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天然氣經濟研究所 周玉婷[1] 張昕堯[3] 鐘琳[4] 王梓齊[5];四川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胡焱[2]
(一)促進國有企業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公司制度體系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在公司治理的各環節中堅持黨的領導,通過厘清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的邊界,進一步明確各治理主體的職能,調動其積極性,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局面,實現法人治理結構和黨組織內部結構相互統一,促進公司治理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的相融互促,推動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二)確保國有企業改革方向正確的基本前提。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作為重大的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兩個一以貫之”的提出,為國企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既是剛性需求又是剛性約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是一項偉大實踐,當前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面臨更加復雜和嚴峻的發展環境,要著力澄清在意識形態方面的錯誤導向,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科學內涵與實踐要求,始終堅持黨組織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領導地位不動搖,確保國有企業產權屬性不變、發展方向不變、地位作用不降。
(三)推動企業做優做強做大的重要保障。國有企業是黨在經濟領域的重要延伸,承擔的首要任務是提升經營管理效益。要更好地推動國有企業做優做強做大,不僅要賦予國有企業相對獨立的生產經營管理權,激發自主活力,也要充分發揮國家的宏觀調控作用。在國有企業具體實踐中表現為對外,國有資產部門按照企業法人產權扮演出資人角色,對其進行監督管理。對內,以黨組織為載體,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深度參與企業日常運營管理,有效規避市場風險,及時糾正公司制度設計、董事會運作存在的不足,幫助董事會有效提高決策質量,形成對經理層的權力必要的限制和直接的監督管理,確保國有企業經濟平穩運行。
(四)提升企業黨建工作質量的關鍵環節。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合涉及多元化的治理主體、動力機制以及價值理念,推動二者融合的關鍵是充分認識國企黨建工作的組織管理屬性,要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嚴格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各級地方黨委要把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納入整體工作部署和黨的建設總體規劃,國有企業黨委(黨組)要履行主體責任”的要求。將黨組織內嵌于公司治理結構體系,黨組織在治理實踐中堅持管資本就要管黨建,切實擔負起牽頭抓總的責任,通過建立科學機制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管理工作相融互促,以黨的組織優勢賦予黨建工作新的活力,為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
(一)“把方向”的基本內涵。1.把好政治方向。黨組織要發揮舉旗定向作用,首先體現在把好政治方向,堅持領導與服務的統一,不僅以黨組織的堅強領導確保生產經營不偏離,也要以服務好企業的生產經營來實現黨組織領導有力。在政治方向上,必須深刻把握“兩個確立”,自覺踐行“兩個維護”,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服務于黨和國家,堅決貫徹中央和上級黨組織部署安排。在發展的方向上,公司堅持以新的發展理念為指導,聚焦主業、做強主業,確保公司的發展按照“一基兩翼三新”模式,按照勝利公司“十四五”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路徑不斷前進。堅持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按照“三年行動”和對標一流行動要求,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朝著“國際一流、國內領先公司”目標邁進。在經營方面,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導向,以質量效益為導向,依法、誠實守信,以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方式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的競爭力。2.把好改革方向。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和目標就是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制定的改革措施必須符合這個方向。堅持改革開放,在高水平開放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提升國有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嚴格將“三個有利于”作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則和檢驗標準。3.把好發展方向。黨組織要做好戰略謀劃,聚焦“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定位,深入推進國有企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圍繞事關國家安全、民生改善的重大戰略任務,面向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方向,在前沿領域提前規劃布局。持續推進企業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培育全球知名品牌,增強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4.把好用人方向。干事創業,關鍵在人。要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落實集體管干部、用干部的重大責任,樹立鮮明的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自覺防范和糾正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風,杜絕唯票、唯分、唯生產總值、唯年齡取人等不良行為。
(二)“管大局”的基本內涵。1.對內,協調好企業發展各部分的關系。從企業發展時間看,黨組織應協調好國有企業短期與中、長期發展之間的關系,不僅要將短期改革有效銜接到中長期規劃中,也要針對規劃部署實施中的問題,對各項改革措施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實現短期探索與長效機制的統一。從企業發展質量看,黨組織應協調經濟發展與綠色安全發展的關系,黨組織統籌發展大局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質量效率動力變革,在加強環境治理、維護安全的基礎上推動經濟發展。從發展主體看,黨組織要平衡好各主體利益分配的關系,不僅要協調好黨委會與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關系,也要維護好班子成員之間、上下級之間、干群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在涉及員工利益等重大事項時,黨組織要著力把好方向關、政策關,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2.對外,統籌好國家發展與企業發展的關系。國有企業黨組織“管大局”首要是協調好國家發展與企業發展的關系,黨員干部在謀劃企業發展時要強化黨性意識,黨組織要帶頭引領國有企業全面履行應盡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責任,對黨和國家的大局做出應有的貢獻,實現國家發展與企業發展的有機統一。在決策過程中,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強化集體領導、明確決策范圍、規范決策內容和程序、做好前置把關,確保科學民主、依法高效決策。在重大責任方面,要做到對黨、國家、公司、員工群眾的責任相結合,確保全面落實經濟、政治、社會責任。在重大風險方面,要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善于識別改革發展、生產經營、安全環保、廉潔從業、意識形態、信訪穩定等方面的風險,有效防范化解風險,維護公司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在協調工作中,要統籌全局,注重化解矛盾,凝聚力量。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整體合力。
(三)“促落實”的基本內涵。1.促發展條件。黨組織通過總攬大局、協調各方,提供穩定的發展環境,為“促落實”保駕護航。以政策協助、聚合資源、激發文化的形式為企業攻堅克難、實現長遠發展提供硬、軟條件支撐。發揮組織優勢,借助政策規定為引導,幫助企業聚合有利于發展的人力資源、財務資源、業務資源等硬性條件,推動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2.促計劃落實。國企黨委應督促、監督經營管理的各項計劃順利落實落地,通過考核評價側面推動董事會業績考核,通過組織國企干部考核等多種方式,給各級國企領導人員、經理層崗位明確經營管理的方向和目標,衡量和評估其工作成果;同時強化思想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以中國石化的核心價值為核心,以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的企業文化為引領,引導職工聽黨話、跟黨走,形成團結一致、推動落實的強大合力。另外,需加強監督保障,建立以黨內監督為核心的監督體制,堅持全面監督、日常監督、專項監督等多種監督方式,打造“黨委督查+日常審計+點檢巡察”一體聯動的立體監督模式,確保政令暢通、落實有力。
(一)廣泛形成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普遍共識。1.強化政治引領,嚴格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組織領導,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堅持理論武裝,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加強政策宣貫主題教育,及時宣傳貫徹黨中央最新決策部署,切實將“狠抓落實”作為一種政治自覺,發揮黨員干部在實踐中定好盤子、理清路子、開對方子的關鍵作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健全完善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相融合的體制機制。1.積極推進黨建進章程,實現黨的領導有法可依。把黨的領導的總要求、黨組織的職責權限、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基礎保障等納入公司章程中,進一步鞏固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的法定地位,保證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工作空間和話語權。2.搭建黨組織治理架構,促進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相統一。著力構建新型組織體系,在重要和特大型分公司模擬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和運行規則。持續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實現主營業務歸核化、區域資源集約化,把黨組織內嵌到生產經營各個領域,建設堅強戰斗堡壘。3.規范黨組織議事決策,明確企業治理主體權責邊界。修訂實施《“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細則》,明確規定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具體內容、基本規則、決策程序,并把黨委會作為重大決策的前置程序。
(三)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干部選用中的領導把關作用。1.堅持黨組織在干部選用中的領導作用,正確把握黨管干部與發揚民主的關系。黨管干部是總原則,發揚民主是手段,發揚民主離不開黨的領導,堅持將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貫徹到組織人事工作各方面,在牢牢掌握黨組織用人權的基礎上,充分發揚民主,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2.用好黨組織在干部選用中的把關作用,切實把好選人用人方向。堅持對標20字領導干部選拔標準,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部門的特點,按照不同領導職務的職責要求,準確把握干部的特殊條件,綜合考慮干部的崗位匹配度,在每一個程序、每一步推進中都要充分體現黨組織的主導地位,確保每個環節的規范操作,增強黨組織選人用人的準確度。同時需做好組織保障,選擇并培養優秀的國企干部,強化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使黨組織和黨員的力量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形成一股自上而下的強大執行力。做好人才保障工作,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業”工程,要研究用好人才政策,加大對人才的激勵力度,營造競爭向上、活力迸發、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
(四)持續推動黨的領導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1.把準發展方向,轉型升級培育競爭新優勢。聚焦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認真落實黨委生態環境保護議事制度,探索傳統行業低碳轉型新路徑。持續強化新型基礎設施、網絡和工控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2.管好發展大局,創新增效提升價值創造力。聚焦主責主業,以價值創造理念持續深入開展提質增效工作,按照“基礎+高端”思路,統籌拓市場、防疫情、保項目、穩增長。3.促實發展條件,強化管理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以精益化管理夯實管理基礎,防范化解風險,提供安全穩定的發展條件。積極發揮黨組織在安全環保生產中的把控作用,建立安全生產責任清單管理制度,加大黨員干部跟班、督查和監管力度,及時進行風險識別和隱患排查治理,努力實現本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