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玲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小璜鎮政府,江西 撫州 331800)
近年來我國生豬養殖產業發展迅速,但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隨著養殖戶數量與養殖規模持續增長,生豬養殖方面的問題也大量涌現。為實現生豬健康養殖,必須針對性采取疾病預防措施,避免生豬大面積染病的情況發生,進而更好保證生豬養殖效益,這需要得到相關養殖人員的高度重視。
生豬養殖產業中普遍具有僅關注生豬的漲勢卻忽視生豬健康與否的情況,對生豬養殖業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在我國的生豬養殖業中,大量的養殖戶普遍文化水平較低,因此并未充分了解生豬健康成長的重要性,經常會發生為了豬漲勢較好而在飼料中大量加入違規藥物,此類藥物的注入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生豬的漲勢,但對于生豬的肉質有著極大的影響,并且長期使用此類豬肉,對于消費者的健康成長也十分不利,因此需要采用現代化的養殖技術進行科學的生豬養殖,避免因有害藥物等原因而對人體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在提高豬肉品質的同時為人民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我國當前的科技與經濟都在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因此部分養殖戶已采用了先進的養殖技術,在提高豬肉口感與健康的同時將養殖戶經濟的收入進行了提高,使這些養殖戶在生豬養殖市場中脫穎而出,因此生豬健康養殖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與人體身心健康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生豬健康養殖已成為生豬養殖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為保證生豬健康養殖的理念可以更為深入人心,可以采用加大生豬養殖宣傳的方式來將養殖戶的養殖意識進行提高,此外,畜牧業的監管部門也可選購一些健康養殖環境與條件下生長出的長勢優良的生豬作為示例,進一步凸顯出豬健康養殖的效果與意義。加強生豬健康養殖理念的宣傳,并借此來構建出一系列與生態豬的養殖、宰殺、運輸與銷售等有關的規章制度,保證生態豬處理過程中可以有法可依。從而達到生豬綠色生長綠色食用的目的,并尋求專業人員進行監督檢查,監督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違規違紀的情況,立刻上報執法部門進行處罰,保證生豬養殖的健康,并為人民的身心及健康做出保障,進而達到保證生豬養殖業長遠可持續發展的目的[2]。
我國的生豬養殖普遍是在農村,但養殖規模過大仍會對附近住戶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因此為保證周圍居民的生活健康,可選用較為獨立的區域進行生豬養殖。若養殖區域無法更換則需要盡可能對生豬養殖環境進行優化,在保證周圍居民健康生活的同時為生豬的生長提供一個較為優良的環境。生豬養殖過程中對周圍影響最大的便是豬糞的氣味,因此需要對豬糞進行科學處理后再進行排放,達到弱化環境污染的目的。豬舍修建的過程中需要保證豬舍的采光優良,以充分的光照來提高生豬自身的免疫力,因此選擇南向的豬舍構建較為適宜。為保障生豬數量的長勢,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勢必會有專用飼料的喂養,因此飼料的儲存十分合理就顯得十分重要,做好生豬飼料的儲存,保持生豬儲存的環境足夠干燥,避免飼料因水分過多而發生變質。并且在養殖過程中飼料喂養前仍需以科學的方式檢測飼料是否存在變質的情況,變質飼料會對生豬的生長造成極大的影響。目前大量的生豬養殖戶都已使用了專用預混料,其營養成分極高,因此可以滿足生態豬的養殖需求[3]。
生豬養殖并非一個短時間便可完成的任務,生豬的養殖需要經歷一個相對較為漫長的過程,因此為保證生豬養殖的效果,需要定期對豬舍進行打掃,清除豬舍內所存在的各類污染物質,采用合理的飼料可以提高豬的生長速度,并減少養殖的時間,但仍會存在大量的豬糞,因此將豬糞清理后,需要對豬舍進行消毒,避免豬舍內部的細菌與病毒大量繁殖,對生豬的健康成長造成嚴重的影響。生豬的健康生長需要科學有效的飼養管理模式作為保障。養殖的過程中都需要在豬舍進行日常通風,降低室內外的溫濕度差,高溫高濕的環境極易造成細菌滋生,溫度過高甚至會使生豬出現中暑等情況,而冬季則需要在豬舍內部構建出有效的防寒保暖措施,保證豬舍內的溫度可以滿足生長要求,若豬舍的溫度過低極有可能會導致生豬的產能發生下降,若溫度過低甚至會影響生豬發生應激反應,對于生豬的健康生長十分不利。生豬養殖過程中應重點關注母豬的飼養,母豬是生豬的本體,因此為保證生豬后代的健康,需要優先保證母豬的健康,在母豬生殖完成后,仍需在母豬的飼料中定量投入營養物質,保證母豬乳液中存在有可以滿足幼崽生長要求的營養物質,保證生豬的健康成長[4]。
生豬養殖的現場環境將會直接對生豬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相對清潔的環境即可極大程度減少區域內的病毒與細菌含量,因此可見清潔的生豬養殖環境對于生豬的生長益處極大。為保證生豬的健康成長,需要半個月左右打掃一次豬舍,并在打掃完成后進行消毒殺菌,此打掃與消毒的過程不區分季節,為保證豬舍環境安全,全年都需每半月左右打掃一次。消毒時選擇清潔效果較為優良的消毒藥物,碘伏與次氯酸鹽都可作為消毒藥物進行應用。部分豬舍的地面與墻面清潔較為困難,而為保證環境的整潔,需要將消毒藥物輪換使用,避免細菌與病毒因抗藥性等原因而存在殘留。對于豬舍地面與墻面可以噴灑生石灰來進行消毒,但需切記消毒后需清理干凈,避免殘留物對生豬的生長造成影響,生豬的糞便在清潔后需要定點處理,并且處理區域需要與豬舍足夠遠,避免因糞便氣體中存在病毒隨空氣傳播造成生豬感染的情況發生,當生豬出欄時需要將工作人員、運送車輛以及飼料等進行統一的消毒,保證生豬運送的安全,出欄后仍需對豬舍進行消毒,且需要連續消毒幾日,之后靜置一段時間后才可飼養下一批生豬,避免因豬舍環境等原因而對下一批生豬的成長造成影響[5]。
生豬養殖人員是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對生豬生長狀態了解最為清晰的人員,因此養殖人員的水平會對生豬健康的生長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保證生豬的健康成長,生豬養殖人員需要具有豐富的生豬養殖經驗,并清晰準確地了解生豬生產過程中所可能發生的各類疾病,定期為生豬的飼料組成進行調整,并在疾病高發的時節向生豬注射疫苗,為生豬的健康生長提供保障,生豬養殖過程需要進行封閉式管理,而封閉式管理則需要生豬養殖人員可以適應長期封閉的生活,在生豬生病時需要根據生豬不同情況及地區特點確定病情狀況與病情種類,之后對其進行隔離治療,因此養殖人員的專業水平對生豬的健康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
生豬生長的過程中會有各種疾病對生豬的健康產生威脅,因此為保證生豬健康成長,并保證我國市場經濟的穩定,應從源頭上對各類疾病進行預防。豬疾病傳染的方式多種多樣,水、空氣、飼料等都可作為病毒和細菌的傳染媒介,因此為保證生豬的健康生長需要加強養殖場的監督管理工作,對于水質、飼料等進行核查,確保其滿足生豬健康成長的要求。嚴格管控人員接觸,盡可能避免非豬場人員的進出,對于各項帶入的物品嚴格排查,并在生豬養殖區域內定期進行消毒,避免生豬與外界環境發生接觸。飼料排查合格后才可供給生豬食用,而此后的飼料選擇也需盡量選擇經過檢查后且質量相對較好的供貨商來進行飼料供給,且雖選擇了信任度較高的企業來進行飼料供給,但每次收到飼料后仍需進行檢查,確保飼料安全。水質的健康對生豬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水體存放區域與飼料存放區域都需定期進行消毒,保證水質魚飼料的清潔,養豬場內盡量避免其他牲畜的存在,借此來達到預防狂犬病毒的目的,若發現有染病生豬應立即隔離,并對區域內進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疫苗接種是生豬預防疾病的主要方式,疫苗接種工作需要在生豬染病前開展,若染病后則需進行治療,疫苗是在生豬體內產生同種病毒的抗體,進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因此若生豬已經染病則無需再進行疫苗接種。根據研究表明,生豬生長的不同階段對不同病害的抵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應在生豬生長的不同階段為其接種不同種類的疫苗,進而達到在生豬的生長不同階段進行疾病預防的目的,進而達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避免生豬生長過程中出現各類疾病影響的可能性。在生豬生長過程中可在飼料中定期投入適量的保健藥物來對生豬的免疫力進行提高,降低其因各種原因而染病的可能性,但注意藥物使用的過程中盡可能選擇中藥進行,而使用中藥的主要原因便是其他藥物普遍具有大量的抗生素,若長期大量使用會在生豬體內出現藥物殘留,因此對生豬的品質造成影響,若必須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則需對使用量嚴格把控,避免生豬產生抗藥性,且對于妊娠期的母豬使用藥物時需格外注意,避免藥物對幼崽造成影響。生豬生長的環境普遍較差,因此極易存在大量的病菌與寄生蟲,為避免寄生蟲對生豬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需要定期在豬舍內部噴灑驅蟲藥物,來達到驅蟲的目的,保證生豬的健康成長。
生豬生長過程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便是消化道類的疾病,消化道類疾病在生豬染病后的表現也較為明顯,一般生豬感染此類疾病后,其糞便普遍會呈現為黃綠色或青綠色,而此種顏色的糞便出現時,生豬的生長會變得較為緩慢,且其體型也會急劇瘦弱。在諸多的豬消化道疾病當中,最常見的疾病便是血性腸炎,此疾病的發病類型為標準的消化道疾病特征,此種疾病的發病原因也較為明顯,主要是因為豬舍內環境較差,豬舍未定期進行通風,從而導致豬舍內長期處于高溫高濕的環境下,高溫高濕的環境對于病菌的生長十分有利,因此生豬較易感染消化道類的疾病,而生豬一旦染上消化道類的疾病則提醒會急劇瘦弱,對于生豬的出售不利。但目前大量的生豬養殖企業仍不注重生豬養殖方面的工作,這會一定程度加大生豬患病的可能性,而生豬患病后的治療則需要采用藥物與抗生素來進行,這也勢必會對豬肉的品質造成影響。為避免生豬的消化道類疾病出現,豬舍必須定期打掃,并根據豬舍實際情況定期進行通風與消毒,借此來達到降低生豬患病概率的目的。消化道類疾病出現的原因注射的環境為主要原因,但豬飼料與水源也會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為構建出一個滿足生豬健康生長的環境,需要對豬飼料進行檢查,避免因發霉等原因而對生豬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并對水源定期檢查,保證水源的質量可以滿足我國飲用水標準,借此來達到降低生豬混并可能性的目的。若生豬患消化道類疾病過于嚴重,則需要分別注射林可霉素與痢菌凈,此兩種藥物都需要進行肌肉注射,注射過程中需要保證兩種藥物間隔在一小時左右,避免藥物相互作用而對生豬的成長造成影響。
除消化道類疾病以外,皮膚類疾病也是生豬生長過程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情況,當生豬感染皮膚病時會在生豬的表面出現黃豆粒式的區域,且此區域會伴隨著瘙癢,因此瘙癢十分難忍,故生豬染病后會在墻面等區域摩擦,因其染病后變化較大,故極易發現,在發現后應及時進行治療,若不及時治療則會導致豬肉毛皮失去光澤,并會導致其體重發生下降,因此會對其出售的價格造成影響。而豬皮膚病發病的原因也主要為豬舍環境原因。養殖戶若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與清潔,保持豬舍始終處于干燥清潔的環境下,則可有效地避免生豬感染皮膚類疾病與消化道類疾病的可能,根據生豬感染皮膚類疾病的程度較輕,則僅需在其患病處噴灑高錳酸鉀溶液即可,若染病較為嚴重則需要以注射的方式來幫助其恢復健康。
豬鏈球菌病的發病原因極多,且其發病概率也較高,該病還具有極強的傳染性,故會在生豬的生長過程中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為保證生豬健康成長,需要及時對患此類疾病的生豬進行隔離治療,并立即對豬舍進行消毒,避免生豬互相傳染的可能性發生,生豬感染此類疾病體表溫度會升高,長期患病會導致毒血癥對生豬養殖戶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生豬養殖戶需要時刻保持對生豬健康的高度關注,一旦出現豬鏈球菌病則需要及時隔離,并采用各種方式將病毒徹底殺死,在治療時也只能通過注射的方式,通常是注射青霉素與羅紅霉素,借此來提高生豬自身的抗病毒能力,并在其飼料中也加入適量的藥物,使其可以自主殺滅病菌。
生豬的養殖過程中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這會對生豬健康成長造成一定阻礙。通過構建科學養殖環境,采取正確的養殖措施,并采取合適的方式對發病率較高的疾病進行針對性預防,可以保證生豬的健康成長,對生豬養殖效益及生豬產品的品質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