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鴻
重大主題報道的政治性強、理論性高、題材重大,不僅是檢驗一個媒體輿論引導力的重要標尺,更是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重要組成。深刻認識重大主題報道的“三個價值”,對于開展新形勢下的重大主題報道創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政治價值。近年來,央媒平臺在重大主題報道方面推出了一大批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具有超強政治性、思想性、引領性,值得各級媒體學習借鑒。人民日報社社長庹震提出,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加強內容建設。因此,我們要把做好新時代背景下的重大主題報道作為聚焦主責主業的“應試題”“必答題”。從現在起至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宣傳好闡釋好解讀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都是各級媒體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要圍繞牢牢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宣傳報道。要聚焦“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等關鍵內容,譜寫新時代發展的中國故事。
二是專業價值。近年來,各級主流媒體推陳出新、創新出新,圍繞重大主題報道推出了一批思想深邃、藝術精湛、生動接地氣的高質量作品,并在國際舞臺、國家級新聞專業評審中斬獲大獎。重大主題報道的創作水準,同時也是考驗一個媒體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特別是在專業獎項評選中,重大主題報道已經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據統計,在第32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重大主題報道的獲獎作品數量超過總數的10%;在第29屆江西新聞獎69件電視類新聞獲獎作品中,重大主題報道(含典型報道)占據了“半壁江山”。由此可以看出重大主題報道的分量和價值所在。立足新時代,我們要聚焦專業價值目標,精心謀劃、深學細研、務實推動,打造推出既有思想高度、又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新聞作品,并將這項工作作為戰略目標來深入推進,奮力實現專業獎項在獎次和數量的歷史性突破,實現專業價值的現實性體現。在內容上可以從三個方面開展,一是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做好宣傳;二是圍繞各地生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好重大主題宣傳報道;三是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精準扶貧”思想提出1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等時間節點內容開展策劃創作。
三是社會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新時代的重大主題報道,要深刻認識其社會價值,并從其中蘊含的思想靈魂、強大根基和國際視野等維度去把握和理解。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推動新聞宣傳輿論工作守正創新、行穩致遠,充分發揮凝心鑄魂的作用。要弘揚主旋律,提振精氣神,傳播正能量,特別是要運用各種新技術、新平臺、新形態,將筆觸放在基層,把鏡頭對準群眾,緊貼群眾需求,回應民生期待,深入了解百姓生產生活方式的新變化。要順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通過重大主題報道,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描繪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波瀾壯闊的奮進過程,展現新時代的新氣息、新氣象,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獲得感、幸福感的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新時代背景下的重大主題報道,更要胸懷天下,立足中國,放眼全球,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創新國際傳播方式、拓展國際傳播渠道,將時代坐標置身于全球環境下,圍繞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等方面深度挖掘,讓世界讀懂中國,讓中國好聲音傳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