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英
(西安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3)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黨中央從戰略全局出發,對“三農”問題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在“三農”問題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鄉村振興戰略是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現階段的基本特征所提出的方針政策[1],是國家意志、社會歷史發展階段以及政府合理政策相結合的產物[2]。鄉村振興應加強村級治理主體性建設[3],活化發展傳統村落文化[4],協同發展鄉村旅游與文化產業[5]。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中央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對“三農”問題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和安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解決工業國的發展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現實之間的矛盾,出于工業化建設的現實需要,國家采取了優先發展城市、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城鄉差距由此拉大,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漸形成。
改革開放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推行,打破了原有的城鄉格局,但“三農”問題長期積重難返,農村落后于城市的現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20 世紀80 年代,中共中央連續發布5 個中央一號文件(1982—1986 年),對“三農”問題作出具體部署。農村改革的實踐探索為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城鄉二元政策的延續及農業政策手段實施效果甚微,城鄉差距持續擴大,“三農”的弱勢格局依然存在。
進入21 世紀,為了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國家對“三農”政策作出了重大調整,著力解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問題,明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總方針,隨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方略開啟了工業“反哺”農業的時代。2004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旨在破解城鄉收入差距日趨擴大的難題。此后,中央一號文件持續聚焦“三農”問題,圍繞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惠農富農政策,對加快農業現代化體系建設、實現農村全面小康、增加農民收入等發揮了重要作用,表明黨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決心和信心。
經過多年的政策支持,農業取得長足發展,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負擔大幅減輕,但農業生產方式、農村土地流轉機制、農產品營銷方式、農村勞動力流失等問題依然嚴峻,阻礙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黨中央審時度勢,從戰略高度明確提出鄉村振興的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6]。此后,中央一號文件持續聚焦鄉村振興,先后印發了一系列有關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作出階段性謀劃,這既是鄉村發展愿景的頂層設計,也是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綱領性文件。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指導“三農”工作的基本遵循。
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差距較大。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就是要立足當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方特色,推進鄉村振興。享譽“世界羊乳之都”稱號的閻良,地處八百里秦川腹地,位于北緯34.35°~34.44°、東經109.08°~109.25°,受秦嶺山脈影響,屬于大陸性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溫變化明顯,非常適合奶山羊生長。當地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和玉米,保證了奶山羊的飼料來源。閻良有著“兩河一塬”(石川河、清河、荊山塬)綠色生態稟賦,具有奶山羊生產養殖的天然條件,因此享有“世界羊乳之都”的美譽。
羊奶素有“奶中之王”稱號,羊乳中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羊奶蛋白質主要是由酪蛋白和乳球蛋白蛋構成,氨基酸組成與母乳相近,是最接近于母乳的一種動物奶水,更益消化。羊乳中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遠高于牛奶,其脂肪顆粒含量低于牛奶,更易于人體吸收。《本草綱目》中就有關于羊乳的記載,“羊乳甘溫無毒”[7],益于身體健康。羊乳作為高端乳品具有巨大的消費需求和市場空間。在國外,一些國家視羊乳為營養佳品,其售價遠高于牛奶價格。羊乳不僅是高端的營養品,也是醫學保健品,膽固醇含量較低,更適合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患者食用。
閻良奶山羊養殖是從100 年前西方傳教士將第一只歐洲良種羊引入到關中開始的。奶山羊產業因投入少、風險小、見效快,是農民興業增收的重要產業。閻良羊乳產業的發展起步于20 世紀70 年代。第一家乳業公司西安安諾乳業有限公司創建于1973 年,是專門從事集養、產、銷一體化的羊乳企業。20 世紀八九十年代,閻良羊乳企業蓬勃發展,先后成立了康橋乳業、西安百躍羊乳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秦龍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經過近50 年的發展,閻良羊乳企業逐漸發展壯大。目前4 家羊乳企業共有御寶、杰賦、貝貝羊等15 個羊乳品牌。現有3 家省級龍頭企業、1 家市級龍頭企業,這4 家乳制品加工量占陜西省乳制品加工量的60%,已基本形成了以羊奶制品加工為中心的產業集群。
截至2019 年底,閻良羊乳產品占全球羊乳生產銷售的1/4,羊乳產業逐漸成為閻良縣域特色支柱產業,在科技研發創新、產業升級換代、產品質量安全、品牌打造建設等多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逐步實現了“小特產”向“大產業”的飛躍。2019 年,第三屆國際奶山羊產業發展大會暨千億羊乳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的召開,大幅度提升了閻良羊乳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閻良羊乳產業發展迎來高光時刻。
閻良羊乳產業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規模和影響力,但受限于奶山羊養殖、培育技術瓶頸等影響,羊乳產業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因此,優化羊乳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力任重而道遠。
一是羊乳產業趨于集約化。在農村奶山羊養殖多以農戶分散養殖為主,原乳由乳品企業定時定點集中收購,生乳在生產、儲存、運輸等環節無法做到無菌操作,衛生條件難以保障。隨著國家對乳制品加工業質量要求日益嚴格,羊乳加工企業應強化自有奶源基地建設,通過奶源安全系統建設,做到鮮乳生產、儲存、加工一條龍,以保障羊乳產品質量。羊乳產業現代化、集約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奶農利益空間,農民收入受到影響。
二是羊乳產業趨于品牌化。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羊乳產業發展迎來了“春天”。隨著國家市場監管體系日益完善,乳制品市場準入機制嚴格,羊乳生產加工企業由追求高市場占有率向品牌化規模化轉變,市場乳品生產標準日益提高,生鮮羊乳價格不斷上漲。羊乳企業將面臨重新洗牌,中小企業因成本不斷增大、發展空間受限等因素將面臨嚴重危機。知名企業在產品研發、資金、技術等方面將迎來全新整合機遇,做強、做大羊乳產業鏈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三是羊乳產業趨于國際化。隨著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羊乳消費群體發生了重大轉變。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及相關高品質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閻良羊乳產品瞄準國際市場,龍頭企業紛紛加大投資力度,改造工藝提升技術,加碼產能項目建設,為擴大產能、提升市場占有率以及增強知名度積蓄力量。2018 年12 月,陜西省出臺了《關于實施“3+X”工程加快推進產業脫貧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的意見》明確了提出了打造3 個“千億級產業”,以“千億級羊乳產業”為重點的畜牧業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建設奶山羊全產業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世界羊乳之都”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
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在產業振興,振興鄉村經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點。促進鄉村和城鄉發展深度融合,要充分利用鄉村特有的資源優勢,聚焦重點產業,走出一條符合實際、科學有效的產業發展之路,推動縣、鄉、村整體協同發展。增強產業競爭力和提升產業效益需要在戰略和技術層面上下工夫。2019 年《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指出“鄉村產業根植于縣域”,必須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8]。“世界羊乳之都”地域特色明顯,依托羊乳產業培養新業態、新產業,既可以延長產業鏈,又可以增強產業競爭力、提升產業效益。
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堅持市場導向,以提高產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核心,加強羊乳產業頂層設計,著力打造特色產業。
一是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發展。縣域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羊乳產業作為地方特色產業,要按照城鄉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部署,在縣域內統籌安排,加快地方農業發展總體規劃與奶山羊產業發展的有效銜接,形成層級分明的管理格局。以“3+X”特色農業發展工程為契機,制定羊乳產業發展規劃,整合優勢資源要素,引導閻良羊乳龍頭企業參與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著力打造農業產業強鎮、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創意園等項目,不斷開拓市場空間,加大資金、技術、人才投入力度,加快現代產業集群建設,使羊乳產業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是搭建羊乳產業服務綜合平臺。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借助大數據平臺,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搭建羊乳產業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智慧養殖,對奶山羊進行精細化管理、全方位跟蹤,對奶山羊疫病防控、提高產奶量等進行實時監測。利用大數據建立羊乳產品市場信息庫,實現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做強、做大羊乳產業基地,充分發揮羊乳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建立奶山羊服務體系,在圈舍搭建、青儲草儲藏、飼料搭配等方面提供科學指導和優質服務,解決養殖戶的后顧之憂。
三是科技賦能羊乳產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改良品種,健全良種繁育體系是實現羊乳產業科學發展的基礎。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就是科技創新能力薄弱,應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擺脫農業農村發展中“卡脖子”問題。實施科技引領的人才戰略,組建羊乳產業研發機構,實施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聯合專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為羊乳產業發展培養專業人才。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通過性控技術、冷凍精液、繁殖技術等,不斷改良、優化奶山羊品種,從源頭上實現奶山羊產業健康發展。
一是實現產品多元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根據消費者偏好精準施策,改進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在產品加工中,以市場化為導向,推動產業創新發展,著力打造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中老年配方羊奶粉、有機全脂羊奶粉、乳清蛋白、巴氏羊奶、羊酸奶等產品生產加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元化需要。
二是提升品牌意識。通過全國巡回展銷會,全力推介閻良奶山羊產業和羊乳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助力陜西省奶山羊全產業鏈發展。當前,國際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響,羊乳產業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閻良需要主動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的良好契機,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市場的沖擊,闖出羊乳產業發展新天地,唱響閻良羊奶粉品牌,使閻良乳品享譽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在合作共贏中共享健康。
鄉村振興并不僅指鄉村經濟發展體量增大,政府扶持或資本主導的龍頭企業發展帶動鄉村經濟發展,重要的是恢復鄉村的活力。應挖掘農村特有的生態、休閑、旅游等資源優勢,創新鄉村產業鏈,培育壯大羊乳產業龍頭企業,發展融合型新業態,構建羊乳產業“圈”狀發展格局。
一是打造羊乳文旅產業。閻良蘊含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就是渭北重鎮,素有“閭閻良善”之稱,歷史厚重。秦故都櫟陽是“商鞅變法”強秦之地,櫟陽城遺址是閻良文化旅游的一張亮麗的名片。古樸厚重的關山古鎮、享譽八方的石川河百年古貢棗林、軒轅黃帝鑄鼎之地荊山、守長安的“二虎”之一李虎臣等,都是閻良的文化名片。發展鄉村經濟,可以依托閻良豐厚的文化歷史資源,結合閻良特色羊乳產業,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探尋“文旅+鄉村振興”的產業融合模式,將產品宣傳、工業化體驗活動等元素融入其中,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培育新業態,打造羊乳特色小鎮,培養羊“圈”新業態,走出一條“羊乳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實現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和繁榮鄉村經濟的雙重作用。
二是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020 年7 月,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 年)》,實現產業集群發展,構建鄉村產業“圈”,打造“一縣一業”。閻良應以此為契機,立足城鄉差異找突破,培育多元融合主體,做精做強鄉村特色產業。實施“互聯網+”,形成“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借助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手段,發展數字農業,通過西瓜視頻、抖音、快手等網絡直播平臺,借力“三農”網紅主播,構建羊乳產業基地、奶山羊養殖農戶、消費者互聯互通網絡,實現看得見的飼養、看得見的生產、看得見的配送。通過發展農業認耕、畜業認領,發展“認養一只羊”農業新模式,拓展農業功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是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員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城鄉關系,實現城鄉雙向流動,不斷滿足農民多元化發展需要,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的根基在鄉村,農業農村資源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托。鄉村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統籌規劃,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同時,立足現實,因地制宜,用好地方資源優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鄉村發展道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