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茂菲
(沈陽市綠化造園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6000)
近些年來,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得城市總體服務和保障系統日益健全,人民生活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園林綠化工程是城市最基本的建設,因此,受到了政府部門的關注。園林綠化既能裝扮城市,又能對區域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調控作用。
在園林綠化施工中采用反季節種植,能更好地美化城市綠地,給市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和不一樣的體驗感,并能有效地改善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效果,提高施工速度,使其不再被植物的生長周期所約束。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市民對居住的要求也逐漸增加,環境質量問題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園林綠化是優化生活環境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和城市共同發展,做到經濟與生態相協調,同時也能有效地處理城市目前出現的各種污染問題,改善棲身環境。為此,各地大力開展園林綠化項目,有關部門的資金投入將持續增加,工作人員的技術創新培訓體制將慢慢健全,市民的居住環境將越來越好。與以往按季節進行植物栽培的傳統方法相比,反季節種植是一項先進的種植方法,園林綠化施工人員利用科學可靠的技術手段,將植物在非自然季節和天氣下進行種植,從而提升園林綠化施工的效率。
植物有其自身的生物學特性,它的生長好壞與其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反種植技術通過特殊的保護措施,可以降低外界環境對植物生長的不利影響,使其在非自然時期內得到高效的栽培和生長。所以,反季節種植技術很繁雜,在實際被引進后,植物普遍存在成活率低的問題。近年來,中國的城市規劃和開發工作已經步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園林綠化數量逐年增加。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使以自然為基礎的園林綠化系統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這就進一步增加了對反季節種植的需求。使得反季節種植技術被更深入的探究,該領域的研究人員也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技術,提高園林綠化的效果,獲得了更大的經濟回報[1]。
在進行反季節種植時,應考慮到所要種植的綠植是否能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并依據園林綠化需要,按照園林不同的功能、地勢和其他影響因素,合理選擇適宜的種植方法和植物種類。
園林施工人員要對各種植物的生理特性進行詳細的分析,了解它們對不同季節及氣候條件的具體表現,選擇一種比較適宜的反季節種植方式,以降低氣候和環境因素對種植工作的不利影響,使植物存活率最大化,從而提升園林綠化的社會經濟利益[2]。
在植物育苗過程中,植物的栽植方式、時間對植物存活率和后期生長速度有很大影響,所以,有必要對植物的生物學特征和生長規律進行研究。反季節種植并不意味著可以徹底突破四季和氣候的制約,應采取特殊的保護措施,降低季節和氣候對植物幼苗成活率的影響,而是具體的保護,以減少季節和氣候因素對幼苗成活率的影響。
落葉樹木應該在落葉之后或萌發之前栽植,此時植物生理代謝非常遲緩,由于沒有葉子,水分不易蒸發,愈合組織更容易起效,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栽培后苗木死亡。種植植物時,施工人員應按照一年中的不同季節,選擇裸根種植或帶土種植。
伴隨著城市服務體系的快速發展,城市可用空間變得越來越有限,各個系統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使得園林綠化更加復雜,對不同的城市系統產生了更加直接的影響。另外,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逐步健全,市民對于生活環境的標準也越來越高,各種與生活環境有關的軟硬件設施也逐漸成為人民關注的重點。市民的生活環境也會被生態環境所影響,他們希望能在城市里看到大量的綠色植物,這就是為什么園林綠化設計是促進城市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
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普及,為項目規劃者和公眾創造了一個機會,使他們能夠看到許多本來不會在這個季節出現的植物,使群眾能更直觀地看到園林綠化對城市環境的影響,提升群眾對城市綠化設計的認可,并對園林綠化中反季節種植技術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與以往的種植技術相比,反季節種植技術實施難度較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制約和不利因素,所以施工人員在運用反季節種植技術時,要努力克服不利的環境因素。讓植物在不合時宜的條件下生長,是一個技術上的難題。一般情況下,若是在不合適的時期種植或移動植物,很可能導致植株的大規模死亡,因此,采用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植物成活率較低。
在使用反季節種植技術時,若施工人員采用不恰當的保護措施和種植方法,極易造成植物的死亡,反過來又會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往往需要大量的珍貴苗木,一旦出現苗木種植死亡的情況,將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和經濟虧損[3]。
土壤是影響植株生長好壞的最主要因素,不同類型的苗木對土壤質量和厚度的要求也不盡相同。由于我國土地廣袤,不同區域的土壤特性有所差異,所以園林綠化在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景觀效果。施工人員可以通過適當的調控措施來調節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土壤,以保證土壤狀況能滿足植物生長需要,使園林綠化的施工質量得到改進。施工人員需要密切監測土壤酸堿度。大部分植物對土壤酸堿度非常敏感,所以在進行反季節種植時,要精準控制不同的土壤性質。
施工人員可以根據不同種類的苗木,進行特定的土壤處理,充分考慮幼苗的生長習性和對土壤的特殊需求,在種植前改善土壤條件,并確保植物的高存活率。在土壤處理方面,需要關注的重點是地形對反季節種植苗木生長和存活率的影響。合適的地形布置可以降低環境和其他因素的不利影響。所以,施工人員要及時犁地和清理土地,確保土壤柔軟細膩,以便幼苗能健康生長。
在運用反季節種植技術時,植物種類的選擇是施工人員第一個要注意的問題。如果選用的植物不合適,或所選植物的種植條件與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不相適應,園林綠化效果就無法凸顯。北方的天氣比南方嚴寒,晝夜之間的溫差較大。在反季節種植時,選擇合適的植物、合適的氣候條件和合適的種植地點非常關鍵,可以極大地減少植物在種植過程中的死亡率,提升施工效能。所以,在規劃種植時,施工人員應考慮到初始條件,保證所選植物能夠承受北方地區的干燥和嚴寒天氣,選取直徑較大、較耐寒的植物進行種植。
其次,必須保證種植苗木時的天氣條件良好,盡量降低天氣條件對種植效果的影響。
再次,種植地點的選擇應遵守因地制宜的準則,種植前要全面調查當地的地形條件,選擇通透性最強、質地較軟、營養較豐富的土壤進行種植,這樣才能保證植物的生長,提高反季節種植的幼苗成活率。在實施反季節種植技術時,施工人員應盡可能選擇對自然環境適應力強、抗逆性強、生命力強的年輕苗木。
園藝施工人員首先應剖析地區環境和植物的生態習性,研究植物在一年中不同時期的特點,以便更科學地選取植物,促進反季節種植技術,讓幼苗在接近自然環境的地區生長。另外,反季節種植時,要注意把控植物根系的直徑,盡可能降低對根系的損害。
在園林綠化中,植物種植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種植技術和各種安全措施直接影響著幼苗的存活率。在植物種植之前,施工人員要根據不同的植物品種和園林綠化方案,精確控制植物種植方位。一旦選定中心點,就要在其周圍挖掘種植坑位。坑位的尺寸取決于植物的種類和規格,而植物的高度和主莖粗細對最后的種植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在挖掘種植坑位時,若發現土壤沒有經過妥善地處理,或是土壤質量不能滿足植物的生長要求,施工人員應立即采取行動,更換土壤,清除雜物。種植坑位的周圍要用水浸泡,依照苗木生長需要,適當增加化肥,提升土壤中的營養[4]。
將植物放入坑位時,要注意保護根系,動作輕柔,保證土壤的完整性。若是在冬天種植苗木,要保證有良好的防寒防風措施,若是在夏天種植,要注意植物冠層覆蓋保護,防止水分流失過多影響幼苗生長。在植物落入洞穴中后,施工人員應移除各種多余包裝,讓植物根系與周圍的土壤保持足夠的接觸,以免包裝對幼苗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種植后應及時澆水,為避免因澆水過多而造成幼苗傾斜和積水,澆水時應將幼苗支撐起來。為確保植物根系的滲水性,可以在基坑底部鋪上砂石,形成一個滲透層,以提高植物根系的滲透能力。
在進行反季節種植時,應注重對植物運輸的保護。運輸時,要把植物幼苗放置牢固,防止幼苗在運輸過程中掉落或遺失。夏天要對植物進行防曬、降溫和保濕,冬天要做好保溫和防寒措施,盡量降低外界因素對幼苗的損害,以增強其生命力。夏季運輸植物時,施工小組應派遣專業人員向植物澆水,防止幼苗脫水、干燥。另外,一旦植物被放置在園林施工區,就要盡快完成防寒和防曬工作,并對周圍環境進行修繕,盡量減輕不利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干擾。
植物根部不宜長期暴露在空氣中,以免水分流失過多而導致根系枯萎。種植完成后,施工人員應對植物進行修剪,把控植株的葉片數目,防止水分和養分過量損失。特別是在夏季,這一時期的植物蒸騰和光合作用非常強,因此,必須進行修剪。在修剪時,要確保修剪部位的平滑,防止對植株造成損害。在苗木種植之前,施工人員要進行根部修剪,以增加植株存活率,合理的修剪是實現反季節種植技術成功發展和推廣的基礎。
通過對植物枝條進行修剪,可以確保植物現有的枝條具有充足的養分,對植物根系進行修剪,則可以使幼苗汲取土壤中的養分,從而促進植物健康生長,減少植株死亡率。需要注意的是,修剪不應超過樹木總枝葉的一般,修剪太過會損害植物的健康生長。另外,為防止植物在修剪后受到細菌的侵染,必須在切口處撒上相應藥物,避免植物生病。修剪時,應保留生長良好的枝條和新葉,去除病變或枯黃的枝條和葉片。
反季節種植和修剪工作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反季節種植應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而不是簡單地憑經驗行事。園林綠化團隊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提高其種植技術、規范其種植行為[5]。
種植完植物之后,要保證幼苗的健康成長,使城市環境持續美麗,施工人員應對植物進行合理的養護。園林綠化中植物數目與品種繁雜,如果沒有良好的生存條件,將會給植物造成很大的損害。所以,施工人員應根據季節變化,科學地組織養護隊伍。
夏天養護應側重于排水和防洪。春秋兩季種植應注重對病蟲的控制,為植物生長營造良好的室外環境,同時也應對植物的根系做好防凍處理。養護工作者應根據園林綠化選擇的植物類型,進行有針對性地施肥,對于不同植物的生長需要,及時對其補充養分。秋季施肥時,應給植物施一次基肥,有助于苗木春季萌發。
在現階段園林綠化過程中,我國采用的反季節種植技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際種植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反季節種植技術的存活率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所以施工人員要深入剖析苗木死亡的原因,充分發揮反季節種植技術的作用與價值,為當地城市園林綠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