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鶴
在全媒體時代下,我國的媒體市場受眾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受眾群體被細分,受眾對各種新聞產品的質量和創新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電視新聞想要謀求新的發展,相關編輯人員必須要加快創新和轉型的步伐,以創新來帶動電視新聞行業的發展[1]。
全媒體時代,其新聞呈現形式越來越多元化,信息的傳播效率也在不斷提高。受眾能夠通過各種信息傳播渠道隨時隨地接收新聞信息,能夠根據自身的喜好和需求去準確篩選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受眾對新聞信息的質量要求、時效性要求、趣味性和多元性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及時轉變工作方式,將更多現代化媒體技術應用到編輯工作中去,不斷提高工作的時效性和質量。
電視作為主流媒體之一,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積極宣傳我黨的方針政策、引導社會輿論、凈化社會輿論環境。而新聞編輯的工作質量對其新聞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很多編輯專業水平不高,工作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高,更難以在工作中進行創新。
新媒體能夠獲得快速的發展,其倚靠的重點之一便是先進的媒體技術。新媒體依托于互聯網而生,有著先進的技術支撐,各種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都能為新媒體新聞工作服務,因此網絡新聞的編輯人員能夠創造出各種更具創新性和時效性的新聞產品來。而傳統電視新聞的很多編輯人員,依然沿用傳統的工作方式,只是簡單對素材進行提取和排版編輯處理,并未真正引用各種現代化的媒體技術[2]。
在新媒體的發展下,受眾對新聞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因為新媒體可以借助各種先進的網絡和計算機技術來處理新聞信息內容,創新新聞的呈現形式和效果,為受眾帶來更優質的新聞閱讀體驗。在此基礎上,受眾對信息的質量要求在不斷提高。傳統電視新聞編輯始終堅持著原來的工作模式,很難制作出符合受眾信息需求的新聞產品來。并且很多電視新聞的畫面質量不高,受眾習慣了觀看網絡新聞中優質的新聞畫面,很難再適應電視新聞中的畫面[3]。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越來越多人轉而開始追求精神層面上的需求。也正是在人們這種精神追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其審美水平也因此不斷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卻并未及時發現這一改變,其電視新聞的畫面處理、文字排版等都還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受眾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很難再長時間地對電視新聞抱有收看熱情。
當前,新媒體行業中的各種網絡媒體為了博眼球,吸引受眾,都會在標題上做足功夫,設置一些具有亮點的標題。相較之下,電視新聞標題過于保守。很多電視新聞編輯對新聞的標題缺乏重視,只是簡單地給新聞內容擬一個標題,并未考慮到新聞標題的新穎性和獨特性。這種情況下,很多電視新聞發布出來,很容易就會被淹沒在海量的信息時代下,難以吸引受眾的注意力[4]。
新媒體新聞可以借助各種網絡平臺來實現受眾互動、官方與受眾互動等多種互動形式,而電視新聞由于傳播方式的單一性,導致其很難與受眾進行實時的互動。并且電視新聞需要經過多重審核,內容過于嚴謹制作上有很多限制。
1.強化責任意識
只有加強對編輯工作的重視,在工作中強化編輯人員的崗位責任意識,讓其認識到編輯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激發其工作熱情,使其產生創新動力。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電視臺首先要加強對編輯工作的重視,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強對編輯人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
2.轉變工作理念
為了滿足受眾在信息時代下的信息需求,編輯人員需要擯棄傳統的工作思維,引入先進的媒體理念和創新性思維,以此來制作出更多優質的、符合時代發展的新聞產品來。這要求編輯人員要重視受眾的信息需求,轉變新聞信息制作理念,與時俱進地使用新技術來創新新聞的生產模式,抓住全媒體時代下的媒體發展特點,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5]。
電視新聞節目在不同的時段播出,吸引的受眾風格是不一樣的,并且不同電視新聞節目內容也存在一定差異。編輯人員不能以統一的一套工作方式來應對所有編輯工作,需要根據不同新聞素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編輯處理方式,利用編輯技巧來深入挖掘新聞價值和熱點內容,確保其新聞發布出去后,能夠產生積極正向的引導。編輯人員還可以通過設計現場連線環節來加強節目與受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高電視新聞與受眾的互動性,給受眾帶來更大的新穎感。
此外,不同時段播出的新聞內容,其編輯模式是不同的。編輯人員想要創新,就要積極主動地根據時間節點來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處理,針對性地調整方針和策略,優化新聞節目的編輯模式。比如對于娛樂性、民生性較強的新聞內容,編輯人員要以更接地氣、更趣味化的處理方式來提高新聞內容的可讀性,確保新聞內容能夠被更多受眾所看懂;對于嚴謹的時政新聞,編輯人員要避免過于泛娛樂化的處理方式,以免使新聞失去其官方性和權威性。同時,可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新聞內容解讀出來。
電視編輯人員想要提高電視新聞的宣傳效果,需要打造電視新聞品牌效應,通過品牌效應來吸引更多精準受眾。比如,民生、家庭糾紛調解類的新聞需要做出相應的特色,在眾多同類市場節目中脫穎而出,占據市場一席之地。這要求電視編輯人員要重視新聞的質量,在新聞內容、敘事結構、拍攝方式、剪輯處理等多個層面出發,全面優化節目質量,給受眾以更優質的觀感體驗。只有如此,其節目的品牌影響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吸引更多的受眾來觀看節目。
人們越來越習慣于通過智能手機來觀看各種平臺上的短視頻,利用短視頻來接收新聞信息,快速掌握想要了解的新聞信息,這比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要快捷得多。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及時了解市場轉變, 控制新聞節目的時長,以此來迎合小屏時代下人們的信息接收需求[6]。比如,為了吸引受眾持續追蹤下去,編輯人員還可以將事情的始末以短視頻的時長,分成幾個新聞視頻,分幾次發布,以此來提高受眾黏度。
全媒體時代下,編輯的創新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備相應的創新思維,并能將創新思維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電視新聞行業才能獲得更加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編輯人員也才能在全媒體時代下提高市場競爭力。
1.加強創新培訓
在日常的編輯工作中,電視臺要給編輯人員提供相應的創新意識培訓機會。意識的培養離不開外在的努力,電視臺要給編輯提供相應的新媒體技術知識培訓。通過培訓幫助編輯掌握相應的新媒體知識和技術,從而更好地利用新技術來進行創新。培訓課程中,相關培訓員可以每個月給編輯擬定一個創新課題,讓編輯人員在工作之余,能夠訓練其創新意識和能力,根據創新課題來制作相應的新聞[7]。
2.了解市場受眾需求
要想提高編輯人員的創新能力,首先需要對當前的媒體市場受眾有充分的了解。編輯人員只有對市場受眾的信息需求有充分的了解,根據市場需求來進行創新,其創新能力才能真正發揮出作用。這要求編輯人員要充分尊重受眾的信息需求,深入挖掘受眾的潛在信息需求和價值,根據其信息需求來進行創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創造出符合受眾需求的新聞產品來。
設置懸念來進行創新。為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編輯人員可以通過設置懸念來進行創新,利用懸念來吊住受眾胃口,吸引受眾繼續看下去。比如各種懸疑類、破案類的新聞,編輯人員就可以巧妙地利用故事敘事手法在新聞開頭留下懸念鉤子,吸引受眾看下去。
把握新聞細節。很多編輯在開展工作時,總是會忽視新聞的細節。細節對一篇新聞的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編輯人員需要加強對新聞細節的把控,在細節上來完善新聞報道, 強化新聞的可看性, 提高新聞表達的精準性,避免出現新聞觀點被誤解或者被斷章取義的情況[8]。
綜上所述,在全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編輯想要進行創新,就要積極主動地學習新媒體相關知識和技能,客觀地了解當前電視新聞編輯的發展困境,針對這些困境來做出相應的對策。只有不斷學習新媒體知識、調整編輯工作的多樣性、合理把控新聞時長、遵重市場受眾的新聞喜好等,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才能有效提高編輯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