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宗澤
建設美麗中國既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又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建設美麗中國既關系到中華民族的世代永續發展,又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中國共產黨非常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黨中央提出了“綠色發展”的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制定了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將良好生態環境視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但是,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仍然處在相當關鍵的時期,當前存在著生態文明建設疊加性壓力大,負重前行,保護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矛盾與短期問題并存的問題。[1]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國家、企業、環保組織和公民的共同參與。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指出的,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盵2]
最嚴格的制度和最嚴密的法治是生態文明建設最可靠的保障。[3]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制定并出臺了大量的有關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還有相關的制度性文件。2014年4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二屆八次會議修訂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進行頂層設計,審議通過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為生態文明建設確立了整體框架;2019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為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2019年11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作出了整體部署。
未來,我國政府部門還將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包括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推進建設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推進生態環境源頭治理和綜合治理,等等。[4]
美麗中國建設要落到實處,要求政府部門必須嚴格依法行政。實踐表明,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干部。以往,由于某些領導干部的不負責任和環保部門的意識淡漠、執法不嚴,導致我國發生了一些重大的生態環境事件。[5]因而,“要落實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6]如果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那么再完美的制度也會發揮不了真正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破環生態環境的問題堅決予以整治,比如拆除秦嶺違建別墅等等,成效顯著。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重視、加強領導,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和政府有關監管部門要各盡其責、形成合力。”[7]
總之,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和法治。
作為經濟組織的企業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主體,又是影響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為謀求經濟利益,由于一些企業只顧追求經濟利益、過度開發,從而導致生態遭受破環。此外,一些企業超標準排放工業廢水、廢氣和廢物,嚴重污染了環境。[8]建設美麗中國,一方面,要求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等環保法規,嚴格按照環保要求排污、淘汰落后產能、節約能源和資源,嚴格履行生態責任。當然這也必須依靠政府部門嚴格執法,只靠企業自覺是無法實現的;另一方面,企業要投身綠色經濟發展。以犧牲生態效益為代價的企業盈利是短視行為,從長遠看,這種行為使企業不可能持續發展,最終只能導致破產。綠色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各類企業應不斷開發綠色科技,發展循環經濟,實現清潔生產,在生產經營中做到生態優化。[9]
環保組織是美麗中國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國的環保組織主要包括環保基金會、環保社會團體等[10],我國環保組織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加主要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環保組織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近年來,在提高公眾環保意識與參與環保、監督企業違反環境法律法規行為、促進與國際環保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等方面成績顯著。但是,我國的環保組織發展至今,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存在著組織隊伍不完善、專業人才和專業能力不足,資金缺乏等問題。[11]未來,加強環保組織工作,主要從充分做好環保組織的登記審查,不斷加強和完善環保組織的扶持政策,規范社會組織的管理,加強環保組織的自身能力建設等方面進行。[12]
生態環境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樹立綠色低碳環保理念,身體力行地保護環境,“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生態環境”[13],做美麗中國的踐行者和推動者。
綠色是人民群眾的期盼,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嚴重破壞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著人類健康。建設美麗中國,首先要理解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大學生要主動學習環??破罩R,增強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樹立綠色低碳環保理念,并將這一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持之以恒,植根于內心,形成習慣,進而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當代大學生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又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要從自我做起,積極踐行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做到勤儉節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學生要從自我做起,將勤儉節約化作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實際行動。從生活小事做起,做到節約用水、用電、用紙;節約糧食,按需點菜、點飯,拒絕鋪張浪費;其次,要做到低碳出行、低碳消費。出行選擇騎自行車或者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能夠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公共交通工具;減少使用塑料袋,盡量使用布袋等環保購物袋;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再次,要做好垃圾分類。要從思想上認清垃圾分類的原因和重要意義,學習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自覺做到垃圾分類處理,形成文明的生活習慣。
大學生要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以綠色生活方式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綠色校園活動、光盤行動等;可以利用寒暑假積極參與環保組織開展的生態環保志愿服務活動,例如植樹、愛鳥、社區垃圾分類、限塑等,做環保志愿者,身體力行保護環境;督促身邊的親朋好友保護環境,積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對于違規排污、破壞生態等環境違法行為勇敢舉報。
總之,建設美麗中國要政府、企業、環保組織和公民形成合力,美麗中國的目標定能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