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梅 韓栩珂 陳 秋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發癥,也是導致終末期腎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病因[1]。目前,中國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N,已成為ESRD的主要原因[2]。DN的治療主要包括控制原發性高血壓、高血糖和脂代謝紊亂,調整生活方式和患者宣傳教育等[3]。西醫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中醫藥具有不良反應低、多靶點、療效好等優勢,現已與西醫聯合廣泛應用于臨床[4]。研究表明,益氣養陰活血法可顯著降低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提高臨床總有效率,在治療DN方面療效顯著[5]。筆者通過查閱、分析近5年的相關文獻,從DN的中醫病因病機和益氣養陰活血法在治療DN的具體應用2個方面進行一個系統綜述。
DN在中醫學中屬“水腫”“消渴”“尿濁”等范疇,在《古今錄驗方》中歸屬于腎消。DN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稟賦不足,情志失調,飲食失宜,勞逸或房事過度,久病失治誤治等方面,其病位在脾腎,病性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病機以虛、瘀、濁為主,與痰濁、瘀血、外邪等病理產物互結[6]。李曉萍[7]、劉玉棟等[8]認為氣陰兩虛是DN的基礎,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脾、腎損傷為本,瘀血、水濕、濁毒等為標。李昌炳等[4]認為病機在于陰虛燥熱,肺脾腎氣虛,瘀血、水濕、痰濁等痹阻。楊霓芝教授指出此病的病性為本虛標實,氣虛是其決定因素,氣虛則諸證變生,瘀血是主要病理產物及誘發因素[9]。魏軍平提出此病是因本虛而致瘀濁,主要病機為氣陰兩虛,脈絡瘀阻,腎元虛損[10]。劉愛華認為此病的病因病機關鍵是脾腎虧虛、脾失升清、濁毒下陷,并提出益氣固腎、升清降濁的治療原則[11]。孫豐雷教授亦指出此病是因糖尿病遷延日久致脾腎虧虛,瘀血阻絡而繼發[12]。陳銳則提出此病以腎陽虛、脾氣虛為本,血瘀、痰凝為標[13]。綜上,DN的病因主要與先天不足和后天損傷有關,發病基礎為脾腎虧虛,氣陰兩虛是關鍵,瘀血、水濕、痰濁等是重要的病理產物,病機總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故DN的治療重視益氣養陰活血法的應用。
2.1 中藥方劑中醫益氣養陰活血法是治療DN常用的治法,臨床應用非常廣泛,中藥方劑治療DN已取得了顯著的療效。韓東[14]運用益氣養陰活血的中藥治療早期DN患者60例,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7%)明顯高于對照組(77%),P<0.05。李鵬鵬等[15]發現在常規藥物基礎上加用益氣養陰活血方治療DN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5.74%),明顯高于對照組(80.85%),P<0.05。曾令杰[16]研究表明使用西醫常規用藥聯合益氣養陰活血湯治療DN患者,可以模型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Scr和BUN水平(P<0.05)。王瑞等[17]用養陰益氣活血湯聯合二甲雙胍與瑞格列奈治療早期DN患者,對照組35例予二甲雙胍和瑞格列奈;治療組35例予西藥治療加養陰益氣活血湯。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85.71%和62.86%,P<0.05)。鄭春艷等[18]亦研究發現,運用常規藥物治療加益氣養陰活血中藥治療早期DN患者,結果其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常規藥物治療組(P<0.05)。謝兆運[19]研究發現中醫溫陽益氣養陰活血方能有效降低DN患者的血糖水平、Scr、BUN、24 h蛋白尿定量,保護腎臟功能。劉強等[20]研究表明黃芪當歸大黃方可明顯改善患者的HBA1C、尿白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尿酸指標等。陳志強等[21]發現運用益氣養陰消癥通絡中藥治療DN患者,可使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膽固醇水平顯著降低。王凡雅等[22]發現益氣養陰活血通絡中藥方劑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腎功能相關指標、空腹血糖及中醫證候積分。總之,在臨床中運用益氣養陰活血的中藥方劑治療DN具有很大的優勢,在降低血糖、血脂及尿蛋白、改善腎功能等方面療效顯著。
2.2 中成藥中成藥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服用方便、不良反應少等優點,臨床應用廣泛。隨著中醫學研究制劑方法的進步,臨床上應用中成藥治療DN的研究也有了新的進展。何東盈等[23]研究表明,使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早期DN血瘀證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微炎癥狀態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延緩腎臟病程進展。周岳琴[24]研究發現,使用二甲雙胍聯合百令膠囊治療DN患者,能明顯提高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王祥生等[25]采用常規治療聯合靈芝健腎膠囊治療60例DN脾腎虧虛血瘀證患者,結果顯示總有效率為93.3%。陸文敏[26]發現采用益腎降糖飲治療氣陰兩虛夾瘀型DN Ⅳ期患者,能夠明顯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腫瘤壞死因子、尿素水平及中醫癥狀積分(P<0.05)。岳樹香等[27]研究表明,使用西醫常規治療聯合不丹顆粒治療早期DN患者,可以明顯提高治療組的總有效率(P<0.05)。路菲菲等[28]采用三黃益腎膠囊聯合腎康注射液治療早期DN患者,結果表明三黃益腎+腎康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三黃益腎組和腎康組(分別為85.00%,78.95%和73.60%)。總之,中成藥在臨床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其降低血糖水平、改善中醫癥狀的療效顯著。
2.3 中藥注射液中藥注射液系指藥材經提取、純化后制成的供注入體內的溶液、乳狀液及供臨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濃溶液的無菌制劑。近年來,中藥注射液也廣泛應用于臨床,取得了不錯的療效。謝曉燕等[29]研究發現使用黃芪注射液與燈盞花素注射液聯合治療DN患者,能有效降低DN患者的血糖水平、尿蛋白含量、血脂和尿素氮水平,療效顯著。宋炎閣[30]研究發現,使用川芎注射液聯合貝那普利治療DN患者,能有效改善治療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且改善程度較對照組(貝那普利治療組)效果更佳(P<0.05)。李改仙等[31]對180例DN患者采用腎康注射液聯合腎康栓序貫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的血清IL-6、MMP-9水平與24 h尿微量蛋白與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均有明顯下降(P<0.05)。可見,中藥注射液在降低DN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蛋白尿含量等方面有不錯的療效,對腎臟功能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2.4 針藥結合治療針刺療法具有疏通經絡的作用,采用針藥結合治療DN氣陰兩虛夾瘀型是中醫的一大優勢。謝靜等[32]研究表明,使用丹蛭降糖膠囊聯合針灸治療早期DN患者,能夠明顯提高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95.00%和85.00%)。胡靜等[33]將90例DN Ⅲ期患者隨機分為3組:A組予以西藥常規治療, B組予以西藥治療加益氣活血泄濁方口服, C組予以益腎活血泄濁方聯合陸氏針灸治療,結果發現C組的有效率為93.30%,顯著高于B組(86.67%)和A組(80.00%)(P<0.05)。
綜上,中醫益氣養陰活血法作為治療DN氣陰兩虛兼血瘀證的重要原則,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且療效可觀,在治療DN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有著廣闊的治療前景。但也存在不足之處,近期的研究多為臨床研究,對于中醫藥治療DN的機制研究尚少。目前,基礎研究發現中醫藥能夠有效改善DN大鼠的腎功能和腎臟病理變化,其途徑主要包括“腸-腎軸”、內質網應激、炎癥分子和信號通路、JNK信號通路、TLR4/NF-κB信號通路等。對于中醫藥治療DN的機制,仍需大量的基礎研究來證實。因此,為了進一步發揚中醫藥治療DN的優勢,將來在繼續開展多中心、大樣本的臨床研究的同時,也應開展更多規范、深層次的基礎研究,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基礎和驗方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