屬感的產生在于其個人價值能否被企業認可,通過勞動報酬或者人文關懷的形式體現,部分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落后,缺少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導致企業職工對企業歸屬感不強。
企業思政工作人員雖然具備較強的政策理論素養,但隨著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特別是企業管理理念的改變,對企業職工心理疏導能力是做好企業管理不可或缺的技能。現代企業節奏快,崗位高度分工,職工工作和生活壓力比較大,這就對思政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企業思政工作人員偏重于理論教育,對職工的思想狀況和心理情況沒有太多關注,導致職工負面情緒沒能及時被引導和釋放,影響到企業穩定生產。
制度是工作的基礎,對工作開展的方向和措施具有指導和規范作用。部分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開展對職工的心理疏導,沒有明確的工作方案,工作的隨機性較強,有的傾向于通過對職工物質獎勵來激發職工群體工作的積極性,有的則傾向于與職工談心談話來加強與職工群體的聯系,工作方式千差萬別,但是缺少系統的規劃,沒有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導工作機制,現代企業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需要各項制度來規范工作流程,要想推動心理疏導融入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需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起到支撐作用。
企業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強化心理疏導措施,需要政工人員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針對企業職工具體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從而達到心理疏導的預期目的,發揮心理疏導對企業職工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一是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通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雙重方式,激發企業職工責任感和榮譽感,增強企業職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讓企業職工的自我價值得到企業的充分肯定,增進企業職工與企業發展之間的距離,促進企業職工個人價值和企業發展相統一。激勵手段應當注重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互配合,不能只注重物質激勵,這會讓企業職工一切向利益看齊,造成企業管理成本的上升,應當通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并行的方式,通過給予表現優秀的職工相應的精神鼓勵,輔以物質獎勵,讓企業職工能夠感受到企業對自己貢獻價值的認同,受到企業職工的普遍認可,在企業中營造良好氛圍[4]。二是增強對企業職工觀點和行動的認同,通過這種方式達到思想疏導的作用。企業在開展思想政治交流和溝通過程中,會收到企業職工對工作的具體意見和建議,對于合理的建議企業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積極地回應,讓企業職工感受到被尊重,從而激發對企業發展的主人翁責任感。企業政工人員在遇到不合理的訴求或者建議,不要立刻駁回,要在思想層面弄清楚企業職工真正的關注點,傾聽企業職工的心聲,多換位思考,如果是由于對政策不了解,那么就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政策宣傳,如果是因為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造成思想觀念出現偏差,那么就需要與職工進行充分的溝通,幫助企業職工認識到思想上的偏差,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職工的支持。三是企業政工人員在開展心理疏導過程中一定要帶著感情,設身處地了解企業政工的所思所想,摒棄單向的政策說教,用真心誠意向企業職工宣傳國家政策和企業戰略,用先進的典型感召職工,用動人的故事感動職工,在心理疏導過程中起到正向的宣傳引導作用,達到心理疏導的積極效果。
企業要摒棄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帶來的弊端,從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方面入手,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增加與企業職工的交流互動,及時發現和解決企業職工存在的思想上的偏差和心理上的癥結。首先,企業政工人員需要加強與企業職工的耐心溝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關懷的理念,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載體,及時注意到企業職工中存在的思想消極、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加強與企業職工的交流,弄清楚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幫助企業職工分析問題,紓解不良情緒,緩解壓力[5]。同時,鼓勵企業職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訴求,企業政工人員充分收集匯總,提交給企業的黨組織和管理者,針對普遍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取得職工的認同,消除集體情緒,針對個性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化解,讓企業職工保持健康穩定的心理素質。其次,企業要高度重視工會組織建設,通過工會組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職工進行心理疏導。發揮工會組織聯系服務企業職工的優勢,密切關注企業職工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比如在處理不好同事關系,生活遇到困難等方面,鼓勵企業職工積極向工會組織尋求幫助。企業工會組織要切實發揮服務企業職工的作用,通過幫助企業職工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讓其感受到企業的關懷和溫暖,從而取得職工的信賴和支持,增強思想政治和心理疏導的效果,提升工作熱情。最后,企業要重視職工的工作和生活保障。物質決定著人的意識。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結合改善和加強對職工工作和生活保障開展,把心理疏導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做好對企業職工工作條件、工資待遇等方面的保障,為企業職工解決實際問題,滿足職工的合理需求,在此基礎上引導企業職工加強自身修養,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把自身價值實現融入企業發展當中,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素質。
企業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思想疏導內容,對企業政工工作人員的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需要政工工作人員既有深厚的政策理論功底,系統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豐富內涵,又有靈活多樣的工作方法,把政策理論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給企業職工講清楚、講明白,還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兼顧職工的心理疏導,用先進的理念為企業職工指引方向。因此,企業要把提升政工工作人員能力素質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強對政工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以更好地滿足工作的需要。一方面,企業政工工作人員要對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作出深入思考,并針對心理疏導工作做出相應的改變,深入學習理解以企業職工為核心的工作理念,增強對企業職工的人文關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提升共情能力,特別是要在學習政策理論知識,提升理論素養的同時,注重系統學習和掌握心理學知識,為高質量開展心理疏導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此外,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加強對企業職工的人文關懷,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企業職工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更好地紓解職工的思想情緒,開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企業政工工作人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導融入日常的工作當中,不僅僅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上,也要在日常的管理中加強對職工群體的心理疏導,密切關注職工群體的思想狀態,關注企業職工的個體成長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企業職工在工作中產生的心理問題,特別是在互聯網媒體高度發展的當下,要防止不良的思想觀念通過互聯網傳播到企業職工群體當中并醞釀發展,最終危害職工的身心健康。
在市場經濟環境當中,企業職工的凝聚力是決定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企業要在開拓市場,研發新技術的同時,要注重對企業職工的人文關懷,特別是在職場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和壓力較大的當下,加強對企業職工的心理疏導,在企業中營造和諧健康的文化氛圍,讓企業職工保持健康向上的思想狀態,從而更好地投入工作當中,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堅實的組織基礎。首先,企業要把對職工的心理疏導工作納入思想政治工作工作規劃當中,在制定相關的工作方案中加入心理疏導任務,把關心、關愛職工、尊重職工作用價值納入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落實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里,推動企業形成濃厚的人文關懷氛圍[6]。其次,要建立鞏固和完善企業福利制度,通過福利制度的完善與企業職工心理疏導形成配合,解決好職工關心的醫療、養老、薪資和社保等保障,讓企業職工能夠安心工作,增強歸屬感。最后,要企業要加大對職工心理疏導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建設圖書室、健身室,為職工休閑娛樂配備相應的硬件器材,通過組織豐富多樣的職工娛樂活動來對職工進行心理疏導,讓企業職工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積極心態。
綜上所述,企業在開展思政工作中融入心理疏導,能夠有效豐富和發展思政工作的內涵,構建和諧友善的企業文化氛圍,激發企業職工干事創業的活力,提升企業凝聚力。在當前環境中,企業思政工作還存在方式簡單,思政工作人員心理疏導能力不足,缺乏工作系統謀劃等問題,需要企業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加以完善和提升,通過對職工進行心理積極有效的心理疏導,增強對企業的認同感,促進職工隊伍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